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6年, 第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7-20
  

  • 全选
    |
    综述
  • 胡琨, 向倩, 崔一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液体活检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癌症血液检测方法,是精准医疗重要途径之一,是非介入性的、可重复性地抽取肿瘤样本。应用液体活检技术实现癌症的预防、诊断、预后,从而在抗癌药物的选择、药物功效的评估、耐药的监测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前景。笔者分别对液体活检技术之循环肿瘤DNA 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及其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王鹏, 刘玉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和结论: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HA2DS2-VASc 评分≥ 2 或既往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卒中史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与维生素K 拮抗剂(VKA)相比,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便利性。它们具有快速起效,更多可预测的药动学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饮食对其无明显影响,比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更低。
  • 论著
  • 陈钰清, 闫永吉, 仇美华, 叶俏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13-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估吡非尼酮应用于肺纤维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检索1999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发表的吡非尼酮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进行meta 分析。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吡非尼酮组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FVC)较基线下降减少,且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吡非尼酮组FVC 减少≥ 10%、6 min 步行距离缩短≥ 50 米、全因死亡及IPF 相关死亡的相对风险均显著降低,无进展生存明显增加。吡非尼酮组胃肠道、皮肤、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吡非尼酮能够延缓轻中度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大多数患者对吡非尼酮耐受良好,常见胃肠道、皮肤相关轻度不良反应。
  • 范洪玮, 向倩, 任冠华, 周颖, 崔一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2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中国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研究,考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模式,评价临床药师的干预结果。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中国临床药师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评价员按照固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结果:共纳入临床药师参与的随机对照试验25 篇,干预领域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分泌科、呼吸科、心血管科、抗感染科、肿瘤科。干预方式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药物认知或生活方式干预、患者教育与用药咨询、出院用药与随访、建立医疗团队等项目。药师干预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有效率分别为50%、75%、76%、86%。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提高依从性、认知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药费。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但我国药学服务的模式与评价模式仍有待改善。
  • 门鹏, 顾歆纯,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盐酸二甲双胍仿制药的一致性,以促进临床用药选择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 与CBM 数据库,纳入对比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类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分别纳入7、10、5 篇研究。纳入评价的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度与溶出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部分国产制剂与格华止不等效;格华止普通片在部分有效性指标上可能优于国产缓释片,在安全性方面可能优于国产普通片。结论:现有证据无法充分支持国产二甲双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部分仿制药在药学特性、生物等效性和临床一致性方面与原研药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
  • 徐雪姑, 蔡永豪, 张晓碧, 郁引飞, 马慧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35-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角膜刮片或结膜囊涂片证实为真菌性角膜炎并常规治疗2 周无效的患者19 例(19 眼)。于病灶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50μg/0.1mL)。术后继续使用局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角膜情况及前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9 例进行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注射液,术后联合抗真菌滴眼液及全身药物治疗。3 例患者(15.8%)角膜基质单次注药后好转,8 例患者(42.1%)重复注药后好转。9例患者(47.4%)角膜基质注药后出院时视力明显提高,17 例患者(89.5%)出院时角膜浸润面积减少,10 例患者(83.3%)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2 例患者(66.7%)角膜内皮斑显著减少。术后随访6 月,未发现继发性眼内炎和青光眼等。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短期内无明显并发症。
  • 吴博, 王岩, 张国强, 倪明, 李想, 孔祥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手术切口浸泡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10 年8 月至2011 年4 月符合收入标准的需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连续200 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其中氨甲环酸组97 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假体植入后切口浸泡浓度为1% 的氨甲环酸溶液100 mL 共5 min,对照组103 例患者局部浸润生理盐水100 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值和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前和术后HSS 评分以及术后24 h 引流量和总出血量。在术后必要时B 超检查双下肢动静脉有无血栓形成。结果:随访率98%,在总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术前血红蛋白与术后最低值之差方面,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两组手术前后HSS 改善值、下肢血管血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输血率无显著性意义,但是在输血量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浸泡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失血量、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丢失量,在改善术后血红蛋白最低值方面作用显著。可以减少输血量,但是对于对输血率改善不明显。本实验中氨甲环酸浸泡并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
