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 全选
    |
    指南与共识
  •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陈国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019年末在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背景,探讨了冠状病毒家族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来源,阐述了病毒与具有免疫系统的长期宿主的共存机制,在免疫压力下长驻病毒群的演化机制,跨物种演化与病毒家族的形成,常驻病毒群和外源病毒群与疾病的关系和致病机制;指出了SARS-CoV-2当属人类冠状病毒的突变株而非源于蝙蝠经多重变异的冠状病毒。因不同的病毒来源对人类有着不同的感染机制、流行规律、致病机制、以及随之相应的临床转归与防治措施。明确SARS-CoV-2的来源对病毒性疫情防治有重大指导意义。
  • 朱愿超, 谭玲, 刘蕾, 李可欣, 齐文渊,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15-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疫情。因此针对COVID-19的研究成为热点。目前尚没有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或疫苗。引起COVID-19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和2003年在中国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都属于冠状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药物治疗4个方面对2次疫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详细对比了2次疫情的治疗方案,并整理出当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具有临床治疗前景的药物,以方便临床医疗团队能够借鉴SARS治疗的经验和教训,顺利开展COVID-19的治疗。
  • 庞文渊, 王乔羽,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2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针对此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的药物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国内外文献报道、临床治疗病例报道以及国内外新药临床试验数据库,整理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具有临床治疗前景的药物,以方便临床医疗团队顺利开展药物治疗。
  • 么雪婷, 崔诚, 刘东阳, 李海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氯喹具有体外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活性。氯喹在临床上已有 70 多年的使用历史,安全性证据较多。氯喹体外抗病毒活性与瑞德西韦相近,初步临床研究发现氯喹临床疗效优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并可能具有抑制重型患者免疫风暴和预防性用药的潜力。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评价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疗效,但鉴于患者病情复杂,人群多样,而氯喹治疗COVID-19的给药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未经充分验证,可能会导致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尤其是在老年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患者。本文对氯喹的临床药理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希望对氯喹治疗COVID-19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周鹏翔, 杨丽, 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34-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院药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截至2020年2月18日全国发布或发表的指导原则、防控策略与诊疗方案,重点对医院药学部分进行分析和提炼,为疫情期间我国医院药学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 专家看法
  • 董淑杰, 翟所迪, 李子健, 张幼怡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40-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是否应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了争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源物,两者在血压调控和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ACE2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作用靶点。目前,关于ACEI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ACE2调控效应出现了不同理论,ACEI/ARB对ACE2的调控效应尚无定论。此外,目前研究结果多数来自于动物实验,尚无临床数据。由于证据有限,因此使用ACEI/ARB类降压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暂不必换药。
  • 冯穗芬, 魏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4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并确认了利巴韦林与瑞德西韦在化学结构核苷酸母核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测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笔者基于对文献的学习及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经验将抗冠状病毒药物分成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病毒药物2类,并提出了利巴韦林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有:①感染发现后越早使用利巴韦林疗效越好,完全空腹口服给药适用于初期感染、症状较轻的患者,特别适合疑似人群的防治;②不宜同时间段合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干扰病毒复制能力的药物;③利巴韦林肌内注射效果最佳,完全空腹口服给药次之;静脉推注仅限于局部血循环障碍的重症患者,在密切观察下使用;④利巴韦林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与静脉给药有关,会造成血细胞内药物过度蓄积;⑤孕妇禁用,地中海贫患者慎用。建议用法用量:每次7~8 mg/kg,每日2~3次,肌内注射2~3 d或者完全空腹口服2~3 d。
  • 冯穗芬, 魏毅, 刘建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已知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结构、作用靶点等环节出发,结合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和RNA病毒链相对稳定及冠状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不稳定的特性,提出以下观点: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选择的重点方向应是作用于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和RNA病毒链的药物,这些药物可直接掺入病毒RNA链发挥作用,终止病毒复制和扩散传播,如利巴韦林和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从已知的作用环节和方便易得角度来看,利巴韦林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重要潜力,利巴韦林口服制剂也方便用于感染初期患者和疑似患者。
  • 未来药物
  • 刘淑娟, 于芳, 何宇鹏, 李行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瑞德西韦是Gilead Sciences公司正在研发的一个广谱抗病毒药物,是核苷类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竞争性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体外和动物模型已经证实瑞德西韦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EC50=0.07 μM)和中东呼吸综合征(EC50 =0.07 μM)的病毒均有活性;在Vero E6细胞上,瑞德西韦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77 μM,选择指数>129,说明瑞德西韦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在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中,使用瑞德西韦后病情迅速缓解。目前,该药已在我国开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Ⅲ期临床研究,预计将于2020年4月底完成。本文就瑞德西韦的基本信息、合成路线、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等内容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苏铮, 樊士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5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是2019年12月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传播,造成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或疫苗可用于临床防治。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lopinavir and ritonavir compound, LPV/r;商品名:克力芝)是由艾伯维公司研发的一种临床已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的蛋白酶抑制剂,有临床研究证明其可显著降低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死亡率。研究表明LPV/r可通过结合冠状病毒的3C样蛋白酶发挥抗冠状病毒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已推荐将其作为COVID-19治疗的试用药物,目前有13项基于LPV/r的干预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本文就LPV/r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等情况作一概述。
  • 论著
  • 刘颖, 刘丽, 曹苗苗, 温剑, 周燊, 江华, 张妍, 赵荣生, 杨毅恒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学观察期患者的中成药治疗提供循征评价。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的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在治疗胃肠型感冒方面,1篇系统评价(SR)显示有效。金花清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方面,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有效。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方面,2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治疗病毒性感冒方面,1篇SR显示有效。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2篇RCT显示有效,1篇临床研究显示有效;在治疗季节性流感方面,1篇临床观察显示有效;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1篇SR显示有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方面,1篇SR显示有效。 结论 4种中成药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观察期患者出现的发热、乏力伴胃肠不适等症状,安全性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药物与临床
  • 刘维, 于之恒, 谈志远, 吴紫阳,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6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巴韦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试行诊疗方案中,被推荐可试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修订版诊疗方案对利巴韦林的推荐用法进行了调整,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关注。本文旨在对利巴韦林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分析整理,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对利巴韦林的静脉输注进行探讨。
  • 余敏, 胡静, 刘小华, 傅源源, 郭玉娇, 张吉, 邹颖, 罗璨, 孙尧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71-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特效药物,一些药物可能在体外研究中有效,但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临床应用需谨慎。利巴韦林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本文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利巴韦林的抗病毒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体外研究、既往冠状病毒中的应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治疗药物监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武明芬, 陈瑞玲,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80-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并迅速在国内蔓延,大量确诊患者亟需药物治疗,但目前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物,现有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救治患者的首要手段,目前多家权威机构公布的药物治疗方案中均有激素的使用。激素在重症肺炎的对症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和WHO官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以corticosteroid、viral pneumonia、激素、病毒性肺炎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3日期间的文献和研究,系统评价激素类药物在病毒性肺炎中应用的利弊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COVID-19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支持。基于现有的文献和相关研究,对于COVID-19早期、轻症患者不建议使用激素,7~10 d后如出现持续高热、明显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进展明显等炎症表现时,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合理的。建议酌情小剂量短期使用,每天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 mg/kg,使用疗程3~5 d,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剂量和延长给药时间。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电解质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王钰莹, 赵丽平, 曹明楠, 赵夕岚编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2): 8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