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1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25
  

  • 全选
    |
    未来药物
  • 李宁, 牛军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MU-838是由德国 Immunic AG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剂。IMU-838具有抗炎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目前有多项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以评估IMU-838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在2020年8月结束的针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Ⅱ期临床试验中,IMU-838达到了所有的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此外,IMU-838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表现良好。本文将对IMU-838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代谢性质、安全性和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最新药物
  • 施意凝, 罗恒, 李玉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rikafta是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CF)的三联复方新型药物,由elexacaftor、tezacaftor和ivacaftor 3种药物组成,2019年10月21日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4个针对CF根本病因的治疗药物,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囊性纤维化(CR)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上携带至少1个F508del基因突变的CF患者。本文对trikafta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门鹏, 姚勇, 张琪,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9-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我国医保视角,预估将注射用醋酸兰瑞肽(简称兰瑞肽)治疗肢端肥大症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后对医保基金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构建时间范围为5年的预算影响分析模型。肢端肥大症的流行病学数据、术后治疗路径参数和市场份额数据等来自统计数据、文献资料、专家调研和市场销售数据等,药品费用信息来源于医保支付标准和药品生产企业。 结果 基础分析显示,若将兰瑞肽治疗肢端肥大症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未来5年内对药品费用的影响分别为-14.42万元、-28.95万元、-58.12万元、-87.52万元和-117.13万元,医保基金总体支出的影响分别为-10.03万元、-20.14万元、-40.44万元、-60.89万元和-81.50万元,累计药品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分别节约306.15万元和213.00万元。对药品价格、诊疗比例、发病率、市场份额和是否折现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未改变节约医保支出的基本结果。 结论 将兰瑞肽治疗肢端肥大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可降低医保基金支出,优化资源配置。
  • 刘思敏, 蔡俊, 李慧馨, 杨立, 赵燕, 张晋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1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应用伏立康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老年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19年5月31日。搜集有关伏立康唑在老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及Meta分析。 结果 老年患者应用伏立康唑平均有效率达到73.7%,不良反应率15.9%。Meta分析显示伏立康唑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09~1.64,P=0.004),而与对照组比较安全性无显著差异(OR=0.65,95%CI:0.24~1.78,P=0.400)。 结论 伏立康唑应用于老年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且安全,但应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 沈斌, 李园, 陆晓蕾, 吴海兵, 赵晓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2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3种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成本-效果。 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NHL患者,均采取CHOP方案(环磷酰胺、蒽环类药物、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按蒽环类药物选择不同分为表柔比星组38例、多柔比星脂质体组23例和吡柔比星组39例,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法对3组化疗方案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各组成本分别为:表柔比星组2563.72元、多柔比星脂质体组13 913.77元、吡柔比星组2841.95元;总有效率分别为:表柔比星组84.21%、多柔比星脂质体组86.96%、吡柔比星组79.49%;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44、160.00和35.75。不良反应方面,多柔比星脂质体组发生率最低,表柔比星组和吡柔比星组相似。 结论 成本-效果比分析表柔比星组治疗NHL最优。
  • 禹志军, 王锋, 白曼莫, 何维新, 吴海波, 王炳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2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管药物灌注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方法 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是否采用置管引流冲洗,分为灌注组(n=39)和非灌注组(n=52)。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患者症状改变、脊柱结核灶的体积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ESR和CRP水平比较,灌注组[ESR:治疗1个月(33.3±4.3)mm/h、治疗6个月(7.7±1.8)mm/h、治疗12个月(7.3±1.8)mm/h;CRP:治疗1个月(104.26±11.16)mg/L、治疗6个月(98.05±10.33)mg/L、治疗12个月(74.02±9.94)mg/L] 的改善明显好于非灌注组 [ESR:治疗1个月(43.1±4.3)mm/h、治疗6个月(38.0±3.2)mm/h、治疗12个月(26.8±2.9)mm/h;CRP:治疗1个月(152.89±12.04)mg/L、治疗6个月(144.26±12.22)mg/dL、治疗12个月(121.01±10.0)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灌注组治疗第6个月时ESR改善了45.7(95%CI:40.9~50.4)mm/h,非灌注组治疗第12个月时ESR改善了22.7(95%CI: 17.8~27.6)mm/h;灌注组治疗第1个月时CRP改善了83.05(95%CI:76.30~89.80)mg/L、非灌注组至治疗第12个月CRP改善了68.54(95%CI:62.66~74.43)mg/L。治疗12个月后,灌注组患者的发热(χ2=5.186, P<0.05))、乏力(χ2=9.848,P<0.05)、背痛(χ2=6.303,P<0.05)症状均改善,而非灌注组仅发热症状得到改善(χ2=6.190,P<0.05),灌注组结核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非灌注组。治疗12个月后,灌注组病灶大小的改善比非灌注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7,P<0.05);治疗期间灌注组共8例出现不良反应、非灌注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05)。 