  • 陈红利, 邓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4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 抑制剂对于LADA 早期患者的治疗价值及药学评估与监护。方法:对1 例LADA 早期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该患者糖尿病诊断8 个月,此次为调整血糖,优化用药方案入院。结果:经过药学评估,分析该患者使用DPP-4 抑制剂的风险与获益,该患者无DPP-4 抑制剂使用的禁忌,给予磷酸西格列片100 mg 每日1 次经口服治疗后,患者血糖平稳达标出院。结论:对于早期LADA 患者用药前进行药学评估及用药教育,用药后加强对患者的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风险。
  • 张燕辉, 史冬梅, 冯浩, 于逢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47-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病灶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 月至2015 年10 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 h 以内发生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深穿支供血区域单个腔隙性梗死患者60 例,将其根据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 组:腔隙性脑梗死伴有MCA 病变组和腔隙性脑梗死不伴有MCA 病变组,分别对这2 组的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临床特点(NIHSS 评分、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 月后mRS 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血压变异性、NIHSS、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物治疗3 月后mRS 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根据梗死部位及MCA 病变,提示了MCA 深穿支单个腔隙性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因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 赵冰清,焦园园,史蕤,张艳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3 周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紫杉醇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Tc>0.05(血浓度0.05μM 以上时间)与临床毒性的相关性,为紫杉醇的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纳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后(24±6)h 的血药浓度,采用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Tc>0.05 值,同时观察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NCI-CTC v4.0 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分级。结果:全组16 例患者共进行32 次化疗,有效周期29 次(可测算出Tc>0.05),共发生不良反应25 例次,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将患者按照紫杉醇在体内暴露情况分为两组:正常暴露组和高暴露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 =0.003),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483)。对两组III 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结论:通过测算紫杉醇Tc>0.05 值可以了解紫杉醇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情况,从而判断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但由于本研究中样本量有限,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 梁晓丽, 谭玲, 谭琳, 张碧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北京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 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 和构成比,以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 年抗菌药物种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 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却逐年下降;4 年中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和DDDs 排序变化较小,销售金额大的品种相对固定,说明临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相对集中,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较多;绝大多数抗菌药物DDC 持平或下调,同时使用频度高的药品相对来说DDC 值较低。结论:北京医院对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和分级管理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 苏爽,王景红,张瑞丽,张婧,林南星,梅娜,夏坤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确立望京医院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探讨其在临床中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中成药在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收载的28 种毒性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收载的大毒、有毒、小毒中药以及具有安全性风险的中药为标准,参照中成药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 年版中药成方制剂卷,确定该院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以说明书为依据,对法规、权威书籍、文献进行信息整理,结合本院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药物警戒点、历年的处方、医嘱点评相关结果,确立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结果:确立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共58 个品种的安全性监护点。结论:君药、臣药为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比例较高,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风险性问题。建立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安全性监护点,加强其在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对于提高中成药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黄秋红, 聂增尧, 白翠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6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昌平教学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分析门诊处方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形成果即门诊处方合格率由活动前72.83% 提高到活动后84.20%;无形成果即药师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有较大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 赵晶, 周颖, 崔一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6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表现及转归,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 1996 年6 月至2016 年6 月国内使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129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在 129 例伏立康唑引起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其中56 例性别已知,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无年龄显著差异。其发生时间多在用药2 ~ 3d之后,停药或者用药干预后大部分能完全缓解。结论:患者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要做好用药监护,做好疾病治疗前精神疾患危险性评估,加强医师、护士对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患者的用教育,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 鲁姝, 武莹, 于静远, 李博, 孔祥文, 黎悠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7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临床药师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探讨建立本院脑梗死患者个体化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共纳入脑梗死病例202 例,整理患者入院诊断、用药情况、利用EXCEL 表格整理计算每种药品使用方法、DDDs 和DUI,评价患者选药合理性、联合使用中成药的安全性及合并症用药的相互作用等。结果:该院脑梗死患者治疗用药主要包括以治疗脑梗死为主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神经保护药,以治疗并发症为目的的降压药、降糖药和调脂药。患者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但存在用药选择上和临床指南略有差异、中成药使用比例较高和合并症用药较多的问题。结论:通过了解该院当前脑梗死病种治疗的用药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临床和患者需求初步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能力,为优质的药学服务奠定了基础。
