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1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8-01
  

  • 全选
    |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药物治疗
  • 李晓强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已逐渐取代传统抗凝药,其出血风险虽不高但仍需有效处理。DOAC逆转策略包括应用特异性逆转剂和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但如何选择使用仍需循证证据指导。本文从指南及循证证据出发,探讨分析ANNEXA-4研究和PCC-前瞻性研究中逆转剂andexanet alfa和PCC的疗效与安全性。这两项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止血效果评估标准,andexanet alfa治疗12 h内患者临床止血和颅内止血效果“非常好/良好”的比例分别为79%和80%,PCC治疗患者相应的比例分别为85%和76%;andexanet alfa治疗随访30 d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和死亡率分别为18%和15%,PCC治疗患者相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14%。推断特异性逆转剂andexanet alfa和PCC对DOAC相关出血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均相同。
  • 张福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院内可防可控的重要死亡原因。我国VTE发生率逐年增加,内科急重症住院患者是VTE的高危人群,在临床中尤其应重视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近年来,内科急重症患者VTE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预防选择。本文从内科急重症住院患者的VTE流行病学、VTE风险评估和预防现状、抗凝药物预防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内科急重症患者院内外VTE预防提供帮助。
  • 杨涛, 郝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儿童VTE的发生率远低于成人,关于儿童VTE的治疗研究较少,多数儿科医生仍缺乏诊疗经验。并且,目前缺少可用于指导我国儿科医师防治VTE的临床实践指南。本文从儿童VTE流行病学、国外儿童VTE防治的指南推荐以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在儿童VTE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儿童VTE防治提供帮助。
  • 未来药物
  • 孟晗, 于芳, 何宇鹏, 李行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1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IDD-2801是核苷类似物N4-羟基胞苷(NHC)的异丙酯前体药物,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以及A型流感病毒等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在体外模型中,NHC能够有效抑制MERS-CoV、SARS-CoV和SARS-CoV-2(包括瑞德西韦耐药株)复制,对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等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无明显的细胞毒性;食蟹猕猴中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EIDD-2801旨在改善NHC体内药代动力学以及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EIDD-2801在体内被水解为NHC,进入宿主细胞后代谢为具有药理活性的NHC 5'-三磷酸形式。在H1N1流感病毒感染雪貂的动物模型中,EIDD-2801口服给药,在7 mg/kg剂量下,可将流感病毒载量降低数个数量级,并可减轻发热、呼吸道上皮组织病变和炎症。目前EIDD-2801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是一个有前途的治疗SARS-CoV-2的药物。本文就EIDD-2801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等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李少强, 封宇飞,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来法莫林是由Nabriva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的药物。与其他治疗CABP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来法莫林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中心相结合,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2019年8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来法莫林上市,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适用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患者。本文就来法莫林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综述
  • 张蕾, 陆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2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病(TB)是世界范围内单一传染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这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发的肝损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应用,给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代谢物,细胞代谢紊乱,线粒体、内质网应激反应,免疫反应,PPARα及基因多态性6个方面对肝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宇, 夏天一, 朱曼, 陈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应用于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危重症患者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常伴有抗菌药物的治疗,且会导致多种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PK)的显著改变,影响药物治疗结局和临床转归。本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归纳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对抗菌药物PK的影响、变化特点与规律,并指出体外膜肺氧合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影响差异较大,现有研究多为体外分析及病例报道,证据级别不高,未来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期能为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给予合适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 论著
  • 徐晓涵, 应颖秋,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3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降钙素原(PCT)水平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278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经验治疗相比,基于PCT水平应用抗菌药物治疗AECOPD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RR=0.68, 95%CI:0.61~0.76,P<0.05)、抗菌药物使用疗程(MD=-3.02,95%CI: -3.81~-2.22,P<0.05)和住院时间(MD=-2.25,95%CI:-3.35~-1.15, P<0.05)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率、再入院率、再次急性加重率、死亡率和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与常规经验治疗相比,基于PCT水平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以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和缩短抗菌药物疗程,安全性、有效性相当。
