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4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5-15
  

  • 全选
    |
    综述
  • 李慧博,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长期和 / 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可能增加髋骨、腕骨及脊骨骨折的风险,对 PPI 增加骨折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探讨 PPI增加骨折风险可能存在的机制,以更好地控制治疗的风险。方法/联网检索 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 英文数据库和 CNKI、CBM、VIP 和 WanFangData 中文数据库,纳入有关 PPI 使用与骨折关系的研究,终点结局设定为骨折,检索时间从入库截至 2013 年 10 月 31 日。根据希尔因果关系准则对 PPI 使用和骨折风险关联性进行分析,并用 GRADE 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得到英文文献 619 篇,中文文献 142 篇,其中包括 9 篇病例对照研究、6 篇队列研究,以及 6 篇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关于 PPI 使用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均是观察性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 PPI 长期使用可增加导致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危险性,但是关联性并不是很强,高剂量、长疗程有更高的骨折风险。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合并的 OR 值也都小于 2,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按 GRADE 方法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价为极低质量证据。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来进一步评估发生骨折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长期使用 PPI 的患者宜选择最小维持剂量,考虑间歇用药,或换用 H2受体拮抗剂(H2RA)。
  • 朱文兵,童文英,王亚平,李庆超,蔡碎碎,郭旻彤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述近年来口服结肠释药系统临床和药学研究动态,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总结口服结肠释药系统制剂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口服结肠释药系统是通过口服给药,在结肠处定位释放药物的靶向制剂。此类制剂以其靶向释药方式和独特的临床使用价值,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同时也成为药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 梅丹,梅隆,刘梅,刘正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15-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述介绍泊沙康唑的药动和药效学评价。 方法检索 10 余年来的相关文献,介绍其药学相关信息。结果泊沙康唑的口服制剂吸收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相关,且明显受食物摄入的影响,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给药方案相关,分次服用有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BA),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UDP) 酶代谢,该酶的诱导或抑制剂会影响药物的浓度。结论泊沙康唑是近年来新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充分了解药品的药理、药动和药效学信息,有助于临床合理选药、用药。
  • 论著
  • 丁晓燕,陈京龙,孙巍,郭晓笛,李文东,王湘漪,李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2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介素 -2(IL-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 CT 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RFA)在≥5cm 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 年 10 月至2013 年 9 月入组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入低剂量 IL-2 联合 RFA+TACE 组(A 组)或单纯RFA+TACE 组(B 组);患者至少有 1 个肿瘤最大径≥5cm。D1 行 TACE 术。D5±2 行 RFA 术。A 组患者自 D10 连续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 -2 50 万单位 QOD,共 8 周。主要观察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结果共50 例患者入组,A、B 组均 25 例。患者中位年龄为 55 岁。中位随访期为 518d(91~1227d)。IL-2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注射部位硬结(64%)、低热(48%)和乏力(36%)。TACE 联合 RFA 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多为轻至中度或一过性,最常见的包括发热(88.0%)、ALT 及 AST 升高(均为80.0%),疼痛(76.0%)和胆红素升高(66.0%)。其中 III 度疼痛 10 例,III 度 ALT 和 AST 升高各 5 例。两组之间在微创治疗的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总 ORR 均为 74.0%,其中 CR 11 例,PR 26 例。1 年和 2 年生存率分别为 67.8% 和 52.9%。两组之间在 ORR 和 OS 方面无差异。但是,A较 B 组 TTP 显著延长 (301d 比 153d,P=0.047)。在多因素分析中,IL-2 并未改变患者预后或疗效。结论低剂量 IL-2 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RFA+TACE 在≥5cm 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更高剂量或更长疗程 IL-2 在此类患者的作用。
  • 雷兆锦,张瑞麟,李忠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30-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估算CYP2C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日平均剂量 (Mean daily warfarin dose, MDWD) 影响的定量关系,为临床个体化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 和 PubMed(~2013 年 12 月 ),根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采用 RevMan 5.1 软件及 Stata 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包括 3902 例患者在内的 27 个合格英文研究。CYP2C9 基因型发生频率在各人群间存在差异。与CYP2C9*1/*1型相比,*1/*2型、*1/*3型、*2/*2型、*2/*3型和*3/*3型的 MDWD 分别下降 0.20(95%CI:-0.24,-0.16)、0.31(95%CI: -0.35,-0.28)、0.40(95%CI:- -0.47,-0.33)、0.52(95%CI: -0.59,-0.46)和 0.81 个标准单位(95%CI:-0.85,-0.76)。Begg 检验未发现明显发表性偏倚。结论本研究获得了 CYP2C9 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个体间差异相关的定量关系,该定量关系可为临床设计华法林剂量个体化方案提供参考。
  • 张添威,付海卫,毛立群,黄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3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 D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维生素 D 缺乏的 COPD 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175 例和对照组 175 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3 个月后骨密度、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差别。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血钙、25(OH)D、骨密度和 T 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磷、TNF-α 和 IL-6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第 l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 l 秒用力呼气容积 / 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EV1/FVC)、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V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 可提高 COPD 患者骨密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肺功能。
  • 高钧,周宁,侯文婧,张清华,李晶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4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 102 例患者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病例资料调研,观察该药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 2011 年 12 月-2013 年 12 月期间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患者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以发热最为常见,发生率为71.5%,其次是低血钙、低血磷,全部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使用中应严密观察患者,一旦发热应积极给予退热治疗,同时监测血钙、磷、钾、镁、铁、肌酐和血常规,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 张婷,李灿,林京玉,邢丽秋,贾国强,张黎明,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4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碘海醇注射液的临床总体安全性,分析碘海醇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出碘海醇注射液临床使用的风险管理建议。方法对比分析碘海醇注射液的国内外药品说明书,汇总评价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近 5 年碘海醇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定碘海醇临床使用的风险管理策略。结果经评价,国内外不同厂家碘海醇注射液的说明书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不良反应方面。在 212 例碘海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最常见,占 57.1%,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和瘙痒等。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肾功能异常等。结论碘海醇注射液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较明确。应通过加强医院层面的行政干预和宣传教育等措施,规范碘海醇注射液的操作流程,提倡多科室合作的用药监护,保障碘海醇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安全。
  • 药学实践
  • 穆维静,刘一,黄婧,冯婉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5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关联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 1970 ~ 2013 年国内外科技期刊数据库,对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文献中的患者年龄、性别、致 ADR 的药物、使用方法、联合用药、使用时间、是否再次使用、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等资料。结果共检索到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的病例报告 27 例,其中有 19 例是单用一种药物引起的,其余 8 例都是联合用药引起;15 例他汀类药物致胰腺炎发生在用药后 1 个月至 1 年内;剂量及累计摄入剂量均与胰腺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症状缓解,其中 2 例死亡。结论他汀类药物引起胰腺炎少见,但当患者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怀疑有胰腺炎症状时,提示临床医师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 张藜莉,张博全,刘亚丽,李静,赵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质子泵抑制剂及 H2受体拮抗剂抑酸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利用临床药学工作软件统计分析煤炭总医院 2013 年 1~3月抑酸药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抑酸药处方合格率为 63.0%:其中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为 60.1%,住院医嘱合格率为 71.3%。结论医疗机构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势在必行,并以此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明确药师的审方责任,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彭惠,齐晓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3):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4.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引起的血氨升高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 例使用丙戊酸钠患者,应用生酮饮食治疗癫痫,引起高血氨血症治疗过程,并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用药干预措施。结果给予更换抗癫痫药物,血氨由162 μg?dL-1 降至116μg?dL-1。结论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在药物剂量、药物服用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