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8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3-30
  

  • 全选
    |
    雌孕激素与生殖力保护药物治疗专题报道
  • 程姣姣,阮祥燕,冯欣,Alfred O.Mueck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绝经是女性在 45~55 岁之间出现的生理现象,平均绝经年龄为 49 岁。40 岁之前出现的绝经被称为早绝经 或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ciency,POI),其发病率缺乏全球及全国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约1%~7%, 在中国可能更高。POI 的最大危害就是对生育力的严重影响和早绝经给女性带来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后果包括潮热、出 汗、失眠、性欲降低及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以及早死风险增高等。这些严 重影响女性的生育、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导致POI 的病因复杂,尤其是医源性因素,如接受放疗和化疗的年轻患者 70%~100%会导致POI。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医源性POI的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就医源性POI的防治进行综述。
  • 王安妮,盖迪,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育龄女性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导致不良孕产史,其代谢需要L-5-甲基四氢叶酸(即活性叶酸)参与。 外源性增补的人工合成叶酸为活性叶酸的前体,在体内代谢后方可参与上述过程。叶酸代谢基因的多态性影响叶酸代 谢过程,故通过检测特定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判断育龄女性叶酸代谢能力,从而个体化增补叶酸。现对近两年的相关 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开展精准医学及精准药学提供依据。
  • 王安妮,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 2018 年 2 月前,发表于万方医 学、中国知网、维普医学、中国生物医学、Medline、Embase、Cochrane 和 Clinical trails 数据库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治疗先兆流产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安慰剂组(22.32%)相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流产率(11.00%)降低(MD=0.48,95%CI:0.30~0.76), Z=3.15(P=0.002)。纳入的英文文献中无不良反应报道,中文文献中发现用药组新生儿体重略高于对照组,且观测 到 2 例先天性多囊肾的新生儿。归纳hCG 相关文献,还有存在应用后出现注射局部红肿和肝酶一过性升高等轻度不 良反应,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水肿和血栓等中重度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 结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治疗先 兆流产中疗效显著,但结合文献质量评价和不良反应报道,该药物应在严密监控下谨慎使用。
  • 杜博冉,冯欣,阴赪宏,史湘君,盖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14-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关于妊娠期 寨卡病毒暴露临床登记与监测制度的分析,为我国建立相应妊娠期寨卡病毒暴露登记制度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美国 CDC 关于寨卡病毒暴露登记制度及其对临床工作者提供的相应材料,阐述其主要特点及思路。结果 美国 CDC 对于 寨卡病毒暴露登记在登记对象、纳入标准、登记要点等方面均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定,同时对于临床工作者及参与登记 妊娠期妇女均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手册及宣传资料。结论 美国CDC 妊娠期寨卡病毒暴露登记制度是研究寨卡病毒对 母体及新生儿影响的重要制度,对我国建立相关妊娠期登记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 述评
  • 朱翊,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基于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 2型糖尿病治疗新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 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此外,GLP-1RA 也通过延迟胃排空降 低血糖。索马鲁肽为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类似物),每周注射 1 次,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和体重。本文通过Medline 对 Semaglutide 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药理作用、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等进 行了综述。
  • 栾思睿,李家国,谢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靶向CD33 抗原的抗体偶联药物。该药于 2017 年 9 月 1 日被FDA 批准重新上市,用于治疗CD33 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对新诊断为CD33 阳性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患者进行的联合用药Ⅲ期临床试验中,MYLOTARG 组平均无事件生存期为 17.3 个月,对照组为9.5 个月,无事 件生存期显著延长。MYLOTARG可作为治疗CD33 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新选择。本文对MYLOTARG的基本信息, 理化性质,药动学,临床试验等信息作一概述。
  • 综述
  • 梁蓓蓓,王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要合并症和致死原因。呼吸喹诺酮对重要 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呼吸道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药效 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各国临床治疗指南均将呼吸喹诺酮列为下呼吸道感染 (LRTIs) 经验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新研发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喹诺酮类 药物在临床治疗和系统评价的最新进展。
  • 论著
  • 王贵强,袁灵,杨盛泉,卫茂华,张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3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急性左心衰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 规治疗组(C 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分别在入ICU 时、治疗24 和 48 h,采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两组患者 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计算其变化率;监 测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 48 h 内心率、平均动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情况,记录两组 患者的吗啡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结果 入 ICU 时,两组患者在LVEF、LVEDD、BNP 水平、氧合指数、心率、平均 动脉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和 48 h 时 D 组 LVEF 均明显高于 C 组,LVEDD 均明显低于 C 组, BNP变化率均高于C组,心率均明显低于C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8 h内,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心动过缓和难治性的低血压,D 组气管插管率为20.8%,未明显高于C 组(16.7%),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8 h 内 D 组吗啡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总量分别为 24 次和 100 mg,均低于 C 组的 37 次和 188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ICU严密的监测下可安全地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镇静。
