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1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31
  

  • 全选
    |
    未来药物
  • 倪杰,樊士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Q203是由韩国Qurient公司研发的一种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氧化呼吸链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目前Q203的2项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表明,Q203具有出色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不仅能够抑制药物敏感性结核菌,而且能有效抑制多株耐药菌。此外,Q203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较低,有利于多种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本文对了Q203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最新药物
  • 吴岳桐,陈茜,曹国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ogamulizumab是一种定向作用于CC趋化因子受体4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1次预先全身治疗后的复发性或难治性蕈样肉芽肿或Sézary综合征的成年患者。与伏立诺他相比,本品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本品于2018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在美国上市。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药物评价
  • 倪冰玉,魏国旭,朱贺,韩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100 u?mL-1)在接受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短期成本-效用。方法 应用短期成本-效用DOSE模型,基于中国基础胰岛素临床观察性登记研究中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对比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短期(1年)的健康结果和经济成本差异。结果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胰岛素治疗使每人每年增加0.02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直接医疗成本总费用每人每年节省984.36元、治疗药费节省812.12元、严重低血糖治疗费用降低87.52元、自我血糖监测费用降低84.64元。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 在中国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胰岛素是成本更低、效用更高的优势方案。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题报道
  • 聂鲁,刘连奇,周辛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该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结核、抗疟疾、抗病毒等多种活性,一直是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一大热点。然而,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也在快速增长。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药动学、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方面信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张玄,李燕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呼吸系统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目前脓毒症发生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喹诺酮类药物对呼吸系统感染中大部分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同时因其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进行阐述,分述其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作一概述。
  • 陈辉,尹凯,张琮,杜伟力,胡骁骅,沈余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在慢性骨感染口服序贯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诊断为葡萄球菌属致病的慢性骨感染患者中选择适合的病例,在清创术后抗感染治疗中使用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进行单药口服序贯治疗,通过随访骨感染的复发来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共有10例诊断为慢性骨感染的患者入选,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5.40±11.61)岁(32~68岁),感染部位胫骨5例,踝关节3例,足部2例;10例均术中采样微生物鉴定结果为葡萄球菌属;10例患者均经过清创手术,术后均经过7~14 d的静脉抗感染治疗,后续序贯治疗中均口服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平均(23.40±8.34)d(9~30 d)。平均随访(6.40±3.37)个月(2~14个月),10例患者骨感染均未复发,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在葡萄球菌属致慢性骨感染口服序贯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艳勋,夏国光,程洋,戴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27-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结核的鉴别诊断、避免结核病诊断延迟的作用,旨在提高广大呼吸科医师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半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收治的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口服苹果酸奈诺沙星,14例患者完全热退,咳嗽、咳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患者经查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3 d后诊断为肺结核,转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如怀疑为肺结核时,建议避免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无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高莹,赵弘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1例肺脓肿患者临床特点和感染病原体的全面分析,合理选择抗菌治疗策略(降阶梯治疗),选择合适的后续抗菌药物(苹果酸奈诺沙星),边治疗边观察。最终,肺脓肿患者病情控制良好,病灶明显吸收好转,避免转为慢性肺脓肿,且经济代价小。提示奈诺沙星可能是治疗肺脓肿较为理想的一种新型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 贾王平,郭代红,杨鸿溢,刘思源,寇炜,庞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3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s/adverse drug events,ADR/ADE)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挖掘其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风险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取解放军ADR数据库中FQN相关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ADR/ADE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不同数据挖掘方法,获取FQN相关DILI的风险信号。结果 研究共纳入2008—2018年期间FQN相关的有效ADR报告11 962例,男女比例为1.05∶1,引发ADR/ADE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药品品种和转归情况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分布一致。莫西沙星涉及的DILI报告最多,且在4种信号挖掘方法中均生成阳性信号。结论 FQN相关ADR/ADE的发生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莫西沙星与DILI的发生高度相关,在临床应用中,应针对性强化警戒意识并予以防范。