  • 杨鑫, 刘小静, 许娟, 张曦, 焦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体重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体外抗凝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50例重症肝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患者均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基于体重和PT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比较2组患者抗凝效果、肾功能、肝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PT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APTT、TT、PT明显降低(P<0.05),FIB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34.39±5.03)μmoL/L、(6.38±1.25)mmoL/L、(95.34±5.23)μmoL/L、(123.07±8.32)U/L、(120.16± 8.37)U/L]比对照组[分别为(42.03±7.98)μmoL/L、(10.04±1.98)mmoL/L、(148.42±5.88)mmoL/L、(193.16±8.71)U/L、(185.15±8.13)U/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体重和PT的低分子肝素抗凝在保障重症肝病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体外抗凝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分离器凝血和出血并发症,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紫楠, 张亚同,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4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日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检索有关数据库,纳入加用NOAC治疗CH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5月。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安全性结局为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有效性结局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 结果 4项RCT纳入分析,包括26 985例患者。试验组使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阿哌沙班日剂量10 mg联合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22,95%CI:0.16~31.03,P=0.55);阿哌沙班日剂量10 mg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与DAPT(RR=2.46,95%CI:1.60~3.78, P<0.01)以及利伐沙班日剂量5 mg联合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RR=1.69,95%CI:1.40~2.03, P<0.01)的临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哌沙班日剂量10 mg联合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RR=0.87,95%CI:0.64~1.17,P=0.35)以及阿哌沙班日剂量10 mg联合DAPT与DAPT治疗(RR=0.69,95%CI:0.31~1.55,P=0.37)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日剂量5 mg联合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MACE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R=0.76, 95%CI:0.67~0.87, P<0.01)。 结论 基于现有研究结果,与未进行抗凝治疗的CHD患者相比,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5 mg利伐沙班能降低MACE发生率,但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在DAPT的基础上加用每日10 mg阿哌沙班MACE发生率无显著改变,但会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 胡丽君, 孙玉娥, 陶佳, 李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4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肾肿瘤患者眼内压、眼灌注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市鼓楼医院择期行老年肾肿瘤手术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69例,给予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观察2组患者眼内压及眼灌注压、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诱导前,2组患者IOP及O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立气腹20 min和60 min时,观察组IOP低于对照组,但OP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13.21±1.27)min vs.(17.83±1.09)min]、[(12.03±2.09)min vs.(16.78±2.98)min]、[(10.91±2.31)min vs.(13.73±1.97)min]、[(28.01±4.63)min vs.(23.12±2.7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0% vs.1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肾肿瘤手术中可有效控制眼内压升高,同时可防止眼灌注压降低,不影响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索朗央宗, 泽碧, 李杏翠, 白玛央宗, 达瓦平措, 达娃央金, 巴桑拉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藏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及药学服务情况。 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数据通过Excel软件整理和分析,并用重测信度控制研究质量。 结果 86家西藏公立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共计657名,其中从事药学技术人员532名,占80.97%。学历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占83.20%。中医药、药学相关专业毕业占73.02%、藏医药相关专业毕业占13.23%;高级职称药学工作人员占2.23%。在86家西藏公立医院中,药剂科负责人学历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占94.19%、专业为药学者占96.51%、职称主要以药师为主,占54.65%。从事药品调剂工作岗位的人占72.00%。设有临床药学部门医院仅占16.28%。 结论 西藏县区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学工作人员大多为本科,高级职称人员缺乏;药剂科负责人学历及职称结构整体低。临床药学服务处于初级阶段。
