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1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9-01
  

  • 全选
    |
    未来药物
  • 石文玉, 于芳, 何宇鹏, 张志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乙型肝炎则是感染此病毒而诱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虽然其疫苗早已应用于临床,但是HBV在亚洲与非洲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selgantolimod(GS-9688)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8(TLR8)激动剂,可以激活并触发免疫调节细胞因子,间接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功能,还与诱导T细胞的成熟有关,是刺激机体对HBV产生免疫应答的有效靶点之一。最新数据显示有关GS-9688的2项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表现良好,本文将从GS-9688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逐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安鹏姣, 杨莉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达洛鲁胺(NUBEQA)是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于2019年7月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相较其他AR抑制剂(如恩扎鲁胺和阿帕鲁胺),达洛鲁胺对AR亲和性更强,且对多种导致一、二代AR抑制剂耐药的基因突变有活性,血脑屏障透过率更低,在有效延长患者无转移生存期的同时降低了中枢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以达洛鲁胺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
  • 综述
  • 穆煜, 张芸楠, 石秀锦, 林阳, 仇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调脂治疗的基石药物,然而,由于一些患者存在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等,在经他汀单药治疗后仍未能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而联合调脂治疗,即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联用1种或多种非他汀类药物,或成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新选择。为此,本文对联合调脂治疗最新更新的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简要介绍,并概述了近年来联合调脂治疗的临床研究情况,包括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贝特类药物、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试验进展,以期为临床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参考。
  • 论著
  • 胡春华, 王古岩, 崔旭, 王惠军, 奚春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1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羟考酮超前镇痛在成人局部麻醉眼底手术中的效果。 方法 100例成人局部麻醉眼底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术前5 min应用咪达唑仑1 mg(加0.9%生理盐水至10 mL);试验组术前5 min应用咪达唑仑1 mg及羟考酮0.1 mg/kg(加0.9%生理盐水至10 mL)。记录患者静脉给药前(T0),静脉给药后5 min(T1),球后神经阻滞时(T2),手术开始5 min时(T3),手术后30 min(T4)及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T2、T3和T4,对照组患者的MAP、HR和BIS明显高于试验组[MAP:分别为(89.5±6.3) mmHg vs.(80.5±4.8) mmHg、(88.5±6.2) mmHg vs.(78.5±3.6) mmHg和(85.5±8.0) mmHg vs.(76.9±3.9) mmHg;HR:(95.5±6.1)次 vs.(83.9±5.1) 次、(93.3±7.1) 次vs.(84.1±6.2) 次和(92.2±4.7) 次vs.(83.3±6.2)次;BIS:(80.6±4.9) vs.(67.5±5.1)、(78.5±3.2) vs.(66.5±6.0)和(88.5±4.2) vs.(72.1±4.8)P<0.05];Ramsay镇静评分低于试验组[(1.6±0.4) 分vs. (2.5±0.3) 分、(1.6±0.3) 分vs.(2.4±0.4) 分和(1.5±0.4) 分vs.(2.3±0.3) 分,均P<0.05]; VAS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2.6±0.4) vs.(1.1±0.3) 分,P<0.05];2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羟考酮超前镇痛安全有效,适用于成人局部麻醉眼底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郑宇霞, 段丽芬, 李亚玲, 周玲, 潘晓洁, 王惠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脑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儿科收治的102例难治性免疫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一线免疫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利妥昔单抗实施二线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8个月。治疗期间评价并记录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合患儿改良Rankin分值(mRs)与复发率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儿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随访各时点,2组患儿mRs评分均较入院时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m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vs.对照组:(3.19±0.62) 分vs.(3.65±0.64) 分;随访6个月:(2.32±0.39) 分vs.(2.70±0.59) 分;随访12个月:(2.09±0.41) 分vs.(2.61±0.60) 分;随访18个月:(2.01±0.24) 分vs.(2.43±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皮疹、胸闷、头晕、呕吐、腹痛,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脑炎较常规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IVIG获益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安全可靠。
  • 张伟, 李芳芳, 戴素华, 李海洋, 尹晓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滨海县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后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阿司匹林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口服。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VTE的发生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差异。 结果 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发生VTE的例数分别为2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的数值分别为(171.02±59.31)×109/L和(164.54±62.24)×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的水平分别为0.365(0.31)mg/L 和0.465(0.4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分别为(3.33±0.71)g/L和(3.73±0.7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引起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 杨珍珍, 韩晟, 王凯, 王淑梅, 史录文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医疗保险的角度,分析将阿帕替尼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后,对医保支付方预算的影响。 方法 通过构建预算影响分析模型,对目标人群、当前和未来可能的治疗方案组合以及药品费用进行估计,把情景一(阿帕替尼没有纳入医保)和情景二(阿帕替尼纳入医保)进行对比,分析未来5年(2018—2022年)总预算的变化。 结果 850 mg每日给药方案预算影响分析,情景二2018—2022年年医保基金用于晚期胃癌药品费用支出比情景一分别增加1401.88、1286.46、1160.42、1030.82和899.12万元;500 mg每日给药方案预算影响分析,情景二2018—2022年年医保基金用于晚期胃癌药品费用支出比情景一分别减少966.43、2030.20、3114.42、4211.03和5320.07万元。 结论 阿帕替尼850 mg每天给药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纳入医保可能会带来医保总预算的增加,而500 mg每日给药方案纳入后可能会带来医保总预算的节约。
