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7年, 第1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8
  

  • 全选
    |
    综述
  • 刘新明,李全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痛让患者备受煎熬,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如何选择多种治疗神经痛药物,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方法 本文概括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结合201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立场声明,归纳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结果 纳入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多种药物治疗相关研究结果。结论 随着越来越多关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药物的临床研究开展及指南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的认识越来越多。
  • 何笑荣,金鹏飞,赵紫楠,姜文清,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但同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近年来, 由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降低,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提高万古霉素的谷浓度水平来确保临床疗效, 但高剂量的治疗方案也同时带来肾毒性的风险。本文就有关万古霉素诱导肾毒性的机制、危险因素及肾保护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尽量降低万古霉素肾毒性的风险,为临床安全使用好万古霉素提供参考。
  • 新药述评
  • 李家国,栾思睿,周辛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ESPONSA(inotuzumab ozogamicin)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靶向CD22 的抗体偶联药物。该药于2017 年6 月被EMA批准上市,随后在2017 年8 月被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 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ESPONSA 的III 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使用该药物后患者的总生存期较标准化疗组延长1 个月,完全应答率可提高50% 以上,且在治疗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程度和比例都小于化疗组。其作为临床上鲜有的有效治疗药物,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本文就BESPONSA 的研发历程、理化性质、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以及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作一概述。
  • 田超,封宇飞,王晓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1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哌马色林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HT2A 受体反向激动剂,主要用于伴帕金森病的精神病幻觉和妄想的治疗。是全球首次比准的新分子实体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水肿、恶心和混乱状态等。本文对哌马色林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 论著
  • 胡扬,闫阔,李建涛,邹羽真,周雨佳,孙彬,任文静,张波,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2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品、发生机制、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3 年 1 月 至2015 年 12 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根据《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确定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并对怀疑药品、ADR 类型、发生时间、住院费用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 年 1 月至2015 年 12 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共 330 例,按照 ADR 报告评价标准确定 35 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脊髓休克、横纹肌溶解、心绞痛、上消化道出血、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胰腺炎、QT 间期延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引起严重 ADR 前3 位的药品分别是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对比剂。涉及男性 14 例,女性 21 例,平均年龄 38 岁,住院时间平均 35 d。5 例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1 例放弃治疗后死亡,34 例患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预防和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伤害是药师服务的主要目的。
  • 侯凯旋,邢晓璇,闫素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门诊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 和Web of Science 的相关文献(截至2017 年9 月),纳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是中国老年门诊患者,并且使用了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筛查工具,数据分析采用STATA 软件。结果 共纳入文献16 篇,其中有11 篇研究使用了Beers 标准(2012 版),5 篇使用了中国PIM 目录;根据Beers 标准,PIM 的总体发生率为14.8%(95%CI :13.2%~16.4%)。根据中国PIM 目录,PIM 的总体发生率为23.2%(95%CI :19.3%~27.1%)。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用药种类和合并疾病种类。常见的不适当用药的药物种类:苯二氮类药物、甲氧氯普胺、螺内酯、非甾体抗炎药、胺碘酮和氯吡格雷。结论 虽然中国老年门诊患者PIM 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应该引起医疗机构的重视;合理使用潜在不适当用药筛查工具,促进老年门诊患者合理用药。
  • 石亚飞,陈伟,王会凌,戚姝娅,李国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3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 分析方法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ENTRAL(2017 年第6 期)、CNKI、VIP 和WanFang Data,查找有关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普通紫杉醇联合顺铂比较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7 年6 月。由两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4 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患者980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方面的有效性与普通紫杉醇联合顺铂相当,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所导致恶心、呕吐、肌肉、四肢痛、周围神经炎以及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普通紫杉醇联合顺铂。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型紫杉醇疗效相当,但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并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 加以验证。
  • 樊冬鹤,薛春苗,毛柳英,孙燕,葛斐林,李宁,朴晶竹,曹俊岭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3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半夏的应用情况的研究,了解半夏在隋唐时期的应用规律,为半夏在现代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方剂中,筛选出235 首含半夏的内服汤剂,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和SPSS 软件对235 首方剂中半夏的数据进行了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最常用的剂量单位是两和升,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为3.5~270 g,平均使用剂量为(56.8±34.11)g,使用频率最高的剂量集中在13.9~90g,最常用剂量为90 g。在30~60 g、60~90 g(含90 g) 的范围内半夏所具有的功效最全面,与半夏配伍最多的药材是甘草、生姜、人参。结论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的半夏使用剂量与《中国药典》中规定的3~9g 相差很多,无论是超小剂量还是超大剂量在两部著作中都有应用,用药剂量范围也要宽泛的多。建议将药典中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扩大到3~90 g。
