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1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30
  

  • 全选
    |
    未来药物
  • 苏铮,刘连奇,李微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当下常见且难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高度异质性和易产生耐药,所以需要不断开发新结构、新机制的治疗药物。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XPO1)是核质转运的重要转运受体,其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现已成为抗肿瘤药研发的全新靶标。第一代XPO1抑制剂selinexor近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但存在毒性较大等问题,而由Karyopharm制药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口服XPO1抑制剂eltanexor,在临床及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不易穿透血脑屏障,毒性低和耐受性强等优势,本文就其靶标特点、作用机制、基本信息和临床前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张舒,王其琼,胡咏川,刘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性JAK抑制剂巴瑞替尼是一种新上市的靶向合成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具有抑制JAK-1和JAK-2的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将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
  • 风湿免疫疾病的药物治疗专题报道
  • 李胜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较完整的达标治疗的基本理念形成于2010年。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完成达标治疗最关键的步骤。目标的科学性及其易评估性非常重要。达到疾病缓解或维持低疾病活动度(low disease activity,LDA)已成为目前大多数风湿病学者和临床医师认同的RA治疗的目标。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联合制定了RA的临床缓解标准,即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评估均<1、简化的疾病活动指数(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3.3。低疾病活动度有不同的标准,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以28个关节评估的疾病活动性评分(28-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SDAI和临床疾病活动性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等评估体系均能用以评估疾病活动性,每个评估系统的严格与否取决于各自的节点值,什么样的节点值更适合于RA治疗的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有赖于更多的研究提供支持。
  • 王钰莹,高辉,段京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致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新的、潜在的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本文重点介绍了RA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
  • 王大立,刘世博,冯元春,李静,张彤,万利,高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etor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临床特点及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使用激素联合CTX治疗的RPF患者。结果 7例RPF患者年龄29~63岁,平均51.0岁;男女比5∶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痛、腹痛、少尿、下肢水肿等。6例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肾积水(85.7%)。7例患者血液样本检查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5例(71.4%),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6例(85.7%),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升高2例(28.6%)。其中有5例患者接受了病理活检,组织中的IgG4表达量高低不一:高倍视野下,2例表达量<10或不表达(40.0%),2例表达量为10~30(40.0%),1例表达量>30(20.0%)。7例患者接受CTX及激素联合治疗后,6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8(4~13)个月。治疗后ESR、CRP、血IgG4指标均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6例患者具有完整的治疗前后腹部CT资料,对比发现腹膜后纤维化肿块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P<0.05)。结论 采用激素联合CTX的治疗方案,可取得确切疗效,改善预后,且耐受良好。
  • 赵方,章丽娜,王钰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23-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难治性皮肌炎患者使用环磷酰胺引起急性Ⅳ度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发展和药物治疗过程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环磷酰胺造成肝损伤的类型、不良反应转归、作用机制和处理方法。提示在使用环磷酰胺的过程时应了解患者的肝病史、注意联合用药的肝毒性、药品累计剂量和用药监护。
  • 综述
  • 邢加彰,程月鹃,白春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2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多数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细胞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生长抑素类似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不仅应用于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也用于肿瘤的治疗,包括分泌症状控制和抑制肿瘤增殖。目前被批准用于神经内分泌瘤治疗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包括奥曲肽和兰瑞肽,尽管新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与生长抑素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尚无证据显示其优于第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本文对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赵彬,朱琳,张凡,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32-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评估肠外营养液(parenteral nutrition,PN)均匀性的方法,并确定人工配制PN的最小按压次数。方法 采用基于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方法,对PN的均匀性进行评估。将肠外营养输液袋划分为9个部分,每部分与注射器相连。模拟肠外营养配制,在按压后测量各部分渗透压摩尔浓度,共按压70次。通过渗透压摩尔浓度曲线及变异系数曲线确定人工混合配制PN的最小按压次数。结果 渗透压摩尔浓度曲线在按压30~40次后出现汇集,按压36次后的变异系数<1%,按压48次后的变异系数<0.5%。结论 采用渗透压摩尔浓度法可用于评估PN的均匀性;人工混合配制PN的按压次数应不少于36次。
