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1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0-12-01
  

  • 全选
    |
    眼科疾病的药物治疗
  • 赵晶, 戴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推动了其眼科适应证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发展。我国已具有十余年应用经验,并已列入医保目录。目前广泛应用的适应证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保障患者的最大视力获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亦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联合治疗作用。然而在抗VEGF药物重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疗程、注重适应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流程及避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等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 徐姗姗,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眼科疾病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与表达有着密切关系。近几年来,抗VEGF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眼科疾病,尤其在治疗血管增生性眼科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常用抗VEGF药物种类和作用特点以及其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牛子冉, 赵彬, 刘容吉, 杜小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2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导致青光眼的风险。 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引起青光眼的事件报告,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采用报告比数比(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贝叶斯可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和贝叶斯几何均数(EBGM),分析上述2种药物和青光眼不良事件之间的关联。 结果 根据4种分析方法,2种药物均检测到导致青光眼的信号,阿柏西普致青光眼事件的ROR为5.77(95% Cl:4.81~6.92),PRR为5.74,信息成分(IC)值为2.51,EBGM为5.69(EBGM05为4.89),雷珠单抗致青光眼事件的ROR为10.12(95% Cl:8.87~11.53),PRR为10.21,IC为3.30,EBGM为9.86(EBGM05为8.84),雷珠单抗导致青光眼的信号强度均高于阿柏西普。 结论 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均具有可能因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的风险。临床应用时应谨慎选择患者,并加强监测。
  • 未来药物
  • 徐鑫, 苏铮, 肖典, 谢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叶酸受体α(FRα)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尤其常见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三阴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是ImmunoGen公司开发的首个靶向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临床前研究和多项临床试验证实,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单药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均对FRα高表达且铂类耐药的高级别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或输卵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基于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对FRα高表达肿瘤的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对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信息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张闪闪, 谷潇雅, 陈丽, 徐硕, 徐文峰, 郭思瑞,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rolucizumab是一种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能够通过抑制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来阻断VEGF通路,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的增殖,降低血管的通透性。2019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治疗。本文对brolucizumab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评价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王其琼, 刘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普托马尼是一种口服硝基咪唑并噁嗪类抗分枝杆菌药物,与贝达喹啉及利奈唑胺联合治疗患有肺部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和对已有疗法不耐受/无效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成年患者。本文对普托马尼的基本信息、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冯宇, 朱豪华, 胡兴胜, 刘雨桃, 邢镨元, 王宏羽, 吉雪, 代忠, 石远凯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3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耐药后联合阿帕替尼继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一线或二线应用第一代EGFR-TKI治疗肿瘤进展后在原有靶向药物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FS1定义为患者应用单药EGFR-TKI治疗期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2定义为患者应用EGFR-TKI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期间的无进展生存期。 结果 31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在单药EGFR-TKI治疗期间无完全缓解(CR)病例,15例部分缓解(PR),14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48.4%(15/31),疾病控制率(DCR)为93.5%(28/31)。中位PFS1为10.6个月(95%CI:7.15~14.05)。在EGFR-TKI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期间,1例患者未进行中期评效,其余30例患者中无CR病例,1例患者PR,26例患者SD,3例患者PD。ORR为3.3%(1/30),DCR为90.0%(27/30)。中位PFS2为6.6个月(95%CI:3.57~9.63)。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较作为二线治疗的中位PFS1明显获益(15.6个月vs. 7.4个月,P=0.02);EGFR-TKI联合阿帕替尼作为二线治疗较作为三线治疗的中位PFS2明显获益(7.6个月 vs. 3.0个月,P<0.001)。中位PFS1与患者在接受EGFR-TKI单药治疗之前是否存在脑转移显著相关,无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获益更佳(15.6个月 vs. 6.0个月,P=0.02),中位PFS2与患者加用阿帕替尼治疗前是否存在脑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个月 vs. 4.4个月,P=0.09)。联合治疗期间未发生Ⅳ~Ⅴ级不良反应,发生Ⅲ级不良反应的有12例,其中高血压6例,乏力和蛋白尿各2例,腹泻及手足皮肤反应各1例。 结论 第一代EGFR-TKI治疗晚期肺腺癌耐药后加用阿帕替尼继续治疗的疗效确切,PFS2延长,安全性良好。脑转移是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不佳的因素之一。