  • 张漫丽,徐小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41-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n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纳入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17 年7 月。由两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28 项研究,2 401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能显著提高临床总体有效率(OR =8.17,95%CI :5.64~11.83,P <0.000 01),改善患者肺功能,主要体现在FEV1(SMD =1.10,95%CI :0.88~1.32),P <0.000 01)、FEV1/ FVC(SMD =0.85, 95%CI :0.76~0.94),P <0.000 01),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RR = -0.44,95%CI :0.28~0.69,P =0.003)。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增加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FEV 1 、FEV1/FVC),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李建涛,胡扬,巩红,梅丹,史亦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4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北京协和医院使用的合理用药软件在处方审核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符合率,为其他医疗机构选择合理用药软件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 年10 月3 d 的门急诊处方共20 536 份,利用合理用药软件药物相互作用审查功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CCIS 数据库网络版“相互作用”查询功能对合理用药软件评价的西药与西药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复核。结果 共有1 578 张处方出现3 845 次药物相互作用,其中西药与西药间相互作用出现3 372 次,西药与中药间相互作用出现473 次。CCIS 数据库复核显示西药与西药间有相互作用的1 272 次,与合理用药软件符合率仅37.72%。结论 此款软件是多部门共同论证后选择的比较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的合理用药软件,但药物相互作用比对结果的符合率提示合理用药软件与实际情况还是存在差距。为了避免误报影响诊疗, 最终使临床医生关闭软件运行而失去拦截作用,需要对软件中的专业条目进一步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优化。
  • 栾曾惠,张亚同,赵紫楠,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和HTA 相关网站,由2 位研究者独立地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章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0 篇HTA 报告,3 篇系统评价和4 篇经济学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缩短心衰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再住院时间间隔,安全性较高。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经济性。
  • 覃彬,邱小鹰,高文,陈红,杨明秀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度洛西汀与安慰剂比较治疗老年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16 年11 月。纳入度洛西汀与安慰剂比较治疗老年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 按照 Cochrane Handbook 5.1.0 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6 个研究,4 篇研究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2 篇研究针对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治疗后度洛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的HAM-D 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0.39,95%CI :-0.65~-0.12); HAM-A 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SMD =-0.54,95%CI :-0.76~-0.33);治疗后两组抑郁及焦虑痊愈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结束度洛西汀组与安慰剂组在总退出率、因不良反应退出率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恶心、疲倦、便秘、口干、腹泻、嗜睡、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度洛西汀组发生率更高。③治疗后度洛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度洛西汀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度洛西汀能提高老年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增加恶心、疲倦、便秘、口干、腹泻、嗜睡、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
  • 赵赢,费建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60-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唤醒麻醉在宫腔镜治疗手术中的使用方法。方法 收集昆山市中医医院52 例宫腔镜治疗手术,交替分配进入试验组(n =26)和对照组(n =26),手术开始前10 min 试验组持续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4 μg?kg-1?h-1,手术开始后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4 μg?kg-1?h-1+ 瑞芬太尼4 μg?kg-1?h-1 维持;对照组持续静脉微泵注射瑞芬太尼4 μg?kg-1?h-1、丙泊酚1~1.5 mg?kg-1?h-1,术中根据患者反应试验组追加瑞芬太尼20 μg,对照组追加瑞芬太尼20 μg + 丙泊酚20 mg。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诱导后(T1)、术中10 min(T2)、术后10 min(T3) 的呼吸循环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手术总时间、术中静脉麻醉用药总量、麻醉诱导后及术中Ramsay 镇静评分、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10 min(T3)、术后20 min(T4) 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52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用药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术中追加给药0 例和6 例, 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 比较,T1 时两组患者MAP、HR、SpO2 均下降, T1、T2 时对照组MAP 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 时,试验组SPO2 高于对照组 [(97.06±2.08)% vs(95.12±2.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6, P <0.01);T1 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低氧血症1 例和7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31, P <0.05)。试验组麻醉诱导后Ramsay 镇静评分(2.85±0.6 vs 3.45±0.7)及术中Ramsay 镇静评分(4.25±0.35 vs 5.03±0.44)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停药后苏醒时间缩短(1.39±1.43 min vs 4.65±1.66 min),术后10 min(T3)、术后20 min (T4) 的VAS 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治疗手术中镇痛效果确切、镇静程度恰当,可以保持患者意识清醒或者浅睡易唤醒状态,便于观察和防范急性水中毒的发生;术中循环、呼吸更平稳,围术期管理更安全。
