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3-18
  

  • 全选
    |
    未来药物
  • 王彦明,周辛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KTR214是由美国Nektar公司开发的一种针对CD122(IL2Rβ)抗原的偏向型激动剂,其通过靶向作用于CD+8效应T细胞以刺激肿瘤杀伤T细胞的增殖,从而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NKTR214通过对首个肿瘤免疫药物aldesleukin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有效克服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并延长起效时间。NKTR214联合PD1疗法可大幅度提高PD1抗体的有效率,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NKTR214目前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被列为2019年全球最具市场潜力的在研新药之一。本文对NKTR214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以及主要临床试验信息做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过程提供参考。
  • 最新药物
  • 王钰, 董文靓, 封宇飞,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ncorafenib(商品名Braftovi)是一种新型口服BRAF激酶抑制剂。2018年6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encorafenib与binimetinib联合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encorafenib不适用于治疗野生型BRAF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ncorafenib单药或联合binimetinib治疗均疗效显著,且encorafenib联合binimetinib较单用encorafenib或单用vemurafenib,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本文就encorafenib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及安全性等信息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药物评价
  • 李海霞,田方圆,石宇,徐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吡美莫司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搜集关于吡美莫司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OLP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8月。由2名评价员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s,共1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吡美莫司的口腔疼痛缓解(SMD治疗=0.30,95%CI:-0.01~0.61),P=0.05;SMD随访=0.33,95%CI:-0.06~0.71,P=0.10)、口腔健康影响概况(MD治疗=0.09,95%CI:-0.70~0.88,P=0.83;MD随访=0.25,95%CI:-0.49~0.98,P=0.51)、病损面积改善情况(SMD治疗=-0.05,95%CI:-0.36~0.25,P=0.73;SMD随访=0.49,95%CI:-0.52~1.49,P=0.34)和烧灼感发生率(RR=2.60,95%CI:0.67~10.12,P=0.17),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吡美莫司在改善OLP所致的疼痛、口腔健康影响概况、病损面积以及烧灼感发生率方面与糖皮质激素相当。鉴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更多高质量和多中心的研究进行验证。
  • 全科医学
  • 马力,王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16-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科医师接诊胸痛患者时需从症状和体征入手,首先需排除致命性胸痛,然后根据胸痛的特征展开相关辅助检查,注意识别引起胸痛的心理因素,进而明确胸痛的病因、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根据病情制定诊疗和干预计划,必要时初步处理后及时恰当转诊。
  • 金锐,柳鑫,马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20-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用药比较复杂,合并症多导致用药多而复杂,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导致在管理中存在依从性等问题。在临床管理中需注意掌握不同药物的应用指征、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合并症管理、药物疗效监测等,在遵循指南和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做好药物优化。
  • 综述
  • 谈志远,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算法等工具,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相关技术和系统,目前已在许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本文对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与上报领域中AI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NKI、万方、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将AI技术应用于ADR的实践(研究)。发现ADR监测与上报领域中AI应用涉及ADR的辅助诊断、信号预测、ADR提取和ADR报告偏倚分析等,且AI技术优于传统的人工手段或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但多为方法学开发和验证,有待于更多的证据证明其应用效能。
  • 韩姗姗,赵翠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2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活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对心力衰竭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的不断认识和研究,临床工作者们越来越注重神经激素的调节及抑制心室重构对HF的作用,并发现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的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具有利尿、扩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心室重构等作用,因其分泌量难以满足机体需要,故不能充分纠正心力衰竭。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形成的外源性BNP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发现其在多种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均发挥着令人满意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 王安妮,冯欣,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兆流产可由母体疾患、胚胎因素、孕期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导致,目前的治疗措施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后者包含药物治疗和辅助措施。在先兆流产的药物治疗中,可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明确病因,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药物治疗。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先兆流产的药物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内容包含对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黄体功能不全和维生素缺乏等病症进行治疗,并着重对孕激素补充的相关推荐进行综述。
  • 论著
  • 杨平,张现化,翟所迪,杨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3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各国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面的研究概况。方法以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资源,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2日研究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检索到的文献在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分布、年发文量、引文数和高被引文献的情况。结果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得到662条结果;发文量呈递增趋势;美国占总发文量的1/3,其次是日本、法国等国家,文献的平均引用次数17.92次。结论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是临床用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美国在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较深入。
  • 胡帮芹,杨忆,赵洪琼,余娴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enumonia,CRKP)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查找与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治疗CRKP BSI相关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和多黏菌素单药治疗相比,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9,95%CI:0.47~1.68,P=0.72);多黏菌素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OR=2.74,95%CI:1.54~4.87,P<0.01)。替加环素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OR=2.14,95%CI:1.37~3.34,P<0.01)。对产KPC酶亚组分析结果与总的结果一致。结论以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较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单药治疗CRKP BSI具有生存优势;上述2药单药治疗疗效相当。
  • 龙升华,柯正华,柯金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多黏菌素E三联药物方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多黏菌素E三联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痰培养,观察其病原菌清除率、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从314例痰培养中培养出8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6.05%,远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白细胞恢复正常、体温降低、肺啰音消失以及胸片阴影消退方面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征症状改善更为明显。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在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体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WBC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3%,对照组为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替加环素、多黏菌素E三药联用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能够提高鲍曼不动杆菌的细菌清除率,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 米秀芳,尹雨桐,顾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5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钙和维生素D预防肾病综合征儿童糖皮质激素所致骨量丢失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搜索关于钙和维生素D预防肾病综合征儿童糖皮质激素所致骨量丢失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8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3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钙和维生素D作为干预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值显著增加,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39,95%CI:0.11~0.67,P=0.006)。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期,预防性使用钙和维生素D可显著增加患者的BMD,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推荐用于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期间糖皮质激素所致骨量丢失的预防。