  • 张东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 4 月至2016 年 8 月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 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 疗效果,并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和治疗14 d 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SOD、GSH-Px、NO 水平及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52/56),对照组为78.57%(44/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 14 d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 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 14 d 两组患者血清 SOD、GSH-Px 水平均明显升高,NO 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 指标的升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水平,且安全性 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4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经奥卡西平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 年 12 月至2016 年 12 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经奥卡西平治疗的癫痫患者90 例作为癫痫组,同期选 取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CY水平,并分析HCY水平与奥卡西平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 癫痫组血清HCY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癫痫组患者有效率、不良反应 发生率低于治疗6 个月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HCY 水平方面,癫痫组治疗后明显高于 治疗前,治疗3 个月的癫痫组患者明显低于治疗6 个月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 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奥卡西平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可改善患者脑神经损伤状态, 但长时间治疗会引起血清 HCY 水平升高,应在治疗中积极监测血清 HCY 水平。
  • 曹丽娜,殷寒秋,李朝虹,张婷,殷松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冲击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的效果。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56 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甲泼尼龙 和 CTX 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免疫吸附治疗,两组各28 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酶指标及 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常规组,联合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明显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酶指标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 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免疫学指标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单一常规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和CTX 冲击联 合免疫吸附能够明显改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肌酶指标及免疫学指标,增强临床疗效,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樊莲莲,郑丽丽,姜倩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 PCI 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501 例 PCI 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1 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佳者 440 例,占 87.8%,依从性差者 61 例,占 12.2%。职业、支架植入时间、民族、方便获取 药物及家人关心程度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PCI 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高,可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干 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盖迪,赵雯,李轶凡,周京伊,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5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指导药师有侧重地参与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孕妇学校的教学工作, 并为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 2017 年 9—10 月期间来我院孕妇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各个年龄层、妊娠孕周的所有 孕妇进行调查。通过对其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及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得各孕妇群体所关心的孕期用药问题,相关数据 经 χ 2 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孕妇260 例,平均年龄为(30.43±4.07)岁,平均孕周为(18.48±8.18)周。孕妇年 龄及孕周的不同在所问问题涉及的药物分类和问题类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42.73,P<0.001; χ 2=124.67, P<0.001)。结论 不同孕妇人群所关注的用药问题存在不同,药师在孕妇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应根据不同孕妇人群的 需求有所侧重,以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 黄慧菲,周洪友,王福美,吴永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58-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TX)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取庆元县人民医院 2014 年 4 月至 2017 年 6 月收治的 184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MTX 使用途径不同分 为术前肌注组、术中局部注射组、单次肌注组、静脉注射组,各组46例。比较各组治疗临床相关指标、术后血β-HCG水平、 不良反应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术前肌注组、术中局部注射组及单次肌注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β-HCG 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各临床指标均明显的低于静脉注射组,术后第3、7、14 d 血 β-HCG 下降率明显的高于静 脉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静脉注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前肌注组各 临床相关指标明显的低于术中局部注射组及单次肌注组,术后第 3、7、14 d 血 β-HCG 下降率明显高于术中局部注射组 及单次肌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术中局部注射组与单次肌注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局部注射组各临床指标与单次肌注组比较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局部注射组术后第 7、14 d 血 β-HCG 下降率明显高于单次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保守手术前肌肉注射 MTX 治疗输卵 管妊娠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更有助于促进患者血 β-HCG 水平下降,降低术中失血、手术时间及血 β-HCG 恢复 正常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许忠波,朱素有,廖为民,胡子毅,魏明全,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 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 进行检索,检索截至2017 年 4 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 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文献数据,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 11 篇, 患者合计 1 240 例,meta 分析结果示:试验组能明显提高 1、2、3 h 有效率及总有效率 [(OR=4.39,95%CI:2.73~6.90, P<0.001)、(OR=5.36,95%CI:3.35~8.57,P<0.001)、(OR=6.55,95%CI:2.90~14.76,P<0.001)、(OR=5.03, 95%CI:2.91~8.71,P<0.001)],能明显缩短清醒、症状消失、症状减轻及起效时间[(MD=-35.79,95%CI:-47.90~ -23.68,P<0.001)、(MD=-170.99,95%CI:-173.12~-168.85,P<0.001)、(MD=-42.35,95%CI:-43.80~-40.90, P<0.001)、( MD=-27.32,95%CI:-28.59~-26.05,P<0.001)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RR=0.19,95%CI:0.10~0.37, P<0.001)。结论 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结论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加以验证。
