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3年, 第1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 全选
    |
    论文
  • 罗扬;冯奉仪
    . 2013, 1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已经形成放疗、化疗联合手术切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NCCN指南推荐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最佳顺序是新辅助短程放疗或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随后4个月的辅助化疗.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降级,达到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增加保肛率的目的.但是随着晚期治疗中更高疗效药物的出现以及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个体化治疗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 罗扬;冯奉仪
    . 2013, 11(2):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中,约1/3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Ⅲ期),1/4患者的肿瘤侵透肌层但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Ⅱ期),辅助化疗的目的是消灭微小转移灶,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辅助化疗能够显著降低Ⅲ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但是对于Ⅱ期患者,辅助化疗的作用还不完全明确,亚组分析表明辅助化疗对于具有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的Ⅱ期患者有益,而分子标志物有助于低危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选择.
  • 徐镶怀;邱忠民
    . 2013, 11(2):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抗炎治疗是防治的重要策略.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抗炎药物,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应用增多,但其疗效仍有争议.
  • 周赛君;王洁;孟振兴;陈思思;于德民;于佩**
    . 2013, 11(2):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第V结构域缺失型β2-糖蛋白I( DI-IV)对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尾静脉注射STZ(30mg?kg-1)进行糖尿病造模,造模成功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β2糖蛋白I(β2-GPI)组以及DI-IV组,每周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人血清白蛋白(HSA)、β2-GPI、DI-IV各200mg?kg-1,持续4周.于干预前后取血,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白蛋等.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VEGF、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及eNOS磷酸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β2-GPI组TG、TC、LDL-C、HDL-C、Scr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血糖、24h尿蛋白排泄升高(P均<0.05);干预后DI-IV组血TC、LDL-C、24h尿蛋白排泄均减少(P均<0.05).与对照相比,DI-IV组肾脏VEGF-A表达减少(P<0.05),eNOS的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结论:DI-IV可能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VEGF-NO轴功能以及降脂作用,减轻糖尿病SD大鼠24h尿蛋白的排泄.
  • 吴嘉瑞;马利彪;张冰**;张晓朦
    . 2013, 11(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个案,建立病案数据库,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23个注射剂品种详细的1129例不良反应个案,其中双黄连注射剂病案数量最多(486例);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损伤424例(37.56%)和皮肤损害403例(35.70%)数量较多;男性患者601例(53.23%),女性患者528例(46.77%),平均年龄(29.98±19.76)岁;有25例患者(2.21%)因严重ADR死亡.结论:谨慎合理用药,增强预防意识,是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罗薇;王鹤尧**;刘丽宏**;李鹏飞;祝锦;宫丽丽;于晓佳;邱葵;周虹;张征
    . 2013, 11(2):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多态性对奥美拉唑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12名健康男性和12名健康女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双交叉的试验方案,每组分别服用一种奥美拉唑7d,洗脱期7d,第2周期交换用药.用LC-MS/MS方法测定每周期第1天和第7天多个时间点血药浓度,计算两种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受试者基因位点CYP2C19*2(681G>A)和CYP2C19*3(636G>A),按照基因型分成快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结果:慢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快代谢型在药代动力学参数t1/2、MRT0-t、CL、Vd、AUC0-t、AUC0-∞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给药后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相对减小.结论:CYP2C19多态性与奥美拉唑的代谢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关注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代谢的影响.
  • 黄乐天;李燕;熊志宏
    . 2013, 11(2):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初查疑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侧隐窝径路注射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混合液,观察患者对诊断性治疗的反应,并采用VAS加权值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率.结果:有60例在治疗后即刻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而获得确诊.另外7例无效的患者经后续相关检查,诊断为脊柱其它疾患.结论:该方法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有效缓解症状.