  • 周虹,苏晔,赵曼曼,韩凤昭,肖怀玉,李振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5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联体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用药结构特点及上下级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上的衔接性,为基本药物制度和分级诊疗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比对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3家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并计算各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在所有心血管系统药物中的用量占比及用药金额占比。结果二、三级及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的品种分别为36个(75.00%)、35个(72.92%)和25个(52.08%),品规分别为43个(39.45%)、46个(42.20%)和33个(30.28%),其中口服类心血管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机构的配备相似。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基本药物使用量占比及使用金额占比略高于二级及三级医疗机构,但差异不明显。结论我院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心血管系统用药有较好的衔接性,建议通过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有效的使用激励和考核机制等调动医疗机构的主动性,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 李全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5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的联用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联用药物与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住院患者64例,并随机选择未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同期住院患者300例和皮试阳性患者150例作为平行对照组,对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联用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6%;使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药物在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中占比75.00%,在未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中占比19.67%,在皮试阳性的患者中占比8.67%。结论联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的药品可能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相关,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 强巴卓嘎,泽碧,白玛央宗,杜小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西藏某三甲医院2015—2017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基本药物在该院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品信息查询程序,对该院2015—2017年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和比例,以及各类基本药物销售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类别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糖尿病用药等。2015—2017年该院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数分别为290、276和313种,配备率分别为55.769%、53.077%和60.192%,占该院药品品种数的35.714%、33.618%和32.913%。在用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分别为2412.751万元、2853.594万元和3481.320万元,分别占全院当年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4.043%、16.151%和20.725%。结论西藏某三甲医院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类别与高原地区特有的环境、气候及疾病谱相符,品种选择基本合理。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医院应进一步落实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管理制度。
  • 药物与临床
  • 聂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6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alazoparib是一种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用于存在生殖系BRCA突变(gBRCAm)、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治疗。Talazoparib是目前报道中发现的最强PARP抑制剂,业界对其非常看好,其在卵巢癌等其他适应证方面的研究也值得期待。笔者就talazoparib的基本性质、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试验及应用等研发动态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 药物治疗管理
  • 宋再伟,谈志远,刘维,李幼平,杜冠华,张相林,翟所迪,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用药面临着较高的用药风险,用药前评估与个体化用药等方面亟待规范。国内外尚无大剂量甲氨蝶呤用药指南可供参考,亟需制订一部循证用药指南对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用药进行规范和指导。基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剂量甲氨蝶呤现行的循证药学实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等机构与单位共同构建了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用药指南项目组,并撰写了指南制订方案。该指南由临床药师主导建立、多学科广泛参与,严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制订步骤,并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最新指南定义、GRADE工具、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及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条目标准,最终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完成制订。该指南将是一部高质量、临床实用性强的指南,最终规范大剂量甲氨蝶呤临床用药,有效指导循证药学实践。
  • 彭晶蕊,许晓菲,彭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76-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治疗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寻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患者重症药疹得到良好救治。
  • 郑滑,付海尔,翟留群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79-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在过敏性紫癜继发紫癜性肾炎患儿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参与患儿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在抗感染药、激素的应用方面给出建议,评估治疗效果,并对患儿提供全面的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以从药学的角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参考,协助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 病例报告
  • 张路,赵笛辰,邹羽真,段明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8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39岁男性因下肢感觉减退1年余,腹胀6月入院。结合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λ)、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等检查,多发周围神经病变、肝脾肿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皮肤改变、多浆膜腔积液等临床表现,确诊为POEMS综合征,予以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痰培养回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方案为替加环素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使用替加环素第10天,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Fbg)明显减低,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显著延长,停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迅速恢复正常。提示出现替加环素相关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李佳乐,赵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85-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例行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方案调整情况,结合最新国际相关临床使用指南和治疗进展,总结、分析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及术后抗栓治疗的选择。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手术适合高危房颤患者,既可以改善房颤症状,又能减少卒中和出血风险。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术前一般需停药24 h以上,术中使用肝素,术后6 h以上即可恢复抗凝。使用华法林患者术前一般需停药3 d以上,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手术后抗凝6周可进行超声评估,内皮化完全后停止抗凝,之后使用双抗6个月,阿司匹林终身服用。患者在使用抗凝、双抗期间,如果出现出血事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停用抗栓药物。医生和药师需权衡患者病情及出血风险决定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药事管理
  • 刘维,陈恳,胡凯,田磊,克晓燕,杨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2):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相对滞后于美国,临床药学学位、培养方式仍在逐渐完善过程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2008年开始,成为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的高级临床药学实践带教基地,通过加强与美国大学药学院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2016年,该基地设置了血液肿瘤专科临床药学高级实践带教基地,建立并探索适合我国临床药学教学特点的培养模式。本文将从基地的建立、大纲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探索、实践安排与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作介绍,以期为提高我国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