结论 DSA下置管药物灌注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慧敏, 于法明, 张韧, 王妮妮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真菌性肺炎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差异,为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真菌性肺炎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7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在卡泊芬净基础上分别给予NE和特利加压素联合NE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24 h血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48 h内NE用量。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 h血乳酸清除率、血乳酸水平、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分别为69.75%±8.32%,(2.18±0.41)mmol/L,(92.10±4.02)次,(68.77±5.50)mm Hg,(11.47±2.40)mm 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6.10%± 6.19%,(3.42±0.70)mmol/L,(104.82±5.38)次,(63.31±4.43)mm Hg,(9.60±1.83)mm Hg(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及PCT水平分别为(5.49±1.03)mg/L,(89.62±11.35)mg/L,(0.97± 0.15)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0±1.45)mg/L,(131.25±19.63)mg/L,(2.05±0.32)μg/L(P<0.05);同时观察组48 h内NE用量为(0.40±0.07)μg·kg-1·min-1,少于对照组的(0.63±0.10)μg·kg-1·min-1P<0.05)。 结论 特利加压素联合NE治疗重症真菌性肺炎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疗效确切,且NE用量降低,未加重心脏负荷。
  • 齐红燕, 李海燕, 杨爱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35-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西安市第四医院经剖宫产分娩且宫缩乏力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胎儿娩出羊水排空后,A组子宫肌壁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及缩宫素20 U,B组子宫肌壁注射麦角新碱0.2 mg及缩宫素20 U,C组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20 U。对比3组产后出血量、泌乳素(PRL)水平、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产后2、24 h出血量A组[(311.37±39.71)mL,(376.10±43.05)mL]与B组[(328.23±41.93)mL,(388.02±35.38)mL]均显著低于C组[(456.81±29.15)mL,(619.53±32.6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4.87±2.36)h,C组为(28.34±2.75)h,显著短于B组(40.25±2.02)h;A组术后24 h PRL水平为(387.34±89.56)μg/L,C组为(306.65±75.28)μg/L,显著高于B组(196.79±72.48)μg/L;A组术后24、48 h泌乳量评分分别为(1.62±0.34)分和(2.05±0.78)分,C组为(0.92±0.52)分和(1.35±0.32)分,显著高于B组[(0.52±0.18)分,(1.15±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6.67%)与C组(10.00%)显著低于B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均能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与麦角新碱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更显著改善泌乳功能,不良反应少。
  • 张峰, 周海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新疆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COPD稳定期患者汉族145例和维吾尔族1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药物依从性量表及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 结果 132例维吾尔族COPD稳定期患者中,用药依从性高、中及低的患者分别为15例(11.36%)、82例(62.12%)、35例(26.52%);145例汉族患者中,用药依从性高、中及低的患者分别为43例(29.66%)、74例(51.03%)、28例(19.31%)。汉族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维吾尔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8,P<0.01);北疆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南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8,P<0.01)。与亲人同住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单独居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1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病程2~3年、>3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每日服药次数、每日服药种类、药品包装颜色相似度、自我效能感均进入汉、维吾尔族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的回归方程(P<0.05)。 结论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COPD稳定期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病程、每日服药次数、每日服药种类、药品包装颜色相似度、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用药依从性。
  • 宗宇桐, 闫素英, 沈江华, 崔晓辉, 邵晨, 陆璐, 褚燕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骨科住院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DRP)特点,为临床药师进行合理用药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调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11月骨科住院患者医嘱,使用医嘱前置审核系统进行回顾性审核,结合人工审核补充发现的DRP,汇总骨科住院患者的DRP,根据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协会(PCNE)分类系统将其分类编码,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6例骨科住院患者,发现227个DRP,129例(59.7%)患者至少发生1个DRP,其中,最常发生的DRP类型是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引起DRP的原因由多到少依次为:给药频次过多、药物剂量过高、给药时间有误,给药时间不清晰或遗漏等。最常引起DRP的药物是全身用抗菌药物。 结论 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是骨科DRP的主要问题,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应当对重点药物的用法用量给予更多关注。
  • 杨黎, 郭凯文, 陈明侩, 马登磊, 沈江华, 张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4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制定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治疗的临床路径,探索临床药师在术后快速康复(ERAS)团队中的创新服务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1—12月于骨科行关节置换术的2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7月就诊的175例患者作为临床药师干预前组,2018年8—12月就诊的112例患者作为临床药师干预后组。使用标准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建立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控制及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对比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EQ-5D评分、镇痛药物合理使用情况、镇痛药物费用变化情况。 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从(7.5±3.5)d降至(5.8±2.4)d(P<0.05),术后第4天至第7天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各项镇痛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显著改善(P<0.05),例均镇痛药费用从(1598.1±728.3)元降至(1271.7±524.1)元(P<0.05),出院前EQ-5D评分从(0.32±0.37)分提升至(0.53±0.15)分(P<0.05)。 结论 临床药师加入外科ERAS团队,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住院天数,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减少药品的费用。