  • 指南解读
  • 周鹏翔,周薇,王晓玲,张相林,徐保平,童笑梅,申昆玲,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科阿奇霉素注射使用的快速建议指南》共形成了4个部分18条推荐意见。适应证方面:注射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细菌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的使用推荐;用法用量方面:注射用AZM的使用时机、配置浓度和输注时间、序贯疗程以及分年龄段剂量推荐;不良反应及护理方面:发生胃肠道、心律失常、输注部位疼痛或静脉炎以及急性严重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特殊人群用药方面:对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和肥胖患儿的使用推荐。本文对指南形成的推荐意见进行总结和解读,以期为我国儿科医务工作者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AZM提供证据参考和指导。
  • 综述
  • 马丽媛,卢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疾病。目前,手术为首选治疗。但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发生转移及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药物治疗和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米托坦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引起线粒体相关膜功能障碍及内质网应激等途径抑制ACC细胞的增殖,通过抑制多种类固醇激素合成酶的功能和表达而抑制ACC细胞的分泌功能,为多个指南和共识所推荐的首选辅助治疗药物。对于晚期ACC患者,米托坦还可联合使用依托泊苷、多柔比星和顺铂等治疗方案。使用米托坦期间需要维持血药浓度在14~20 mg?L-1之间,监测相关的不良反应,警惕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论著
  • 李婷,杨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北京市某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分级诊疗的情况,分析疾病在基层的诊治现状,探讨促进北京市COPD分级诊疗的政策建议。方法 对北京某医联体下属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COPD的诊治科室、药品配备、信息连通、医联体协作等情况,同时对参与COPD分级诊疗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相关观点和动机,及面临的问题和阻碍。结果 COPD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诊疗能力、筛查仪器及药品的配备,但COPD的认知度低,全科医师COPD诊疗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基层疾病配套管理政策不完善,电子病历在医联体机构间不连通,基层疾病管理也缺乏长效激励机制。结论 该医联体已具备在基层推进COPD分级诊疗的资源条件,但在政策配套、运转系统以及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着阻碍。
  • 刘佳,王灿敏,王钧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培美曲塞因其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停止的不良事件,并分析与其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7例接受培美曲塞(pemetrexed,P)并伴有或不伴有贝伐单抗(bevacizumab,B)和(或)卡铂(carboplatin,C)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方案包括:P、PB、CP或CPB。停药的患者分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组和疾病进展组。结果 与疾病进展组相比,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组中Ⅱ/Ⅲ级恶心、应用P或PB出现乏力、应用CP或CPB出现皮疹的频率较高。多元统计分析显示Ⅱ/Ⅲ级的恶心(OR=9.94,95%CI:1.46~67.37;P=0.01),接受过P或PB治疗出现乏力(OR=10.62,95%CI:1.60~70.20;P=0.01),接受过CP或CPB治疗出现皮疹(OR=6.12,95%CI:1.34~27.88;P=0.01)是化疗终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后每日服用地塞米松的剂量小于4 mg与接受过P或PB治疗后恶心发生相关(OR=11.08,95%CI:1.02~119.95;P=0.04)。
  • 张振华,侯俊,赖建铭,苏改秀,周志轩,张翠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难治性HSP患儿。详细记录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应用槐杞黄颗粒前后的皮疹临床症状,全身及关节查体等体征,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共入组40例患儿,入组年龄(8.5±2.1)岁。女童15例,男童25例。应用槐杞黄颗粒前患HSP病程(45.5±19.2)d。40例患儿应用槐杞黄颗粒前,均有皮疹。应用槐杞黄颗粒2周后,50.0%病例皮疹消失。应用槐杞黄颗粒8周后,90.0%病例皮疹消失。40例患儿中,16例存在血尿。应用槐杞黄颗粒4周后,50.0%病例血尿消失。应用槐杞黄颗粒8周后,81.25%病例血尿消失。40例患儿中,15例存在尿蛋白。应用槐杞黄颗粒2周后,2例尿蛋白消失。应用槐杞黄颗粒4周后,33.33%病例尿蛋白消失。应用槐杞黄颗粒8周后,66.67%病例尿蛋白消失。结论 槐杞黄颗粒对难治性HSP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孙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6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用于痤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1例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及罗红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6周后观察2组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GAGS评分的下降,皮损数量的减少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系统用药引发的一些不良反应。
  • 徐娟,邱春娟>,宫雯雯,李欣,张予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受体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在新诊断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诊断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BG、HbA1c、BMI、2hPG、SBP、DBP、TC、TG、LDL-C、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4.057、t=-5.398、t=-4.245、t=-2.166、t=-2.502、t=-2.631、t=-2.260、t=-2.350、t=-2.131、t=-2.298、t=-2.217、t=-2.179,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4,P=0.54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例)、轻度泌尿系感染(1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新诊断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BMI、血压和血脂,并改善患者部分炎症指标。
