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8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1-15
  

  • 全选
    |
    专家评说
  • 徐成斌
    . 2008, 6(6):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文玲
    . 2008, 6(6):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郭丹杰
    . 2008, 6(6):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远植
    . 2008, 6(6):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NHANCE研究中,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被寄予厚望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Vytorin)未能延缓动脉中脂质斑块的生长,本文初步分析了ENHANCE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并指出人们探索脂质代谢的研究不会停止.
  • 合理用药
  • 赵旺;赵水平
    . 2008, 6(6):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忙所;耿同超
    . 2008, 6(6):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宏军
    . 2008, 6(6): 2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循证药学
  • 施海明
    . 2008, 6(6): 26-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詹思延
    . 2008, 6(6):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吴庆军;唐福林
    . 2008, 6(6):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汤艳春;杨淑琴;刘颖
    . 2008, 6(6):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7年确诊的26例AAS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AASV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诊断方法 和治疗.结果 26例病例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62(18~80)岁,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占69.2%).cANCA阳性7例,均识别PR3;pANCA阳性18例,均识别MPO:1例ANCA阴性.10例行病理检查,5例有典型的血管炎表现,如小血管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坏死性肉芽肿等.以肾、肺受累最为常见,受累率分别为88.5%和73.1%.80.8%有发热、乏力、纳差、消瘦等全身症状,并且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多数病人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升高、血沉(ESR)快、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RF)阳性等实验室表现.92.3%病例入院前误诊,误诊的疾病多种多样.多数患者接受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 AASV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复杂多样,首发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ANCA检测及病理活检有利于本病早期诊断.联合免疫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陆崇;刘魁凤;舒阳春;王新宁;王希成;温宗秋
    . 2008, 6(6):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芬太尼贴剂(多瑞吉)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中重度口腔黏膜疼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出现口腔疼痛视觉评分(VAS)≥4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复合维生素B漱口水含漱;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瑞吉治疗,起始剂量为2.5mg,每3天更换,依疼痛程度调整.结果 研究组疼痛缓解率为87.8%,而对照组为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瑞吉平均起效时间(2.78士0.96)d.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食时疼痛评分、进食恐惧感、对普鲁卡因的依赖、对治疗的信心及睡眠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呕吐等,经对症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未出现对多瑞吉成瘾及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多瑞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口腔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较迅速、安全,对放化疗所致中重度口腔疼痛而服用止痛药物困难的患者又提供了一个好的止痛方法 .
  • 不良反应
  • 周冰
    . 2008, 6(6):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裴振峨
    . 2008, 6(6):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历讨论
  • 程振田;李燕明;纪立伟;张亚同;刘治军
    . 2008, 6(6):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评价l例教学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探讨药学监护内容,提高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方法 以1例临床教学病例为例,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为依据,分析评价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并拟定新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制定个体化药学监护内容,并进行患者教育.结果 初始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用存在着一定缺陷和不合理,经过临床药师与医师讨论,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并制定和实施针对患者的药学监护.结论 临床药师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
  • 蒋军
    . 2008, 6(6):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剂型与疗效
  • 吴久鸿;薛克昌
    . 2008, 6(6):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