  • 陈晶, 黄婧, 廖婧萍, 李海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5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乳果糖与莫沙必利对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9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果糖组和莫沙必利组,各45例。2组患者肠道准备方案均在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等渗溶液3 L分次服用的基础上,乳果糖组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加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日30 mL,莫沙必利组于结肠镜检查前1 d和当天服用PEG等渗溶液前30 min加服莫沙必利片15 mg。对比2组患者全结肠和各段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间、大肠息肉检出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乳果糖组全结肠[(7.5±1.0)分 vs.(6.9±1.2)分]和左半结肠[(2.4±0.5)分 vs.(2.1±0.4)分]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88.9% vs. 71.1%)及微小息肉(直径≤5 mm)检出率(17.8% vs. 4.4%)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进镜时间、非微小息肉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乳果糖口服溶液较莫沙必利能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提高微小息肉的检出率。
  • 药物与临床
  • 牛子冉, 左玮, 邹羽真, 梅丹, 赵蕾蕾, 张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艾曲泊帕(eltrombopag)是一种新型口服活性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可用于≥1岁且其他疗法无效的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本文对艾曲泊帕作用机制以及在儿童ITP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艾曲泊帕在临床中安全应用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 都丽萍, 梅丹, 李大魁, 陈琪, 王子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6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剂量静脉输注维生素C是临床常用的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支持治疗的措施之一,但其具体给药方案和临床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介绍了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及体内特征、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机制,并汇总和分析了大剂量维生素C在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的临床证据,包括重症患者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不同给药方案的研究等,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李新辰, 李凌涛,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及各省市从疫病防治角度发布了各类中药治疗方案。疾病分期论治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是中药方案整体的特点。其中:各类口服中成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特点,适用于医学观察期患者;中药注射剂以清热和补益为两类主要功效,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治疗;中药方剂方案以功效跨度广为特点,涉及清热、解表、祛湿、补益,可施治于轻症、重症、危重症及恢复期不同辨证特点的患者;协定处方功效解毒、辟秽、健脾,以在院确诊和疑似病人轻中症患者为应用对象。本文进一步分析各个具体中药方案的治疗特点,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 崔璨, 侯文婧, 沈素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参与骨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 方法 采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管理法,选取2018年5—6月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住院患者为基线组,7—8月、9—10月分别为干预一阶段组、干预二阶段组,经过2轮干预,对骨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使用合理率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2轮干预后,单次给药量合理率提升至98%,整体合理率由8%上升至94%,用药疗程过长、重复用药、存在禁忌证等现象均有显著改善,平均给药疗程从基线组的5.23 d下降到2.04 d,术后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 结论 经过临床药师干预,有效控制了骨科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用药疗程及给药剂量。
  • 药物治疗管理
  • 周甜甜, 易湛苗, 刘娜, 赵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8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克-雅病患者抗精神病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病情运用药学知识,对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监护。关注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与奥氮平间相互作用、低钾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干预,积极提供用药建议,协助医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药学监护,使该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得到及时控制,未出现心脏不适等不良反应,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 郭浩, 杨宏昕, 易湛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8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分析1例吉兰-巴雷(GBS)患者的发病原因,积极参与制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累所伴发症状的药物治疗方案,探讨GBS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策略。患者于入院前行颈椎手术并且使用脑苷肌肽营养神经,推断患者GBS发病原因可能与神经苷脂药物的应用以及颈椎手术相关。入院后胃肠道功能受累严重,建议加用溴吡斯的明改善症状;同时给予患者缓慢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GBS。患者治疗期间伴发严重低钠血症,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静脉输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以及GBS均会诱发低钠血症,但此患者低钠血症并非人免疫球蛋白引起,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不排除抗利尿激异常分泌,因此建议患者通过口服盐胶囊补钠,医师采纳后,患者血钠浓度逐渐恢复。
  • 药事管理
  • 高杨, 梅丹, 李大魁, 张波, 胡扬, 左玮, 赵蕾蕾, 张鹏霄, 王少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7):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同情用药的国内外发展沿革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如何推进我国同情用药的快速有序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同情用药起步较晚,应借鉴美国和欧洲联盟的相关做法,不断完善同情用药的法律法规,积极发布官方指南,推进实施细节的落实。与此同时,本文分析指出同情用药的发展利益与风险并存,应考虑到同情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问题。提出应加强官方和社会媒体对同情用药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同情用药的正确、理性认知,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加速推进我国同情用药的稳步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