  • 高宏宇,王晔,张莉,张国英,刘秋菊,陈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小鼠肾脏病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LA2R、TNF-α等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20只)和沙利度胺组(20只),建立MN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肾脏形态学、血清中TNF-α变化情况、肾组织VEGF、PLA2R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第8周时,正常组肾组织未见病理改变,模型组肾小球增大,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沙利度胺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第8周时,正常组PLA2R及VEGF表达明显低于其他2组,沙利度胺组PLA2R及VEGF表达低于模型组,正常组血清中TNF-α水平低于其他2组,沙利度胺组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沙利度胺可下调MN小鼠肾组织VEGF、PLA2R的表达,对其肾脏有保护作用,并可减少血液中TNF-α量,达到缓解MN病情进展的效果。
  • 李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硝唑棒治疗牙周病行种植牙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牙齿松动度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行种植牙手术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在种植牙手术前给予甲硝唑棒治疗,对照组在种植牙手术前给予碘甘油药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6个月牙周炎的复发情况及术前、术后1周GI、PD、牙齿松动度、SBI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77.97%)(χ2=7.230,P=0.007);2组患者治疗前GI、PD、牙齿松动度、SBI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GI、PD、牙齿松动度、SBI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GI、PD、牙齿松动度、SBI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752);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牙周炎的复发率(3.39%)低于对照组(1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47)。结论 在牙周病行种植牙手术患者中应用甲硝唑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牙齿松动度、GI、PD等相关临床症状,降低牙周炎复发率。
  • 朱晓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依替米星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北京水利医院2018年1—10月门急诊依替米星处方进行专项点评,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依替米星处方共计729张,其中不合理处方508张,处方不合格率69.68%。主要是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老年患者用药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 依替米星的使用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建议医院加强对依替米星临床用药的监督以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
  • 药物治疗管理
  • 陆红柳,陈頔,车宁,朱翊,李铮,李鸿升,张亚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8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华法林长期抗凝患者引起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异常升高的影响因素,总结临床药师对该类患者的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了4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救治过程。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了详细分析,协助医师和患者寻找INR异常升高的原因,为患者基因检测服务和结果解读,对华法林长期抗凝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4例患者中2例长期使用华法林INR稳定,分别因最近加用中药和病情变化致使INR异常升高;2例在开始加用华法林时INR突然升高,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应该使用更低剂量的华法林治疗。结论 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开始治疗时出现INR异常升高,多为患者基因型影响,应该根据基因型等影响因素调整为更低剂量的华法林;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INR异常与合并用药有关,去除影响因素可以使INR恢复。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在加用其他药物过程中,需要谨慎监护。
  • 王金明,洪伟勇,申慧玲,方芳,陈敏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患者因发热口服布洛芬颗粒2袋及感冒胶囊2粒,2 d后皮肤巩膜黄染,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后好转。后因发热再次口服布洛芬混悬液20 mL导致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入院,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腺苷蛋氨酸等保肝、退黄,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浆、人工肝等治疗,15 d后肝功能好转出院。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分析总结了布洛芬致SALF的原因,协助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了全面的药学监护,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 药物与临床
  • 郑丽,张亚同,车宁,朱翊,李铮,李鸿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7):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且流感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2018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加速批准新型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baloxavir marboxil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有流感症状且不超过48 h的急性单纯型流感患者。临床研究显示,baloxavir marboxil对流感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安全性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