  • 李然,王彪,张翠莲,唐筱婉,牛子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68-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附带溶媒药品的有效期在内外包装上的标注情况, 为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与医院药事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现用外购药品中,筛查出附带溶媒药品,通过查看 内外包装标签信息与查阅说明书,将药品与溶媒名称、剂型、内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录入Excel, 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9 种附带溶媒药品的外包装上同时标注主药与溶媒有效期的仅有注射用腺苷钴胺,内包装 上未标注有效期的仅有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溶媒。外包装上有效期标注主药与溶媒两者距失效日期较短者有8种(占 42.11%);两者“有效期至”一致者有5 种(占 26.32%);另有4 个品种的3 批样品则存在以上两种情况。结论 医院 对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尚需进一步细化,生产企业对附带溶媒药品外包装上有效期标注有待改进,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CFDA)关于药品标签管理规定尚待完善。
  • 牛亚敏,冯玉光,张小茜,魏菁琳,金灵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研究数据 采用 RevMan 5.3 软件处理。结果 共纳入 22 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14 项 RCT 关于 益生菌治疗活动期 UC,12 篇 RCT 关于益生菌治疗缓解期 UC(4 项同时观察两个时期)。其中 11 项显示了不良反应 数目。系统评价结果:①益生菌组较安慰剂组治疗活动期UC 诱导缓解率显著增高(OR=2.21,95%CI:1.31~3.71, P=0.003);益生菌合剂(VSL#3)对活动期UC 诱导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31,95%CI:1.44~3.70, P=0.0005);②益生菌组治疗活动期 UC 诱导缓解率与 5- 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OR=0.82,95%CI:0.49~1.36,P=0.44);③益生菌对缓解期 UC 复发率低于安慰剂组(OR=0.41,95%CI: 0.21~0.78,P=0.007),与美沙拉嗪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④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 联合传统治疗基础上,益生菌治疗活动期UC 较安慰剂可提高临床缓解率;其中 VSL#3对活动期UC有效;对于缓解期UC,益生菌较安慰剂降低临床复发率,与美沙拉嗪效果相当;益生菌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信。
  • 药物与临床
  • 刘鑫,张波,梅丹,吴斌,刘玮楠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7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维生素 K1 致迟发性皮疹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 协和医院 2017 年3月24 日 至8月23 日使用维生素 K1 诱发迟发性皮疹病例并汇总分析国内外报道的不良反应文献。结果 1 例 62 岁女性患者肌肉注射维生素 K1 7 d 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色斑块伴瘙痒,后斑块逐步扩大且全身多发风团样皮疹。停 药同时药物抗过敏治疗5 d后,临床症状减轻。文献复习共检索到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迟发性皮疹患者23例,年龄10~64 岁, 男女比例1∶ 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2~27 d,均对症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或外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结局23例好转, 1 例未痊愈。结论 维生素 K1 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 陈玥,王秀英,刘磊,柴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颅咽管瘤术后患者中进行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 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 外科2016 年 5 月至2017 年 6 月期间27 名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临床药 师进行药物治疗建议、药学监护及对患者用药教育等工作的价值。结果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全程药学 监护和用药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中进行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具有重要意义。
  • 张献,刘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86-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岛素笔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的用药差错。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查房、药学问诊获悉:1 例 老年男性患者因自行在左侧鼻孔下疖肿周围注射胰岛素,造成上唇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入血,继发脓 毒症、血行播散性肺脓肿及脑梗死(感染性栓塞)。临床药师结合胰岛素制剂的高危属性、糖尿病病人易发感染的病 原学特点、病人的疾病状态分析本例用药差错发生的原因。结果 患者于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过抗感染、 补液、呼吸支持、胸腔积液引流、抗凝、降血糖、降血压及营养支持,治疗15 d后,该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转回当地医院继续完成抗感染疗程。结论 该例罕见的用药错误提示临床药师要注视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宣教,减少由 此产生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 药事管理
  • 崔蔚,董迪,陈宁,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3):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8.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北京积水潭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HIS 系统上报的口服药品质量问题记录,为医改过程中降低 药品消耗、控制管理成本、减少患者投诉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 从我院HIS 系统中调取2009—2016 年药品质量问 题上报记录,其中涉及口服药品共 655 批次,按年份、企业类型、剂型、问题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口服制剂在 上报的药品质量问题记录中总体呈逐年上涨趋势;问题药品生产厂家以国内企业居多,医院自制制剂质量问题较为突 出;药品剂型以片剂、合剂、胶囊为主;上报药品质量问题主要为包装破损及药品污染。结论 医疗机构应完善其药 品质量管理体系;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应具备甄别质量问题药品的意识;医务人员应注重医患沟通,收集患者对药品质 量的反馈;药品生产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药品包装及物流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