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1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10-31
  

  • 全选
    |
    未来药物
  • 郭小家,代青松,赵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narigivir是美国Spring Bank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小分子二核苷酸类口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作为一种视黄酸诱导蛋白(RIG-I)激动剂,该药可通过激活先天免疫,发挥肝脏选择性免疫调节活性和直接抗病毒作用。Inarigivir抗乙肝病毒的临床试验已在多个国家开展,在已完成的临床试验中,该药耐受性良好,且无重度不良反应事件。Inarigivir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DNA和RNA水平,并实现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清除,其抗病毒作用与剂量和宿主感染病毒免疫状态有关。该药有望成为提高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石。笔者就inarigivir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试验情况作简要概述。
  • 最新药物
  • 王琪,方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ituximab-abbs是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个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目前该药已相继在韩国、欧洲、美国以及加拿大上市,主要用于治疗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肉芽肿性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尽管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在结构及临床特性上均高度相似,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问题仍需予以重视。为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该药的理解,本文针对其药理机制、药动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专题报道
  • 杨杰孚,李莹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10月新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分类、诊断标准、预防、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容量负荷过重/淤血在心衰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无症状的血流动力学淤血如不断发展,可成为有症状的临床淤血,是导致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本文围绕2018年指南对心衰的容量管理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容量状态和淤血的评估、评估时机,液体和钠的摄入管理,药物治疗以及血液超滤治疗。药物治疗中重点阐述了利尿剂,包括传统利尿剂以及新型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 朱文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恶化或慢性肾病对预后有严重影响。充血和灌注不足均可导致肾髓质血流紊乱,是心力衰竭肾损伤的主要原因。袢利尿剂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但可引起肾功能下降的不良反应和利尿剂抵抗。 托伐普坦是一种新型的排自由水利尿剂,其作用机制与以往的排钠袢利尿剂完全不同;托伐普坦还能消除肾脏充血,改善髓质血流量,故对于心肾综合征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临床应用中托伐普坦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引起电解质紊乱,不降低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无禁忌,而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晚期肾病患者,托伐普坦仍然有效。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好的治疗策略是加服托伐普坦以及减少袢利尿剂剂量。
  • 阴大伟,崔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容量管理仍是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缓解急性充血症状的主要治疗手段。精氨酸血管加压素2型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作为新型利尿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对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相关临床试验、适用人群、启动治疗的时机和剂量、安全性和治疗反应性等问题进行了回顾,旨在推动托伐普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合理应用。
  • 柳鑫,章小燕,黎月玲,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2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能够调节机体体液与电解质平衡。AVP分泌紊乱能引起低钠血症。目前发现的AVP受体包括V1a、V1b与V2 3种亚型。普坦类药物在结构上属于活性非肽类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其中,V1a受体拮抗剂(relcovaptan)在治疗雷诺病与解痉方面有初步的效果,对V1b受体有选择性拮抗作用的SSR-149415对治疗精神疾病有一定疗效,V2受体拮抗剂(mozavaptan、lixivaptan、satavaptan与tolvaptan)与利尿剂作用原理不同,在不影响电解质排泄的前提下,通过诱导低渗性利尿,改善低钠血症,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院内死亡率。V1a/V2非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conivaptan)作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静脉输液用于治疗低钠血症。本文通过探讨AVP受体拮抗剂治疗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综述
  • 张海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心外科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液体管理应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保护重要脏器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液体平衡、凝血功能等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实现长期生存获益的治疗目标。心外科患者临床特征复杂,往往合并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异常,加之体外心肺循环等医疗操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具有不同于其他手术类型患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人血白蛋白以其独特的临床优势,在心外科的液体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人血白蛋白在心外科围手术期综合管理中的合理应用进行阐述,并基于循证对其临床优势进行综述。
  • 论著
  • 肖诗柔,张任飞,冯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3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医院外科ICU 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6 h及72 h后的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 治疗6 h后常规组LVEF值及CI高于强化组(P<0.05),强化组治疗72 h时血清CK-MB、cTn-I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LVEF值及CI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急性期时(6 h)胰岛素的常规治疗能带来较好的心脏功能结果,而在后续治疗期(72 h),胰岛素强化组在达到目标血糖控制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及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 乔凌亚,边际,贾强,王世波,徐小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科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行CAS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1)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1、3、5和7 d的 Scr、BUN、Ccr、β2-MG、ALB、hs-CRP指标变化,对比剂肾病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Scr、BUN、Ccr、β2-MG、ALB、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5和7 d的 Scr、BUN、β2-MG、ALB、hs-CRP高于术前,Ccr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3、5和7 d的Scr、BUN高于术前(P<0.05),术后1、3、5和7 d Ccr、β2-MG、ALB、hs-CR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和7 d Scr、BUN、β2-MG、ALB、hs-CRP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减轻脑卒中患者CAS术后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伤,对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好。