  • 康琳;刘晓红*;张波
    . 2013, 11(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性,65岁,因腹泻和震颤住院.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判断病因为多重用药所致,停药后症状消失.多重用药是常见的老年问题,也是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患者,在出现新发症状时,首先应该核查用药,而不是处方新的药品,防止形成“处方瀑布”.对于老年患者应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尽量减少药物及检查所带来的医源性损害.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建议定期核查用药,教育患者携带用药记录单就诊,减少多重用药带来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管清海;张长习;陈强谱*
    . 2013, 11(2):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营养因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突出优势而备受关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结合文献对各种免疫营养制剂种类、应用及临床选择进行综述.
  • 叶子兴;朱峰
    . 2013, 11(2):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质子泵抑制药(PPI)的抑酸作用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基础,既有利于溃疡面愈合,也为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创造合适的pH条件;然而相同剂量的PPI对不同患者效果不同.PPI的代谢酶为细胞色素(CY)P2C19酶,由CYP2C19表达产生.在对PPI反应较好的患者中该基因常发生突变,成为CYP2C19*2和CYP2C19*3.由于该突变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无功能,所以CYP2C19酶整体活性降低,个体对PPI代谢能力减弱,使PPI可作用更长时间.个体依据基因型及PPI代谢的速率可分为纯合快代谢型、杂合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快代谢型消化性溃疡(PU)患者通常需要三联治疗方可治愈,而对于慢代谢型患者通常二联方案即可.同时CYP2C19也影响PPI与其它药物如氯吡格雷间的相互作用.
  • 王清海;石冰冰*;李永强
    . 2013, 11(2):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肾细胞癌靶向药物主要有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帕唑帕尼、贝伐珠单抗(联合IFN-α)、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及最近批准的阿西替尼,肾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极大改善了进展期或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与此同时,靶向治疗药物也会引起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乏力、消化道反应等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靶向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 闫雪莲;刘晓红
    . 2013, 11(2):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eers标准是一个用于评价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非常实用的临床工具.该标准于1991年由老年医学专家Beers首次公布,随后在1997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最近美国老年医学会更新发布了2012版.Beers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医务工作者对于老年患者选择适当药物,避免带来伤害的不适当用药,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 蔡然;张杰根;刘晓蒙;戴富林
    . 2013, 11(2):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临床药师在呼吸科病房对应用伏立康唑的患者给予药学监护,重点监测不良反应.对应用伏立康唑前后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采用Naranjo法评定药物与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处理方法、临床转归等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15例发生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由于相互作用导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结论:伏立康唑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较多,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谨慎合并用药.
  • 张茗文;杨明丽;周晋**
    . 2013, 11(2):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常因严重出血等症状导致患者死亡,曾是各型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型.1971年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亚砷酸(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之成为各型白血病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型.然而砷剂的毒副作用一直很受人们关注,这也是亚砷酸在欧美一些国家应用受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王向荣;李忠东*;李耀武
    . 2013, 11(2):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针对问题干预法对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9月开始,根据国家卫生部相关要求查找我院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然后应用针对问题干预法进行干预:将问题做成幻灯给医生讲课,对典型案例在医院周会上进行点评,对个别医生进行谈话,临床药师施行实时监控.结果:2010年9月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种类、用药剂量、使用抗菌药疗程、联合用药和术前、中、后用药一致性的合格率分别为46.0%、96.0%、68.0%、28.0%、98.0%和95.0%;经过针对性干预,2011年9月各项指标合格率分别上升为77.6%、100.0%、73.5%、61.2%、100.0%和100.0%,尤其术前用药时机和使用抗菌药疗程显著好转(P均<0.01).结论:针对问题干预方法有效可行,但还需要加强其力度.
  • 吕小群;方忠宏*;姜玲海;方欢
    . 2013, 11(2):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临床药师工作近几年备受重视,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及过度医疗问题很严重.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是以完备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在用药实践中做到与临床医生专业互补、专业监督.因此,临床药师重在医疗实践中培养、发展,而且只有出台药师法,保证了药师的权利与义务,才能涌现大批的优秀药师,才能把合理用药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