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7年, 第1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7-09-25
  

  • 全选
    |
    综述
  • 安雅晶,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药物治疗是精准医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医疗模式。肾脏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精准治疗尤为重要。肾脏疾病精准治疗的目标是研究发现与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通过药物相关基因或特定目标基因进行治疗干预。目前,肾脏疾病精准药物治疗在生物标志物、药物遗传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新药述评
  • 韦明光,刘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罗司他乙酯(telotristatetiprate,商品名XERMELO)是由莱斯康公司研制的口服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2017 年2 月,美国FDA 批准其用于类癌综合征腹泻的治疗。XERMELO 作为孤儿药物,获得快速通道和优先审评资格,这是对发展罕见疾病药物的鼓励,同时也迈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笔者就XERMELO 的基本性质、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等信息作一概述,希望能对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
  • 论著
  • 彭文星,蔺建蕊,林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患者合用托拉塞米与柠檬酸钾颗粒或氯化钾缓释片对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 年9 月至2017 年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手术的142 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口服补钾制剂的种类,分为氯化钾组96 例,柠檬酸钾组46 例,分析比较治疗5 d 后血钾的变化情况及低血钾的发生率,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补钾制剂对血钾变化的影响。结果 氯化钾组补钾量显著低于柠檬酸钾组(P <0.001), 5 d 后氯化钾组血钾呈下降趋势,柠檬酸钾组血钾呈上升趋势,且血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69±0.482) vs (0.15±0.425)mmol?L-1,P =0.008],氯化钾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柠檬酸钾组(6.25% vs 0%,P <0.001)。服用不同剂量的柠檬酸钾的患者血钾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服用不同剂量氯化钾的患者血钾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 =0.047)。结论 心脏术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服用柠檬酸钾的血钾达标率较氯化钾高,低血钾症发生风险较低。口服托拉塞米利尿的患者,补充大剂量柠檬酸钾对血钾的影响较小,随着补充氯化钾剂量降低,血钾水平随之降低,使用氯化钾时需要补充足够的钾制剂。
  • 梁晓丽,杜燕京,吴娜,姜晨晨,谭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2―2016 年北京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6 年本院第二类精神药物用药频度、销售量、销售金额、销售金额占全年销售金额的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 年本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趋势稳定,共涉及14 个品种,其中苯二氮类药物占主导地位。结论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基本稳定,使用合理,符合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原则。
  • 裴斐,韩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2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探讨CPY2C19 基因多态性与抗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明确中国人群冠心病患者中CPY2C19 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提出个体化给药建议,确保患者疗效,提升临床药学学科服务水平。方法 临床药师按照患者的疾病诊断、现病史以及主诉等进行初步入组100 名冠心病患者,通过药师工作站等工作平台实时跟踪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调整,并在日常床旁问诊中了解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对于确定入组的患者应跟踪并详细记录其血栓弹力图以及CYP2C19 基因型的测定结果,以便后期确定氯吡格雷相关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以及氯吡格雷相关基因型与剂量调整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 100 例入组患者,慢代谢型有16 例,占16%,中间代谢型36%,快代谢型为48%。在45 例患者血栓弹力图中,ADP 抑制率不达标者占62.2%(28/45)。结论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应根据血栓弹力图与CYP2C19 的基因测定相结合,最终确定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建议冠心病患者应尽快进行氯吡格雷基因型测定,在治疗期间可根据临床疗效适当进行血栓弹力图进行抗血小板活性验证。
  • 易湛苗,张静,李潇潇,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PDCA 循环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教学及其在改善ADR 报告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ADR 报告工作的特点,应用PDCA 循环,进行现状分析、提出计划、实施干预并评价效果。在干预措施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和以问题为导向的ADR 教学方案。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某病区住院患者ADR 报表的回顾性调查,对进行干预前后的病区ADR 上报情况进行数量统计与质量分析。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应用PDCA 循环管理期间列入分析评价的有效ADR 报表为42 份。干预前共上报ADR 报表2 份(占PDCA 循环管理期间报告数量的4.76%),均为医师上报的一般的ADR,优秀报告0 份,关联性评价一致率为0。进行干预后共上报ADR 报表40 份(95.24%),较前增加38 份(90.50%),药师/ 药学生上报例数占同期总上报ADR 例数的90.00%,包括严重ADR 报告4 份,优秀报告率为75.00%,关联性评价一致率62.50%。结论 基于PDCA 循环的ADR 教学,可提升ADR 的报告数量和质量,建立医护药共同支撑的药物警戒体系,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 侯新,牟稷征,王丽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2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4种丹参类注射剂在不同溶媒、不同药物浓度,对其所用冲管液剂量的影响,探索冲管液的安全使用剂量。方法 以4种丹参类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与莫西沙星的配伍变化、吸光度、外观颜色变化为结局指标,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综合分析确定临床冲管液的安全使用剂量。结果 冲管速度为每分钟60滴(3 mL?min-1)时,4种丹参类注射剂冲管液剂量不能低于22 mL,冲管液安全使用剂量应在34~42 mL。结论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建议水溶性中药注射剂使用冲管液剂量范围为34~49 mL。
  • 田晶辰,韩容,梅升辉,李新刚,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3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计量分析中药代谢组学领域的文献,为了解中药代谢组学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metabolomics or metabonomics”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研究方向、国家/ 地区、机构、作者和来源出版物等条件进行分析,并分析文献引用情况。结果 获得结果429 条,文章发表量与引文数逐年递增;chemistry 是该领域目前研究最多的方向;中国以世界文章发表量的92.308% 名列首位。排名前10 的机构均来自中国;其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2.821%)、中国科学院(10.490%) 和中国药科大学(6.527%) 文章发表最多。结论 中药代谢组学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方面领先世界,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也逐渐加深重视,但与中国还存在一定差距。