  • 姜悦,王晨,李子孝,杨晓萌,潘岳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35-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tue ischemic stroke,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差异,以期探讨改善药物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全国219家医疗机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25 018例,在发病后3、6及12个月对患者药物依从性及预后进行随访。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药物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16 489例AIS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经多因素分析,二级医院就诊的卒中患者6个月药物总体依从性优于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校正OR为1.185(95%CI:1.030~1.363),3个月和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级医院在维持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刘莉,周祎,甘昭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40-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维生素C对肺结核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招募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2HRZE/4HR);观察组采用2HRZE/4HR+维生素C治疗方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菌转阴、血常规、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恢复、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n=66)治疗后痰菌转阴率(97.0%)、病灶缩小率(89.4%)和空洞闭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n=68,86.8%、75.0%和67.6%,P<0.05)。观察组结核症状消失时间[(10.7±1.3)d]、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13.5±1.4)d]显著短于对照组[(7.6±1.2)d和(10.1±1.3)d,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3%)和肝损伤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5.6%和35.3%,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3.2%,P<0.05)。结论 维生素C辅助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和药物肝损伤,降低复发率。
  • 熊平安,罗晓宇,杨柳,鲁颖,黄润强,张志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45-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长方案中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应用对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follicular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行IVF/ICSI-E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超长方案中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比较2组患者降调节30 d后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时间、早发性LH峰形成率、醋酸西曲瑞克添加率、Gn天数、Gn总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调节30 d后E2和F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n启动时间、早发性LH峰形成率及醋酸西曲瑞克添加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降调节30 d后LH水平、Gn天数、Gn总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超长方案中亮丙瑞林用于行IVF/ICSI-ET助孕患者可有效改善降调节效果,提高胚胎种植率,价值优于曲普瑞林。
  • 邱壮光,徐志新,韦雪梅,唐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4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4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夜、第2夜的睡眠效率、睡眠觉醒指数、主观睡眠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镇静评分量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及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夜及术后第2夜的N2、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指标水平,而N1和觉醒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手术后3 d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可抑制患者的疼痛感觉,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其镇痛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尹雨桐,米秀芳,顾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保肝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致肝损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初治使用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AI)方案化疗的初诊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化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根据使用保肝药的数量,分为4组(对照组,1组,2组,3组),比较各组肝损伤发生率。根据使用保肝药的品种,将每组分为若干个亚组,比较各亚组肝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1组、2组、3组比较,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以及用药种类与肝损伤的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并未减少接受AI方案化疗的初治AML患者肝损伤的发生。
  • 王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曲普瑞林联合克龄蒙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术后安全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腹腔镜EMS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曲-克组和单曲组。单曲组给予曲普瑞林治疗,曲-克组在单曲组基础上联合克龄蒙反加疗法。结果 治疗后曲-克组和单曲组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克组治疗后FSH、E2、LH水平高于单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克组和单曲组治疗3、6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得分[(2.32±0.62)、(1.52±0.51)分和(3.57±0.74)、(2.65±0.6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5.70±0.84)和(5.67±0.85)分],曲-克组治疗3、6个月后VAS得分明显低于单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明显低于单曲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联合克龄蒙反加疗法可有效提高腹腔镜EMS术后患者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疗效,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 宁泽,陈睿,陈柯宏,杨永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单用替吉奥与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晚期胃癌伴肝转移规范一线化疗失败后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行单用替吉奥和阿帕替尼进行二线治疗;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ORR和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PFS和O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和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和P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级腹泻、皮肤过敏及口腔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Ⅰ~Ⅱ级手足综合征和血压异常升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替吉奥相比,阿帕替尼单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降低MMP-9和VEGF水平,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并有助于避免腹泻、皮肤过敏及口腔炎发生,但也可能导致手足综合征和血压异常升高。