  • 魏丽艳,刘畅,卞婧,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4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资料,统计感染组织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5种,10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64株(58.72%),排名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和粪肠球菌(6株)。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G-)45株(41.28%),排名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和大肠埃希菌(6株)。多重耐药菌排名前5位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8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3株)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2株)。混合菌感染率为14.89%,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3.2±3.6)d,联合用药率为25.53%,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率为76.60%,其与细菌培养结果吻合率为69.44%。结论 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致病菌种类多样,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占比最高的2种细菌,且细菌培养多为单一细菌感染。
  • 叶盛开,陈海英,任霞,温洁,杜颖,苗新颖,李雪,张茹,于莉,张碧莹,王冰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4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脉补钙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63例OP患者,分为对照组、口服补钙组、静脉补钙组和联合补钙组。补钙疗程均超过2年。对比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疼痛、运动功能、相关生化指标、骨质疏松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改变情况、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骨折、心脑血管病、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结果 4组患者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钙治疗后,4组患者间的肝肾功异常、胆结石及肾结石、冠心病、心衰、心血管钙化、高钙血症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IM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口服补钙组的腰椎和髋部BMD均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折发病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房颤动)、LDH、感染及脑梗死的发病率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口服补钙组相比,接受静脉补钙治疗的2组患者的腰椎和髋部BMD均明显升高(P<0.01),而ALP、VAS、ODI、骨折发病率、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心律失常、LDH、感染及脑梗死的发病率均显著下降(P<0.01);静脉补钙组与联合补钙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长期口服钙剂或者静脉补钙均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其中静脉补钙的疗效更好。
  • 秦舟,吴斌,田方圆,李海霞,苏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52-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7年全国8个城市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s)高血压患者的特征和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7年《医院处方分析项目》随机抽取的处方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利用分析方法,对CCBs类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8个城市105家医院的712 19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CCBs类降血压药物的处方。北京地区患者最多,占25.28%。平均年龄(65.60±14.07)岁。患者主要于门诊购药,占86.12%。处方科室主要为内科,占78.62%。可报销药品占比79.75%。7.65%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肾病。处方数量和处方金额最大的3种药品是一致的,依次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其处方日剂量/限定日剂量(prescribed daily dose/defined daily dose,PDD/DDD)值均>1:氨氯地平(1.27±0.53)、硝苯地平(1.27±0.53)和左旋氨氯地平(1.64±0.91);合并肾病患者的PDD/DDD值高于患者平均水平:氨氯地平(1.53 vs.1.25),硝苯地平(1.64 vs.1.23),左旋氨氯地平(1.85 vs.1.63)。结论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为临床最常用的3种CCBs,其临床日剂量均高于成人常用日剂量,合并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日剂量更高。
  • 王祝荣,周金金,于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卵巢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我意愿和手术耐受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再行顺铂化疗;观察组则先行顺铂化疗,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不良反应、肿瘤控制效果、术后1年、2年生存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腹水量(721.11±162.42)mL、手术时间(126.10±15.78)min及住院时间(7.10±1.11)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P53、CA125以及Survivin指标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53、CA125、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11.11%和 8.3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缓解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94.44%,2年生存率88.89%,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卵巢癌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肿瘤控制效果显著。
  • 张明,张兆波,马丽丽,孙兴良,范文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离子通道调节剂治疗丘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丘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拉莫三嗪治疗。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对患者进行疼痛和心理情况评定,比较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 3组患者治疗后第1、2、4和6 周的NRS评分和HAMD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各时间点治疗前后NRS评分降低幅度: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头晕、嗜睡、周围性水肿,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和拉莫三嗪等治疗丘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确切,普瑞巴林在疗效上更具优势。