  • 张瑞丽,王景红,苏爽,梅娜,郑金凤,夏坤,宗志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3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孕妇安全使用中成药手册,为医师、药师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对望京医院200 种中成药的说明书、2015 版《中国药典》和2010 版《临床用药须知》中孕妇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及其孕妇禁忌成分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成药在孕妇用药中的安全隐患,初步提出孕妇安全使用中成药的建议。结果 200 份中成药说明书中有113 份明确标注了有效孕妇用药信息,其中“孕妇禁用”55 种、“孕妇慎用”33 种、“孕妇忌用”25 种;参考2015 版《中国药典》和2010 版《临床用药须知》,增加孕妇禁用30 种、孕妇慎用7 种;通过对中成药所含孕妇禁忌成分进行分析, 增加孕妇禁用15 种、孕妇慎用13 种;筛选出38 个孕妇使用相对安全的品种。结论 200 种常用中成药多是孕妇禁忌品种,在使用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编制孕妇安全使用中成药手册,对提高孕妇使用中成药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聂晓静,白荷荷,王金萍,赵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4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某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评价使用合理性。方法 抽取某院2016 年1— 12 月围术期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例共3 798 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疗程、药物选择等方面评价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预防用药的合理率为7.35%,不合理用药例次累计5 214 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预防用药2 278 例次(43.69%)、用法用量不适宜1 696 例次(32.53%)和疗程过长1 190 例次(22.82%)。结论 围术期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亟待使用标准和规范来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 常艳璐,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InCites数据库1989―2017年收录的临床药学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临床药学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1989―2017年数据库收录的临床药学文献和发文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球发文量持续上升,我国发文量位居第2,但影响力较弱。临床药学文献研究涉及领域较为广泛,且均获得较高的关注。药物利用评价和患者风险管理类文章能够获得更高的关注度。结论 临床药学研究工作发展良好,但国内研究影响力较弱。应从多学科方向入手,选择更适宜的期刊发表,增加研究水平及影响力。
  • 吴柳婷,罗洁丽,黄艳芳,白敦耀,陈娈,陈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5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的赋权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左氧氟沙星的预防用药评价。方法 结合DUE 建立评价标准, 运用基于属性的层次模型(attribute hierarchical mode,AHM)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运用TOPSIS 进行数据处理以评价各医嘱与完全合理医嘱的距离,计算合理医嘱的比例,以评价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性。结果 64 份医嘱中完全合理的医嘱占66%(Ci =1,42 份),基本合理医嘱占23%(0.8>Ci >0.6,15 份),不合理医嘱占11%(Ci <0.6,7 份)。结论 运用基于DUE 的加权AHM 的TOPSIS 法对左氧氟沙星预防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在左氧氟沙星的预防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改进。
  • 周倩,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5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方法 描述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的实践过程和案例,总结分享临床药师的工作体会。结果和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从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供药物咨询、处理不良反应、完善患者用药监护等方面开展工作,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 杨勇,常宇锋,刘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5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缬沙坦/ 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6 年6 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244 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 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口服,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 氢氯噻嗪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并对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 及IMT 水平均无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DD 明显增高,IMT 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缬沙坦/ 氢氯噻嗪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况建荣,刘铮,余丽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6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辅助治疗对胰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4 月至2016 年6 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 例胰腺癌患者,且未行手术及化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 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化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再予厄洛替尼口服。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动态检测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及存活时间。比较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 水平升高(P <0.01);血清VEGF、MMP9 水平降低(P <0.01); 血清CA19-9、CA125、CA242 水平降低(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IgG、IgA、IgM 水平较高(P <0.01); VEGF、MMP9 水平较低(P <0.01);CA19-9、CA125、CA242 水平较低(P <0.01);疾病控制率较高(P <0.05); 随访期生存率较高(P <0.05);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厄洛替尼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胰腺癌VEGF 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 曹雪涛,官莉,沈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外周血APC、IL-1R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来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重症肺炎患儿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乌司他丁治疗。比较1 个疗程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活化蛋白C (activated protein C,APC)和IL-1R1 水平。结果 1 个疗程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93.33% vs 76.67%,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3 种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 >0.05)1 个疗程后对照组患儿IgA 和IgM 没有显著变化(P <0.05),但试验组患儿IgG 水平显著上升[(8.94±1.51 g·L-1)vs(12.15±0.92 g·L-1), P <0.05]。治疗前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3 d 和5 d,试验组患儿APC 水平更高且IL- 1R1 水平更低。结论 因乌司他丁可以有效缓解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调节患儿免疫系统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梁艳,曹俊岭,薛春苗,毛柳英,张莎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微信随访的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药师干预组与无药师干预组,药师干预包括出院时出院带药教育及出院后3 个月的微信随访,在第1 个月和第3 个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高血压知识问卷和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 纳入高血压患者49 例,微信随访组血压达标率13/26(50%) 优于对照组6/23(26%)。微信随访组高血压问卷得分(39±4.89)和高于对照组(29.74±7.19), 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96±0.66)和(1.87±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药师利用现有的微信平台进行高血压患者教育及跟踪随访,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且提高依从性。
