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1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30
  

  • 全选
    |
    未来药物
  • 李宜洺,高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imodivir是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正在开发中的一种口服抗甲型流感药物,是一种非核苷类甲型流感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PB2亚基抑制剂。临床前试验研究证实,Pimodivir可以有效抑制对金刚烷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的各类甲型流感病毒,并且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奥司他韦有协同作用。Ⅰ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在健康志愿者中,Pimodivir 600 mg每日2次的剂量没有安全性问题,并且Pimodivir和奥司他韦联合用药未出现与临床相关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Ⅱ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Pimodivir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而且耐受性良好。本文就Pimodivir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等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安鹏姣,杨莉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orlatinib(Lorbrena)是辉瑞公司开发的新型口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分别于2018年9月和2018年11月在日本和美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接受其他ALK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Lorlatinib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对脑转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这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中枢神经毒性。本文以lorlatinib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
  • 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专题报道
  • 陈威宇,唐子勇,毕书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目前DKD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加强血压、血糖控制,减少蛋白尿,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终末期的肾脏替代治疗等。糖尿病肾脏疾病仍存在患病率高,缺乏有效延缓肾脏病进展手段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DK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降糖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抑制剂以及针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为DK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从DKD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出发,重点综述了DKD的药物治疗进展。
  • 解玥,宋智慧,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1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肾移植后的女性生育能力通常会恢复,但肾移植术后的妊娠期妇女出现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而有些肾移植术后用药可能会受妊娠影响需要调整剂量,甚至某些肾移植术后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增加胎儿早产、致畸等不良结局的风险。本文针对肾移植术后妊娠期妇女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以及妊娠并发症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类人群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陈威宇,毕书红,唐子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20-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肾性贫血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替代和补充铁剂2个方面,临床上存在贫血患病率高、达标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新兴的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以及针对肾性贫血发病机制新靶点的治疗手段不断用于临床,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从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出发,综述了肾性贫血的药物治疗进展。
  • 陈玮,张国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25-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作为一种抑酸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酸相关性疾病中,是目前医院最常用药物之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其安全性及其重要。其对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已经多有报道,近年来,PPIs导致的药物性肾损伤也逐渐引起临床关注,PPIs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病理表现为PPIs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而长时间应用PPIs则可由慢性间质性肾炎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肾功能衰竭。PPIs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al rephritis,AIN)的发病率及其机理尚不清楚。临床对PPIs相关急性肾损伤认识不足,可能导致漏诊及延误治疗。本文就目前资料进行综述,总结了PPIs引起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PPIs肾损伤的关注。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题报道
  • 孙铁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2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喹诺酮类药物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其在化学结构上的优化,使得这类药物与其他类抗菌药物相比,在抗菌谱、抗菌活性、耐药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不同呼吸喹诺酮药物在上述药物特点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在疗效上也有所不同。近十年来,由于病原菌耐药谱发生变化、抗感染治疗药物循证证据不断积累,国内外关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指南和共识对于临床药物的推荐和建议也不断发展更新。本文综述了呼吸喹诺酮类药物特点及国内外指南对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推荐建议以及临床疗效,以便于临床医师、药师了解呼吸喹诺酮类药物,从而在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能够优化管理,对临床工作有所助益。
  • 郭岩斐,崔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33-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而导致。我国是慢阻肺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负担国家。慢阻肺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阻肺自然病程中出现的急性事件,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加重,超越了日常状况的变化,且提示需要改变常规用药。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增加医疗负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繁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展、死亡率、医疗费用产生重大影响。感染是导致AECOPD最常见诱因,对急性加重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报告明确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目标是使本次急性加重影响最小化,并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本文依据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从GOLD治疗目标谈抗菌药物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治疗中的应用,以便优化临床对AECOPD的管理。
  • 张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盆腔炎是由女性上生殖道(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腹膜)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不孕、慢性盆腔疼痛、输卵管卵巢脓肿、异位妊娠等疾病发生有关。当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体征和症状时,可能发生诊断延迟。即使盆腔炎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其治疗方法也常常不尽如人意。基于循证证据,本综述为盆腔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置和随访提出建议。
  • 论著
  • 饶晶晶,张威,朱思源,张清,牛晓辉,赵海涛,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骨肉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伤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175例骨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累计化疗次数、保肝药种类、HD-MTX结束后0、24、48和72 h血药浓度(C0、C24、C48和C72)对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在175例患儿共455例次HD-MTX化疗中,共398例次在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87.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累计化疗次数、C24、C48和C72等因素与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伤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C24与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72及0.180。结论HD-MTX引起骨肉瘤患儿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临床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解救方案及后续治疗,减少严重肝功能损伤的发生。