  • 邹清梅,杨璐,严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6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病原学微生物培养结果,干预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不合理的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方法 临床药师每日实时监测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重点关注药敏结果与所用药物不适宜的患者,对多重耐药菌尤其重点关注,科室临床药师随时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后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医师,共同商讨治疗方案。结果 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阳性结果479 份中,临床药师通过实时监测细菌耐药,根据微物生物培养结果,共干预不适宜的抗菌药物48 例,干预率10%,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药物选择,不仅防止细菌进一步耐药,促进疾病的治愈,同时也提升了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深入性。结论 在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中,临床药师不能仅限于定期分析抗菌药物对细菌的耐药率, 更多的是通过实时监测细菌耐药,根据微物生物培养结果,提前干预不适宜的抗菌药物,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防止细菌耐药。
  • 焦蕾,胡扬,张占杰,张波,朱瑞,赵彬,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6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开展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方法 调取所有住院期间曾接受过I 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案信息,对北京协和医院2013—2016 年I 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事后审核和合理性评价,评价项目包括4 方面:是否应预防给予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是否适宜、预防给药时间及用药疗程是否合理。结果 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管理前的38.21%(2012 年平均值) 降至管理后的24.34%(2013—2016 年年平均值);预防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 h 内给药百分率基本维持在90% 以上, 2013—2016 年年平均值达93.02%;预防用抗菌药物24 h 停药比例由管理前的61.42%(2012 年平均值)升至管理后的89.55%(2013—2016 年年平均值)。结论 抗菌药物监测与点评制度有助于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崔瞻,张宏江,于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74-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羟考酮与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患者中度/ 重度疼痛的效果。方法 40 例PAOD 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 组) 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RA 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 d 或未手术出院前进行疼痛治疗,OX 组口服缓释羟考酮10~20 mg,bid;LRA 组每6 h 硬膜外注射4 mL 0.25% 左布比卡因。采用静息(VASs)和运动(VASd)视觉模拟评分测定镇痛效果;记录生命体征、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VAS 评分中位数分别是VASs<3 和VASd<4;但是动态情况下,LRA 组疼痛控制较OX 组更好(P<0.05)。除了少数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n=38)对疼痛治疗满意度是好或优秀。结论 硬膜外给予左旋布比卡能有效控制PAOD 患者的疼痛;对于硬膜外禁忌或未行手术和门诊的患者,口服缓释羟考酮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法。
  • 药物与临床
  • 武东,汪晓娟,杨昭毅,舒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7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QTc 延长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 例胺碘酮合用莫西沙星致QTc 间期延长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治疗,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此次不良反应可能与胺碘酮和莫西沙星有关,该患者危险因素较多,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用药安全的监督。结论 临床使用胺碘酮联用莫西沙星时,临床药师应掌握药物相互作用,加强药学监护,提高用药安全性。
  • 蒋婷,吴畏,袁明勇,郑玲利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全程参与1 例化疗所致严重恶心呕吐患者的止吐治疗,实现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临床实践。结果 临床药师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辅助性止吐药物使用、解救性止吐药物选择、基础性止吐药物更换、加强性止吐药物加入几方面进行了药学实践。结论 临床药师可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与医师共同协作,实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个体化治疗。
  • 药事管理
  • 刘志艳,杨丽,赵荣生,刘芳,杨毅恒,张弨,易湛苗,应颖秋,胡永芳,李晓光,张婷,王文波,张爱京,张海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8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药学在线远程教育也在逐步发展变化。在线远程教育由一开始依赖于邮政、纸质材料的通信,发展到广播传递,再到目前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网络、视频会议等,促进了教学双方的信息更新与交流沟通,本文主要论述新的教学模式——临床药学在线交互教学模式global classroom 的构建。方法 本文将从临床药学在线交互教学模式global classroom 课程的背景、教学模式构建、具体实施过程、评价与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优势与不足,以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在线交互教学模式的构建。结果 2014—2016 年临床药学在线交互教学模式global classroom 课程获益学生共计56 人次,其中中国学生33 人次,美国学生23 人次。结论 与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合作开展的“临床药学在线交互教学模式global classroom”课程,实现了中美两校学生和老师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围绕同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在同一课堂进行学习和讨论,搭建了不同国家医学药学在线视频教学的平台, 共同探索新型的在线视频教学模式,注重互动与协作,共同研究本地化和全球化的教学模式挑战。
  • 临床药物治疗集萃
  • 石伟龙,门鹏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8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研究背景和临床问题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尽管已被证实其可有效降低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停药的情况仍较为常见。研究显示, 在他汀起始治疗后6 个月至1 年的时间内,有25%~50% 的患者停药; 使用2 年后,停药率高达75%;停用他汀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肌肉痛、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系统等不良反应是造成停药的重要原因,发生不良反应但可耐受的患者,继续接受他汀治疗的临床获益和风险有待明确。
  • 石伟龙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9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 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相比于常规剂量,高强度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而在卒中患者中,使用高强度他汀的获益缺乏有力证据,且有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 新药咨讯
  • 肖典,樊士勇,周辛波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11):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截至2017 年12 月12 日,美国FDA 共批准44 种新药或新疗法(见表1), 今年预期或可达45 种,包括新分子实体29 种,生物制品13 种,细胞疗法2 种。不计细胞疗法,共有22 种新药进入优先审评通道、5 种新药获得加速批准、15 种新药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4 种新药进入快速通道、17 种新药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