  • 常馨予,郭桂明,刘洋,韩丽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74-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医嘱点评模式,保障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建立调整慢性肾脏病患者用药剂量的电子查询数据库;掌握肌酐清除率的估算方法,依据肾功能水平查询电子数据库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 梳理慢性肾脏病诊疗特点及相关指南,在医嘱点评模块中设计需重点关注的检验指标;在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用药种类及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完善医嘱点评专项内容。结果 建立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安全用药查询数据库和设计完成慢性肾脏病医嘱点评表。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用药较为特殊,建立适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医嘱点评模式尤为重要,以推进慢性肾脏病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药物与临床
  • 王华光,赵瑞,刘丽宏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7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临床对羟氯喹引起的皮肤等不良反应的认识 ,减少误诊率,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或随访。方法 对1 例使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后出现的皮肤色素沉着不良反应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对羟氯喹所致的皮肤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和小结。结果 羟氯喹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表现呈多样性,既可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色素沉着,重者也可出现重症药疹、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此外,羟氯喹还可引起眼部病变,视网膜病变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羟氯喹是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由其引起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都丽萍,任爽,杜小莉,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溶栓抗凝治疗病例的诊断、药学监护和处理。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 例动脉导管溶栓及肝素抗凝致急性肾衰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治疗实践,提出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并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制定出肾衰时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建议。结果 将肝素换为阿加曲班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也逐步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在血栓患者溶栓抗凝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个体化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张成安,郎巧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8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药SPINRAZA 的药理作用。方法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美国FDA 已经批准SPINRAZA 用于儿童和成人SMA 的治疗。本文主要从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SPINRAZA 进行综述。结果 SPINRAZA 对SMA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显著增加HFMSE 评分,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论 SPINRAZA 为一种反义寡核苷酸(SAO),能够改变SMN 2 基因的剪接, 从而增加全功能SMN 蛋白的生成,为SMA 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 钟旭丽,张君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7.09.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经验和体会,体现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全过程,在抗真菌感染、降颅压和贫血的药物选择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的药学监护,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 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从药学角度提出专业建议,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 临床药物治疗集萃
  • 易湛苗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 自1990s开始,抗凝治疗便被证明可有效预防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复发。抗凝药相关出血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很少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是否能够从治疗中获益。Birmingham AF Treatment of the Aged (BAFTA)研究关注了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另一项瑞典的注册登记研究纳入的患者平均年龄是79.5岁,这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些患者使用抗凝药物优于不接受抗栓治疗或者只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随着老龄化的进程,预期寿命的延长,需要去回答高龄患者使用抗凝药是否安全的问题。
  • 李潇潇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工具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适用于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国内外指南推荐应对经NRS 2002工具筛查出有营养风险者进行规范的营养支持。规范的营养支持应具备以下条件:每日摄入25~30 kcal?kg-1的非蛋白质能量与0.15~0.20 g?kg-1的氮;连续接受营养支持≥5 d;经肠外营养(PN)或肠内营养(EN)途径提供的能量至少占总能量供应的90%。值得关注的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规范的营养支持是否能够在改善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的同时,也具有经济学优势呢?
  • 张萌萌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9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背景与临床问题 已有研究发现,长期规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这些药物在治疗中的使用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针对诊断前NSAIDs 规律用药与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 既往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而诊断后NSAIDs 用药的研究大部分为阿司匹林;对于诊断前后过渡阶段NSAIDs 药物种类的变更与CRC 患者生存获益之间的相关性数据缺乏。为研究患者生存获益与诊断后阿司匹林与其他NSAIDs 药物使用的相关性,以及药物使用时机、CRC 分子亚型、患者特征对这一相关性的影响,Hua 等人使用基于人群的结肠癌家庭注册数据库(CCFR)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随访研究。
  • 新药咨讯
  • 樊士勇,周辛波 综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9):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中叶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该类药物已发展至第四代,以氟喹诺酮类为代表,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其市场占有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广泛使用,耐药问题频现,同时也发现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致其应用受限。发展新型喹诺酮结构以克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缺点为临床所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