  • 赵志刚, 李林国, 徐飞, 田晴, 宣建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方法,评估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预防围手术期出血的安全性。 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全病种的临床医疗真实数据库(溯直)。提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围手术期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预防出血患者的真实数据,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凝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共纳入11 025例患者。其中60岁以下的患者为7587例,占68.82%,60~75岁患者为2635例,占23.90%,75岁以上患者为801例,占7.27%,2例患者年龄不详。围术期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患者以男性为主,共计7021例,占63.68%。矛头蝮蛇血凝酶在围手术期预防出血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零,即未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事件和围手术期血栓事件。手术和药物的应用对4项凝血指标有轻度影响,但临床意义有限。 结论 矛头蝮蛇血凝酶在围手术期预防出血的安全性较好,未出现过敏性休克事件和血栓事件,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 严然, 高新晓, 朱思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4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眼科收治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所有患眼初次治疗均常规给予0.5 mg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药,根据随访检查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治疗(1+PRN方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RT)、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黄斑中心区容积(MV)。 结果 共纳入RVO继发黄斑水肿30例,共30只眼,玻璃体腔内康柏西普注射治疗12个月后,BCVA较治疗前提高18个字母,CRT、CFT、MV分别降低了79 μm、205 μm、1.27 mm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CFT越高者,治疗12个月后的CRT、CFT、MV下降幅度越大(P<0.05)。基线BCVA越差者,治疗12个月后的BCVA提升越明显,OCT测量MV下降幅度越大(P<0.05)。 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 赖永旭, 李艳萍, 宁红, 文燕, 兰思宇, 李雪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4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三联疗法(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奥硝唑)和四联疗法(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58)与乙组(n=58),甲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乙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HP根除率、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乙组患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甲组(94.83% vs.82.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及TNF-α、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乙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较甲组显著升高(P<0.05),肠杆菌、肠球菌数及TNF-α、CRP、IL-6水平较甲组显著下降(P<0.05);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均安全有效,但四联疗法具有更高HP根治率,对肠道菌群及炎症改善作用更明显,可供临床参考借鉴。
  • 尹彩星, 司海超, 范兆阳, 秦洪猛, 张占琴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羟考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n=26),羟考酮低剂量组(Q1组,n=29)、羟考酮中剂量组(Q2组,n=32)和羟考酮高剂量组(Q3组, n=33)。Q1、Q2和Q3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分别给予0.05 、0.10 和0.15 mg/kg羟考酮静脉注射,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输注。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即刻,24、48、72和96 h血清肌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评估4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术后72、96 h,Q1、Q2和Q3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 h,Q3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Q2组和Q1组患者,Q2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Q1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48和96 h,Q3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 h,Q3组同Q2组和Q1组相比,Q2组和Q1组相比,IL-6、IL-17、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3组与C组比较,AKI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6,P<0.05)。 结论 羟考酮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缓解全身炎症状态,其中以0.15 mg/kg羟考酮预处理效果最好。
  • 李怀军, 张雪冰, 马丽媛, 刘成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入院治疗的86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维生素C、维A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颜色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总积分、中医兼症积分、治疗总有效率、皮肤水分含量、皮肤弹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皮损颜色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总积分及中医兼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较对照组(65.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皮肤水分含量及弹性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4.6%)较对照组复发率(27.9%)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四红祛斑汤联合脊柱梳理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能进一步缓解中医学症状,提高疗效,改善皮肤状态,降低NO水平,升高血清SOD水平,降低短期复发率,值得推广。