  • 王凡, 李德新, 刘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7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延长恩替卡韦用药间隔时间治疗乙肝病毒定量(HBV-DNA)阳性的尿毒症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药物疗效。方法:选择HBV-DNA ≥ 104 拷贝?mL-1 的尿毒症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 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 次,每5 d 1 次,透析后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月、6 月、12 月、24 月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 定量、Child-Pugh 评分、肝脏 B 超等,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LT、TBIL、ALB、Child-Pugh 评分均在治疗第3 月后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F 值分别是3.83,3.19,19.39,3.24,P 值分别是0.008,0.019,0.001,0.01)。ALT、TBIL 治疗3 月后组间数值无显著差异(P >0.05)。ALB、Child-Pugh 评分在治疗后第3 月、6 月、12 月组间数值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 <0.05),但第12 月与第24 月之间无差异(P >0.05)。PTA 是在第6 月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25.10,P =0.001),但第6 月后数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HBVDNA 在第24 月阴转率100%。结论:HBV-DNA 阳性的尿毒症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间隔5 d 服用恩替卡韦0.5 mg 治疗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有效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预防肝癌发生。
  • 李静姿, 田硕涵, 马凌悦, 周颖, 崔一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8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对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具体情况,在如下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①门诊首次应用吸入剂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协助患者开展症状自评;②院内哮喘及COPD 患者的教育管理;③对正在使用且既往用过吸入剂的患者进行吸入剂使用再培训,评估效果。结果:已初步获得临床认可,完成患者教育和吸入剂指导共计900 余例,提高了患者吸入剂的使用技巧和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药师参与的哮喘及COPD 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工作模式参考。结论:临床药师对哮喘和COPD 患者诊治过程的全程干预,作为全程化临床药学服务的新模式,为进一步建立慢病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 新药述评
  • 康建磊,王彦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6.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albociclib 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研发的选择性CDK4/6 抑制剂,2015 年2 月3 日,基于临床试验证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FDA 采用加快审评途径批准其上市,与来曲唑(Letrozole)联合使用作为以内分泌治疗为基础的初始方案,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HER2-)的绝经女性乳腺癌。笔者对其基本性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及国内研发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 临床药物治疗集萃
  • 李光耀 刘维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8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是常见的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化疗方案的减量和终止。随着新型止吐药物的不断研发上市,对于CINV 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2014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开展了一项全世界范围的在线调查中,止吐药物的出现被选为“现代肿瘤学发展近50 年的5 个重大进步”之一。《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6 年4 月发表的文章(Navari MR, et al. Antiemetic Prophylaxi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N Engl J Med, 2016, 374:14),全面回顾了关于CINV 的预防性治疗的发展。
  • 李潇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9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及临床文题:
    多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用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一级或二级预防。传统的诊疗常规认为阿司匹林增加经行手术患者的出血风险,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应如何使用, 目前尚有争议。大多数心脏外科中心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前5~7 d 停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出血风险,并在术后24 h 启用。但是阿司匹林无法在术后早期阶段预防血栓形成,并且可能增加的出血风险远不如阿司匹林对动脉移植血流和减少移植血栓的获益更大。对于行冠状动脉手术前有无必要停用阿司匹林仍是不确定的。
  • 新药咨讯
  • 周辛波 李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4):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2月Palbociclib 在美国由FDA 批准成功上市, 其联合来曲唑被批准用于HER2 阴性、ER阳性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由此重新掀起了一波对CKD4/6 抑制剂的关注和研发热潮。在II 期临床研究中,其联用方案较标准疗法来曲唑单用,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10 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1%,且有80% 患者从中获益。Palbociclib 上市仅一年销售额就超过7 亿美元,被评为2015年最有影响力的药物之一。研究证实CDK4/6 是理想的抗癌靶标。CDK4/6 可与细胞周期蛋白D 结合,调节细胞周期的时相转变。抑制CDK4/6 能通过CDK4/6- 抑癌基因蛋白Rb(retinoblastoma) 通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S 期, 抑制细胞增殖。CDK4/6 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ER 是反映CDK4/6 抑制剂CKD4/6 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应答较好的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