  • 蔡俊, 韩舟, 刘梦颖, 朱巧玲, 刘慧, 李俐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江苏省南京地区2016—2018年调脂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调脂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对南京地区55家医院调脂药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南京地区调脂药物用药金额和DDDs均逐年递增,复合年增长率(CAGR)分别为12.51%和17.46%。在24种调脂药物用药金额和DDDs排序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血脂康稳居前4位,且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占据绝对优势。多廿烷醇、降脂灵和保利尔的DDC排序前3位。多数调脂药物的B/A值接近1。 结论 南京地区调脂药物使用合理,药物使用集中在他汀类,其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最常用的品种。
  • 赵涛, 曲峰, 张信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拉克替醇散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者210例,根据使用的药物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给予拉克替醇散,对照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肠道气泡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以及BBPS总评分分别为(2.97±0.36)分、(2.80±0.45)分、(2.30±0.52)分和(8.11±0.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内气泡产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到初次排便时间、服药到排便结束时间分别为(60.13±21.18)min和(187.79±34.49)min,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肠道准备前后血钠、血钾、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比例分别为6.78%和4.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拉克替醇散在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董娜, 何丹, 张海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分析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因服用土三七致HVOD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年龄、性别、土三七服用方式、服用时长及是否有饮酒史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111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4.74 ± 9.45)岁。30例(27.0%)患者土三七泡酒服用,46例(41.4%)患者泡水服用,13例(11.7%)患者粉末冲服,其他服用方法不详(医嘱中未注明)。所有患者均出现腹水表现,57例(51.4%)患者同时出现黄疸症状。经保肝、退黄、抗凝等内科治疗和(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后,86例(77.5%)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预后不良相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凝血酶原时间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 土三七致HVO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腹水,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可能影响其预后。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土三七毒性的宣传工作,规范中草药的使用。
  • 张颖, 陈美元, 张志国, 宋春青, 赵丽波, 陆汉红, 韩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49-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培美曲塞为基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筛选关于培美曲塞为基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队列研究。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5.0软件,分别以显性、隐性基因模型对基因多态性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均为队列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显性遗传模型中(CC vs. CT+TT),CC基因型患者较CT+TT基因型患者,以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客观有效率(ORR)显著提高,相对危险度(RR)值为2.93(95%CI:1.80~4.7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疾病控制率和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遗传模型中(TT vs. CT+CC),TT基因型患者与CT+CC基因型患者相比,以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MTHFR C677T基因CC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客观缓解率较其他基因型更高,但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限,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 李宇, 冯晓俊, 樊晖晖, 张蕾, 陈琴, 王运红, 陈传涛, 史天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5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和华法林对不同体质指数(BMI)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按照体质指数或体重划分,低体重:BMI<18.5 kg/m2或体重<60.0 kg;正常体重:BMI为18.5~24.9 kg/m2;超重:BMI为25.0~29.9 kg/m2;肥胖:BMI≥30.0 kg/m2或体重>120.0 kg。 结果 共纳入9篇研究,包括84 5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常规剂量NOACs可以降低低体重(OR=0.68,95%CI:0.60~0.78,P<0.01)和正常体重(OR=0.64,95%CI:0.50~0.83,P<0.01)患者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SSE)发生率,不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卒中/SSE发生率。低剂量NOACs可以降低正常体重患者卒中/SSE发生率(OR=0.70,95%CI:0.50~0.98,P=0.04),不降低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卒中/SSE发生率。与华法林相比,常规剂量NOACs可以降低低体重(OR=0.84,95%CI:0.73~0.97,P=0.02)和正常体重(OR=0.68,95%CI:0.47~0.98,P=0.04)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不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低剂量NOACs可以降低低体重(OR=0.21,95%CI:0.11~0.38,P<0.01)和超重(OR=0.73,95%CI:0.57~0.93,P=0.01)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不降低正常体重和肥胖患者大出血发生率。 结论 常规剂量NOACs治疗低体重和正常体重房颤(A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华法林,治疗超重和肥胖A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华法林相似。低剂量NOACs治疗正常体重AF患者预防卒中发生优于华法林,治疗低体重和超重AF患者降低大出血发生率优于华法林。