  • 李芬,全勇,宋青青,张弦,徐霞,肖志容,陈智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封堵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封堵术治疗的120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8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比较2组患儿基线资料、封堵术情况、血液学指标及阿司匹林用药依从性,应用COX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至18个月时,共发生MACE 16例;随访至6个月时,患儿用药依从性从出院时的100%下降至89.17%,其中13例患儿完全停用阿司匹林;MACE组患儿出院后1、3、6个月Morisky评分显著低于无MAC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2组患儿Hb、血糖、SCr、BUN、AST、ALT、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PLT[(256.84±59.06) vs.(223.96±58.21)] × 109· L-1、LDL-C[(2.85±0.82) vs.(2.43±0.71)] mmol·L-1,明显高于无MACE组(t=2.099,2.158,P=0.038,0.0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用药依从性为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HR=0.026,P=0.000)。结论提高阿司匹林用药依从性,可降低儿童CHD封堵术后发生MACE,改善疾病预后。
  • 唐筱婉,都丽萍,左玮,孙雯娟,张波,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4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2018年版)与《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7年版)中抗栓药物的异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比较目录中抗栓药物的品种、数量、剂型、规格及相关标注的差异,对此类药物的目录特点、优劣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相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抗栓药物品种更多,抗凝血药物的调入基本符合国际趋势,但抗血小板药物的调入与调出还有待更充足的循证证据支持;剂型、规格及相关标注情况还需进一步细化。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抗栓药物目录的合理性有所提高,但部分药物的调入与调出标准以及剂型、规格的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对我国持续修订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具有指导价值。
  • 彭璐,张威,Dacheng PENG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肝X-α受体(LXRα)激动剂ATI-Ⅲ[3α,6α,24-三羟基-22-乙二胺-24,24-二(三氟甲基)-5β-胆烷]在雄性KKAy小鼠中的降糖作用。方法选择8周大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mg治疗组和20 mg治疗组,每组5只小鼠。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KKAy小鼠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的血糖浓度、膳食摄入量和体重。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费舍尔最小显著差事后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治疗2周后,20 mg治疗组[平均血糖浓度(19.15±1.30) mmol·L-1]与对照组[平均血糖浓度(34.80±1.24 )mmol·L-1]相比,小鼠的血糖水平下降了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治疗组[平均血糖浓度(26.33±4.23) mmol·L-1]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血糖水平降低了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10 mg治疗组和20 mg治疗组的小鼠平均体重分别为(33.20±0.31)g和(32.21±0.23)g,每天平均摄取食物量分别为(6.01±0.05 )g和(6.00±0.28)g ;对照组小鼠平均体重为(32.67±0.07)g,每天平均摄取食物量为(6.08±0.26)g,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I-Ⅲ可以激活LXRα从而调节小鼠的血糖代谢,降低雄性KKAy小鼠的血糖水平。ATI-Ⅲ的治疗并不影响小鼠的体重和食物的摄取量。
  • 周洁,杨爱祥,陶唯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来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2 h、治疗后24 h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值均升高(P<0.05),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A值升高幅度更加明显(P<0.05),心肌标志物(CK-MB、cTnI、NT-proBNP)、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28/32)(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性因子,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祖鑫,那万秋,陈科,方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硫化脱氢表雄酮(DHEAS)、皮质醇水平及认知功能变化,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DHEAS明显升高,HAMD、CGI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WCST评分及MoC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提高血清DHEAS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江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医疗机构制剂从2013年医保未收录后的使用情况,探讨价格因素对医疗机构制剂的影响,以及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医疗机构制剂信息管理系统,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调整价格前1年为基数,采用Excel软件对医保未收录后我院医疗机构制剂5年使用量进行统计。结果5年间,我院医疗机构制剂品种的配制与使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中药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逐年增加,其中颈痛平片、复方苍耳子片、创伤止痛乳膏等特色中药制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价格调整医保未收录后,部分中药和西药制剂被商品药替代,用量骤减,最终停产。结论继续保持现有医疗机构制剂的稳定生产并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制剂,既可满足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我院医疗机构制剂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 叶佳丹,余克富,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注射用化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以提高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由我院信息中心导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使用注射用化疗药物的患者用药医嘱,通过我院HIS系统,统计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使用的化疗方案及其剂量、溶媒、药物浓度、给药次序、给药速度及辅助化疗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使用注射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共992例,共计9744条医嘱。不合理医嘱533条(5.5%),涉及患者121例(12.2%)。涉及不合理医嘱最多的前3位药物分别为依托泊苷注射液(459条,86.1%)、注射用奈达铂(28条,5.3%)、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25条,4.7%)。不合理医嘱中出现的用药差错主要为溶媒选用不当(481条,90.2%)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25条,4.7%)。结论我院注射用化疗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张弦,王晓娟,田晶晶,朱锡玲,袁君,黄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7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为我院)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ME)报告,防止潜在ME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上报的ME报告,对ME分级、ME涉及的药品、ME涉及的高警示药品和内容、引发ME的因素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上报223例ME报告,根据错误分级,B级占67.26%,C级占17.04%,D级占11.21%,E级占2.24%,F级占2.24%,A、G、H、I级均未有报告;ME共涉及124个药品,排名前3位为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共上报42例次高警示药品ME;ME内容排名前3位为用量、给药途径及数量;引发ME的因素排名前3位为疲劳、知识欠缺及培训不足。结论我院有必要建立健全的ME报告体系,减少ME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 药物治疗管理
  • 高玲娜,种宝贵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79-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患者在入院第2天出现了肝转氨酶轻度异常,给予硫普罗宁保肝治疗后,转氨酶持续升高,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判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头孢曲松有关,硫普罗宁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替代头孢曲松,同时更换保肝药物,建议选用甘草酸制剂。医师最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康复出院。当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寻找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因素,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罗洁,束永兵,刘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2): 8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由奈氏西地西菌致泌尿道感染的病例,并通过文献检索相似病例报道,对西地西菌属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细菌耐药特点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经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西地西菌属感染者多表现为机会性感染,易感人群主要为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该菌常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亦有多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报道。在临床中必须重视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合格的中段尿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有效的目标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