  • 郑婷婷,刘莹,张威,涂芳,王智超,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的因素,为临床优选个体化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止吐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北京积水潭医院468例骨科术后患者,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吸烟史、晕动病史、术后恶心呕吐(post 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史、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以及静脉镇痛泵使用情况11个因素对PONV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晕动病史、PONV史、手术部位以及静脉镇痛泵使用情况与PONV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9,95%CI:1.37~4.53)、有PONV史(OR=4.44,95%CI:1.82~10.82)、有晕动病史(OR=2.05,95%CI:1.22~3.43)和使用静脉镇痛泵(OR=2.24,95%CI:1.14~4.41)是PONV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在选择患者PCIA止吐方案及评估PONV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性别、PONV史、晕动病史和静脉镇痛泵使用情况。
  • 朱志翔,王燕婷,杨珺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医药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了解肿瘤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为今后优化临床药学服务、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在线问卷的方式,对参与2次全国性药学会议的肿瘤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收到有效答卷169份,肿瘤临床药师整体队伍年轻、学历较高;肿瘤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用药咨询和用药教育方面参与较多,对在诊、治疗药物监测等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参与较少。肿瘤临床药师面临的最大困难依次是专业知识不足、政策缺失、认可度低、无法专职。结论 建议完善药学教育体系,药师主动提升临床基本知识水平,丰富药学服务模式;职能部门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推进临床药学的发展。
  • 王丽君,王硕,刘慧,孙娜,冯宇,战寒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临床药师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审核布氏菌病患者的用药医嘱,为建立医嘱审核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7—12月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2018年1—6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依据提前设计的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模板,开展医嘱审核和干预,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医嘱749条,男性49例(83.1%),女10例(16.9%),年龄17月~71岁,平均年龄(50.0±15.6)岁,平均住院(16.5±9.4)d。对照组患者50例,医嘱653条,男性43例(86.0%),女7例(14.0%),年龄31月~71岁,平均年龄(51.4±12.9)岁;平均住院(16.7±11.0)d,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医嘱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联合用药模板,主要包括奥美拉唑、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咪达唑仑、酒石酸美托洛尔、地西泮和氟康唑7种药物。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相互作用医嘱32条,干预率4.30%(32/749),医师接受了23条临床药师建议,接受率71.88%;对照组存在相互作用却没有干预的医嘱35条,漏审率5.40%(35/653)。结论 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进行审核医嘱,可显著提高医嘱审核的准确性,减少漏审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王志慧,张艳华,丁奕,李雪梅,杨朔,任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错误,制定干预措施,进而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与2018年发生用药错误时间分布和错误类型,分析常出现的操作失误及高频出错规律。结果 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医嘱80 215条,发生用药错误227例,错误发生率0.28%。错误类型包括调配错误、提交错误、配送错误,调配错误发生的次数最多,共计114例,占50.22%。2018年共调配医嘱101 548条,发生用药错误147例,错误发生率0.14%,较2017年错误发生率下降了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用药错误事件的回溯性分析,可有的放矢地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 李默,石秀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用药咨询记录,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电话干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和整理北京安贞医院2015—2017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医护人员致电咨询的用药相关资料,按药物类别、咨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用药咨询共552例,咨询类型按数量排序依次为药物用法用量(42.0%)、全肠外营养相关问题(29.0%)、药物配伍禁忌(22.1%)、其他问题(3.1%)、询问库存情况(2.4%)和药物不良反应(1.4%)。对用药咨询品种分布进行统计,咨询数量最高为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34.3%)和抗菌药物(26.8%)。PIVAS用药咨询配伍禁忌问题共122例,其中药物溶媒错误85例(69.7%),TPN液配伍禁忌29例(23.8%),其他8例(6.6%)。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既能及时解决临床存在的用药问题,又有利于PIVAS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王鸣璐,王环鑫,刘世浩,马艺溢,申红爽,赵曼,赵明明,肇丽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86-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精准医学/药学理念,对癫痫自我管理工具进行探索,构建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数据的癫痫自我管理移动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和功能调研,结合药学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系统架构和交互设计,并应用APP开发工具进行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实现对APP的开发。结果 癫痫自我管理APP的应用,可基本满足目标群体使用需求,癫痫患者可在线管理诊疗记录,设置服药提醒,建立癫痫日记,还可在线查看TDM报告单,向医生、药师免费咨询,功能全面,实用性强。医生和药师可在线管理病人群,对特殊患者进行长期追踪和随访,促进了医药患三方的良性互动。结论 癫痫自我管理移动APP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健康管理平台,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和药师参与患者管理、进行疗效评估与不良反应监护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路径,具备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 病理报告
  • 赵荣江,杜晶阁,牛雅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8):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19.08.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滥用呈上升趋势,日益引起关注。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代表的新型毒品的急性中毒表现为类躁狂状态。慢性中毒表现为类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幻听、幻视、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内心被揭露感等。以氯胺酮(俗称K粉)为代表的致幻剂的滥用导致知觉障碍、幻觉妄想状态及激越兴奋状态,而以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摇头丸)为代表的第三类新型毒品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患者单独使用某一种新型毒品,临床特征相对典型,但混合使用后临床特征变得不典型,也呈现出特异性。本案例为新型毒品混合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的个案报道。在本案例中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在新型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中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