  • 崔璨, 刘怡, 崔向丽, 卫红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纳入中国房颤人群的患者数据,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城镇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全自费3种不同医疗保险形式下用于预防卒中的成本-效果。 方法 根据非瓣膜性房颤疾病自然史构建Markov模型,从3种不同医疗保险形式的支付者角度比较华法林3~6 mg、利伐沙班20 mg、达比加群110与150 mg的整体医疗成本,预测不同治疗方案下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 结果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110 mg bid和150 mg bid可获得的 QALY分别为11.07、15.46、12.40和15.00年。城镇医保患者,当支付意愿(WTP)为1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 396.00元时,利伐沙班为优势方案;新农合患者,当WTP为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00元时,华法林为优势方案;完全自费患者,当WTP<60 688.5元时,华法林为优势方案。WTP>60 688.5元时,利伐沙班为优势方案。 结论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疗保险待遇及支付意愿能够影响患者治疗方案决策。
  • 白东玉, 龚娟妮, 崔向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因监测对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剂量调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首次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2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进行P450酶2C9(CYP2C9)基因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66例)和基因未检测组(58例)。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起始剂量、维持剂量、INR达标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结果 CYP2C9基因型为*1/*1有62例,*1/*3有4例。VKORC1基因型为GA型为12例,GG型为4例,其余50例为野生AA型。2组患者华法林起始剂量、维持剂量、INR达标天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9 *1/*1型、VKORC1 GA型患者华法林起始剂量显著高于CYP2C9 *1/*1、VKORC1 AA型(P=0.002),INR达标天数也显著延长(P=0.008), CYP2C9 *1/*1型、VKORC1 GA型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显著高于CYP2C9 *1/*1、VKORC1 AA型及CYP2C9 *1/*3、VKORC1 AA型(P<0.05)。 结论 对服用华法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不能减少INR达标天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73.5%的患者为CYP2C9 *1/*1、VKORC1 AA型,除患者通过常规剂量调整难以INR达标外,不建议常规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
  • 吴惠珍, 邱学佳, 刘洪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简称我院)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调取我院HIS系统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联合用药及与ACEI的转换、目标剂量达标率、心功能分级、肝肾功能情况等进行分析。 结果 共有488例患者应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其中121例(24.80%)为适应证不适宜,8例(1.64%)存在用药禁忌;37例(7.58%)与ACEI转换不合理,11例(2.25%)与ACEI联合应用不合理,11例(2.25%)与ARB联合应用不合理;162例(33.20%)起始剂量不合理,79例(16.19%)给药频次不合理;在488例患者中有7例(1.43%)患者达到目标剂量,214例(43.85%)患者血压达标,目标剂量达标率45.29%。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存在临床使用不合理现象,建议医疗机构加强事前审核处方、处方医嘱点评及合理用药培训,促进该药的规范应用。
  • 基层用药
  • 栗倩, 张云云, 崔小川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7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头晕与眩晕类疾病作为社区医院常见病,由于其涉及多种学科,病因复杂,易出现漏诊、误诊及误治,给患者及医师带来困扰。本文通过1例眩晕患者的就诊经历,对头晕与眩晕的全科诊疗思维进行相关探讨。全科医师接诊头晕与眩晕患者时需首先排除前庭中枢性眩晕,再根据各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症状体征具体分析,确定疾病种类及病因,评估患者健康问题,制定诊疗计划,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 刘钰锋, 马力, 杨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是临床常见情况,本文报告1例老年男性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在运动后出现肌痛、乏力和深色尿典型症状,辅助检查提示肌酸激酶远高于正常值上限,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RM),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15年,临床高度怀疑他汀类药物是导致患者发生RM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排除年龄、运动、合并用药等因素。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调整调脂治疗方案,并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病例报告
  • 金丽, 董雪, 华晶, 翟晓波, 江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出现严重低钾血症的病例,从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和发生机制等多方面论证垂体后叶素很可能导致严重低钾血症。结合文献得出该过程是持续性,并非暂时的,因此使用垂体后叶素第3天起应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若出现严重低钾血症,应停用垂体后叶素,并根据缺钾程度、临床表现以及患者情况评估每日液体限量并制定补钾方案。
  • 王婧, 宋永朝, 张海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12):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84岁肾功能不全女性因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用药第3天,患者出现空间定向力障碍,不能准确识别所在位置,调整抗菌药物为头孢曲松治疗1 d后,胸部CT显示肺炎加重,于次日增加莫西沙星口服治疗。口服用药第2天,患者空间定向力障碍加重。停药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神智正常,未再出现精神症状。提示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时,应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高龄、肾功能不全、合并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需加强监护,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