  • 药物与临床
  • 赵东芳, 张会芝, 翟所迪, 李凡, 张雨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5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过敏反应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青霉素皮肤试验是目前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最为快捷、方便和经济的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了青霉素皮肤试验适用范围、临床操作方法、结果判断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以期为临床行青霉素皮肤试验操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蒲琳, 刘景院, 谭建波, 熊号峰, 孙瑶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病仍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在治疗这种由病毒引发的疾病的同时,由于预防或治疗同时合并的细菌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负担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细菌耐药的威胁。本文简述1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以此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诊断及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相关问题。
  • 朱愿超, 孙雪林,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6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针对COVID-19的药物治疗研究成为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军队前方专家组也均结合临床治疗情况,推荐了各种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迅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引起了药学工作者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COVID-19主要的治疗药物可能引起的肝损伤,并总结了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此类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和剂量调整,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 唐彦, 张雪林, 刘鑫, 梅丹, 付强, 李建涛, 张谦, 张鹏霄, 左玮, 张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6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肾上腺皮质癌是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米托坦可选择性地破坏肾上腺皮质,为多个指南和共识所推荐的肾上腺皮质癌首选辅助治疗药物。米托坦片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并被欧洲药品管理局列为罕见病用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米托坦药理作用机制、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周家军, 孟祥云, 姜怡, 陈芳, 梁蓓蓓, 蔡芸, 王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7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高辛是强心苷类在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治疗窗较窄且在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较易引起患者的中毒反应。测定地高辛血清药物浓度的方法有很多,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微粒子酶联免疫法等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分析了患者年龄、性别、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检测提供参考。
  • 药物治疗管理
  • 吕俊玲, 夏路风, 胡咏川, 刘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肠内营养制剂是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和改善营养状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对国内上市的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别、组成、特性进行了分析。临床药师在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时,应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评估,选择更合适患者的品种,合适的给药途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监护,促进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
  • 肖迪, 钟旭丽, 张君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全部治疗过程,运用药学知识为临床医师和护士提供建议,患儿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及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 病例报告
  • 田磊, 王志妍, 杨琼, 刘维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通过细胞介导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来消耗CD20+ B细胞,并导致细胞凋亡。利妥昔单抗可导致神经系统相关毒性等高危不良反应,如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发生率亦较低。PubMed文献检索仅有数十例报道利妥昔单抗导致PRES, 2004—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者也仅141例,国内尚无文献报道,可见该病临床资料之匮乏。本文报道1例Burkitt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PRES,旨在分析和探讨利妥昔单抗引起PRES征的表现及可能的危险因素。
  • 杜慧, 丁睿, 杨彦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尼美舒利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该药物具有肝毒性,在抗炎镇痛中属于二线用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将尼美舒利作为一线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增加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1例骨关节炎患者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后,出现严重药物性肝损伤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促进该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 药事管理
  • 王然, 刘小艳, 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0):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妇幼专科医院药学发展现状、专科特点,介绍了北京市药学质控中心妇幼药学质控组开展药学质控工作实践的模式,探究妇幼专科药学质控管理与体系建设,分享妇幼药学质控管理经验。研究发现妇幼药学质控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专科药学质控质量,保障妇幼人群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