  • 李海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knee arthroplasty,K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青海省康乐医院KA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连组和单连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单连组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右连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啶,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右连组麻醉后10 min(T1)、术中关节置换时(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改良警觉/镇静视觉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明显低于单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连组术后12、24、48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明显高于单连组,右连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4.0%,明显低于单连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连组不良反应率为12.0%,单连组为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有效改善KA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牟明威,王泽茂,何鹏宇,王小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7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体内凝血酶生成(thrombin generation,TG)、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 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及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比较达肝素钠和利伐沙班对患者术后24 h TG的抗凝效应。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达肝素钠组(n=83)与利伐沙班组(n=83)。在术后6~8 h,2组患者分别预防性应用达肝素钠和利伐沙班,每日1次。 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24 h采集血浆样本,评估不同时期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中2组患者TG延迟时间[达肝素钠组:(5.48±2.12)min vs.(6.32±2.43)min,P<0.05;利伐沙班组:(5.39±2.20)min vs.(6.37±2.29)min,P<0.05]较术前明显降低,F 1+2[达肝素钠组:(1.20±0.51)pmol?L-1 vs.(0.77±0.29)pmol?L-1,P<0.05;利伐沙班组:(1.18±0.35)pmol?L-1 vs.(0.81±0.33)pmol?L-1,P<0.05]、TAT[达肝素钠组:(16.58±7.06)μg?L-1 vs.(4.71±2.53)μg?L-1,P<0.05;利伐沙班组:(16.71±7.59)μg?L-1 vs.(4.68±2.47)μg?L-1,P<0.05]和DD[达肝素钠组:(334.39±89.19)mg?L-1 vs.(268.82±60.57)mg?L-1,P<0.05;利伐沙班组:(327.61±73.68)mg?L-1 vs.(261.07±68.25)mg?L-1,P<0.05]较术前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达肝素钠组在术后24 h TG应答情况存在差异,个体差异较大,利伐沙班组对于TG应答无个体差异。利伐沙班水平与TG延迟时间(r=0.463,P=0.012)、TG达到峰值的时间(r=0.530,P=0.005)及TG凝血酶峰值(r=-0.598,P=0.001)显著相关。术后24 h利伐沙班组TG延迟时间[(7.29±3.0)min vs.(6.81±2.97)min,P<0.05]显著高于达肝素钠组,F 1+2[(1.06±0.40)pmol?L-1 vs.(1.32±0.62)pmol?L-1,P<0.05]以及TAT[(9.82±4.09)μg?L-1 vs.(15.25±6.03)μg?L-1,P<0.05]水平显著低于达肝素钠组,但术后24 h 2组患者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膝关节置换术中TG会升高,在术后24 h利伐沙班较达肝素钠更有效地抑制TG。
  • 卢琳,马满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7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各省市重点监控药品现状。方法 统计全国各地区政策,并介绍我国目前各省市各地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有关政策的现状,分析政策内容以及各地区重点监控药品的目录特征。结果 截至2019年4月初,全国共计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地级市公布政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公布了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仅有青海省和铜陵市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涵盖了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以及生产厂家。且神经系统用药、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类药物为监控中的重中之重。结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各医疗机构在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可发挥其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管理制度,可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和目录,评估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监管情况,进而促进重点监控药品有效监管。
  • 药物治疗管理
  • 马红艳,陈燕,王仙,蔡光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8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罕见坏死性筋膜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运用药学知识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初始抗感染方案为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后加用青霉素,在获取病原学结果后,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合细菌敏感性试验,多次调整抗感染方案,确定以多黏菌素B联合舒巴坦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患者临床症状及感染指标逐渐好转。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危重症患者展开药学服务,对少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最大程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 病例报告
  • 吴小芳,徐缓,李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85-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舒尼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抗血管增生的作用。该药对肾脏的损伤多表现为非肾病范围蛋白尿,导致肾病综合征相对少见,国内尚无舒尼替尼引起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报道。本文报道1例胃间质瘤术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伴肾功能减退,肾活检证实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对舒尼替尼所致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此类药物肾脏损伤的认识与重视。
  • 刘一,樊榕榕,刘彦国,李剑锋,黄琳,李玉珍,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0):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54岁女性因右肺下叶占位,在胸外科行胸腔镜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术后患者诉咳痰增多,予复方鲜竹沥液口服治疗。患者第3次服用复方鲜竹沥液20 min后,出现憋喘、呼吸困难、颜面部水肿、全身风团,考虑哮喘发作伴过敏性皮疹。在经及时对症处理、抗过敏治疗35 min后,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大约13 h后,患者全身皮肤红疹消退,双眼肿胀情况较前好转。复方鲜竹沥液引起哮喘发作伴过敏性皮疹虽罕见,但较为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临床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