  • 于绍帅, 陈昕晟, 王娜, 盛玉青, 王艳, 房树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6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慢性疾病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模式。 方法 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4个相关科室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MTM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并对MTM组实施MTM服务。比较2组患者入院初期、出院后1、3、6、12个月的治疗目标达成率、依从性达标率、再入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相关性问题的数量,评估MTM的实施效果。 结果 MTM组治疗目标达成率在出院后6个月为86.7%、12个月为8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M组患者依从性达标率在出院后3个月为80.0%、6个月为75.0%、12个月为68.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入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物相关性问题与对照组相比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对老年慢病患者实施MTM,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
  • 陆红柳, 张楠, 闫阔, 蔡泓敏, 杨啸白, 李桃园, 夏文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70-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优化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效果、防范用药风险,探讨建立药学门诊用药管理服务模式并评价服务效果。 方法 建立药学门诊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9年1—12月药学门诊131名抗凝患者就诊信息,建立药学服务管理档案,评估首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疾病控制情况,分类分析抗凝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用药教育、干预和监护管理。随访3个月后对患者再评估,并对患者依从性、疾病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 结果 患者首次评估后发现75条抗凝治疗相关问题,随访3个月后干预解决70条,干预有效率为93.3%;患者首诊时依从性评估平均分为(5.38±2.83)分,3个月后平均分为(6.66±2.15)分,依从性改善显著(P<0.05);且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较3个月前也有明显改善,总改善率为85.0%。 结论 药学门诊对房颤患者的服务管理,可以帮助抗凝患者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降低治疗风险、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
  • 王干城, 杜雅薇, 赵荣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自动分拣系统应用功能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自动分拣系统的适用性,促进PIVAS自动化建设。 方法 对自动分拣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功能进行优化,统计自动分拣模式优化前和优化后单袋成品输液平均分拣时间、分拣差错率以及所需投入工作人员数量,分析优化后的自动分拣系统对我院PIVAS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结果 与自动分拣系统改进前相比,改进后所需分拣人员由6人减至5人;单袋成品输液分拣时间较前降低20.55%(3.48 s vs. 4.38 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拣差错率较前降低84.44%(0.07‰ vs. 0.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和优化,提升了PIVAS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使我院PIVAS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 药物与临床
  • 尹月, 赵志刚, 张艳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78-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药学监护,降低新型抗肿瘤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药师对3例黑色素瘤患者在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后出现免疫相关性肝炎的治疗过程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中3例PD-1抗体导致的免疫相关性肝炎(irH)的发生时间为用药后6周、7周及11周,与国内外研究数据相符。对于既往使用PD-1抗体后出现了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rAE)的患者,irH的发生风险增加;一旦发生irH,在长期大剂量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情况下,机会性感染发生风险亦将增高;对于合并潜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患者,建议在首次PD-1抗体使用前须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药师需意识到相关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并掌握免疫相关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及特殊人群使用PD-1抗体时的注意事项,准确及时的对其进行判断,并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及防治措施,保障患者顺利完成用药方案治疗。
  • 药物治疗管理
  • 赵雯, 曾艳, 褚燕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8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对1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病史患者行股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用药监护,采用文献检索及病例讨论的方法,参与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的设计、优化及监护,包括收集患者信息、疾病风险及药物治疗问题评估、制定抗凝治疗目标及计划、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提供补充叶酸用药指导等,并在患者产后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跟踪随访,以期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为该类临床少见病例的围术期药物治疗及监护积累临床经验。
  • 药事管理
  • 张凡, 白玛央宗, 马晶, 蔡弘, 赵彬, 梅丹, 李大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基础输液包装系统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及分类规则,本研究从容器材质、结构、接口形式、组合盖及外袋性质5个方面对基础输液包装系统进行综合定义,拟建立一种基于编码模式的分类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7家基础输液生产企业相关产品信息进行调查,以验证该分类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涵盖现有基础输液包装系统,且具备一定的指导性与扩展性,以期能为基础输液包材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为临床使用和医疗保险等药政管理提供依据。
  • 任夏洋, 王雅葳, 吴晓明, 李国辉, 杨珺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8):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0.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以来给患者就诊带来诸多不便,癌痛患者面临居家治疗的情况。本文根据多年的癌痛患者随访和药学监护经验,针对患者居家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患者了解癌痛治疗、知晓药品的服(使)用方法、认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并列出止痛药物与抗疫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止痛效果最优化,不良反应最小化的用药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