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1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1-27
  

  • 全选
    |
    综述
  • 赵学佳, 沈葹, 朱志玲, 李媛媛, 山广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细胞凋亡等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用气体分子,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氢气的给药途径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综述氢气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氢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当前氢气在医疗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这一新型治疗性气体分子提供参考。
  • 段经玮, 彭瑜, 罗功名, 张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死亡率。尽管口服抗凝药(OACs)在合并房颤的STEMI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对于存在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左室血栓形成、严重的室壁运动障碍等其他相关高缺血风险的STEMI患者是否应预防性地联用OACs在临床上目前尚有争议。本文汇总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未来药物
  • 宗克丽, 于芳, 何宇鹏, 李行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突发性等特点,在临床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并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是一类严重影响我国民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现有的治疗药物在使用中有明显的局限性。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JHS)是由我国广东东阳光药业自主研发的一款二氢嘧啶类药物,按作用机制属于靶向HBV核衣壳蛋白装配抑制剂,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病毒衣壳的正确组装,加速异常衣壳形成,从而强烈抑制HBV的复制和成熟病毒颗粒的产生。目前,已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现已公布的试验数据表明,甲磺酸莫非赛定对HBV DNA抑制作用十分明显,且安全性较好。本文就甲磺酸莫非赛定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临床研究等作一概述。
  • 最新药物
  • 安鹏姣, 杨莉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azemetostat(商品名:Tazverik)可选择性抑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蛋白2(EZH2),由美国生物制药公司Epizyme和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共同开发,先后于2020年1月和6月在美国加速审批上市,用于治疗16岁及以上不可切除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样肉瘤患者及EZH2阳性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是首个针对这2种肿瘤的表观遗传药物。该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协同效应,但应警惕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
  • 董文靓, 封宇飞, 方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isankizumab是一种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的最新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2019年4月23日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大量研究表明,Risankizumab的疗效优于此前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主流药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和IL-12/IL-23抑制剂等,其将成为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未来趋势。为进一步加深临床工作者对Risankizumab的认识与理解,本文主要针对Risankizuma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同时与其他相关药物进行对比。
  • 药物评价
  • 杜浩鑫, 王春萍, 韩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2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舍曲林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短期成本-效果。 方法 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卫生体系角度评价舍曲林与其他常用抗抑郁药在重度抑郁症治疗中的健康产出和成本差异。模型中临床数据和效用数据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成本数据公开的中国本土药品费用和其他医疗费用数据。 结果 在为期1年的治疗时间内,舍曲林组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健康产出为0.743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高于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组,分别高出0.022、0.019、0.010和0.002 QALYs,与米氮平组相等。舍曲林组直接医疗总费用(4852.0元/年)低于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组,分别节约医疗总费用1931.75、2729.74、1772.53、1503.01和722.62元。敏感性分析显示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结论 在重度抑郁症短期治疗中,相比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是成本更低、健康效用更高的优势方案。
  • 论著
  • 张明珠, 宋金方, 杨静, 张晓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3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包括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与管理政策。 方法 以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各地区卫生健康部门网站和政府官网,下载整理和分析各地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品种及监管措施。 结果 共检索到28个地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及政策文件,有77种药物被纳入省级监控目录,按药物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共涉及11个药物类别,除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外,各地区共增补57种。增补品种中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内科用药的品种数和频次最高。除国家目录品种外,出现频次最高的是脾多肽、胎盘多肽和鹿瓜多肽。各地区监控措施强调要加强药品使用监测,规范临床用药,纳入考核管理,以及通过加强药事管理和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等促进合理用药。 结论 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品种较多,覆盖面广,建议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 孙雪, 格桑罗布, 张令军, 泽碧, 白玛央宗, 杜小莉, 赵彬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方法针对CYP2C19基因与氯吡格雷关系,研究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VOSviewer 1.6.13绘制网络图谱,分析CYP2C19基因与氯吡格雷的研究趋势。 结果 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202篇,发文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方向集中在药理学、心血管系统学和血液学方面;发文量最多的杂志是Thrombosis Research;最多的作者是Hulot J S。 结论 氯吡格雷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从早期药物代谢逐步发展到真实世界不良临床结局。目前研究热点为基于血小板功能和基因检测的精准治疗,从多基因位点、病理生理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多因素评价疗效差异。
  • 王慧, 郝建民, 邱娟, 张鑫, 李春红, 孟宪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40-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早产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6例hsPDA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组(n=38)与布洛芬组(n=38)。布洛芬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20 mg/mL稀释为10 mg/mL,初始剂量为10 mg/kg,24 h与48 h后再给予患儿5 mg/kg,3 d为1个疗程。对乙酰氨基组患儿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口服治疗,32 mg/mL稀释为15 mg/mL,剂量为15 mg/kg,每6 h服用1次,3 d为1个疗程。如患儿导管关闭失败,则对患儿进行第2疗程用药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未闭动脉导管(PDA)直径、左肺动脉(LP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右心室收缩压(RVSP)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组患儿PDA直径治疗1个疗程后[(1.7±0.7)mm vs.(2.2±0.6)mm,t=3.551,P<0.001]及治疗2个疗程后[(1.5±0.4)mm vs.(2.2±0.6)mm,t=4.527,P<0.00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在第2疗程后,对乙酰氨基酚组PDA直径显著低于布洛芬组[(1.5±0.4)mm vs.(1.7±0.5)mm,t=2.430,P=0.018]。对乙酰氨基酚组与布洛芬组患儿总动脉导管非手术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8% vs. 63.2%,χ2=0.831,P=0.362)。没有患儿发生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作为早产儿hsPDA的一线药物,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 安胜男, 陈喆, 付桂英, 杨珺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4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汇总我国上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类型及发生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整理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并查阅说明书,整理作用靶点、心脏毒性类型和发生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阅关于心脏毒性类型的报道。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结果 新型抗肿瘤药物自2000年在我国上市,现有45种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药物,包括靶向制剂39种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6种;覆盖9种常见的肿瘤类型;文献检索结果显示35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以不同程度导致心脏毒性,类型方面占说明书中描述内容的75%,另有6种药物出现说明书中描述以外新的损伤类型。 结论 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不一,使用前应建立基线、加强用药管理和监测,保障肿瘤患者治疗顺利完成。
  • 郭倩, 沈素, 李新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52-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外药物治疗管理(MTM)研究的概况。 方法 以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为数据库对SCI文献进行检索,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对中国学者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0年2月12日。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MTM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年引文数、发表国家、机构、期刊、引用情况等进行分析。 结果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004篇文献,发文量逐年递增;美国在该领域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学者的SCI发文量很少;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94篇文献(期刊66篇、报纸25篇、国内会议2篇、硕士论文1篇),《医药经济报》《中国药房》《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中南药学》等期刊载文量较多;适合我国的药物治疗管理模式、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中的具体实践报道较多。 结论 MTM在国外较为成熟,美国在该领域优势明显,而MTM在我国刚刚兴起,仍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 郭佳丽, 王立丹, 陈赫军, 杜婕, 王伟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5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检索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将罗哌卡因浓度0.075%~0.080%定义为低浓度组,0.100%为中浓度组,0.120%~0.125%为高浓度组,按照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15篇文献,涉及17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的镇痛起效时间较长(MD=1.30,95%CI:0.60~2.00,P<0.001)、镇痛时间较短(MD=-13.74,95%CI:-20.06~-7.42,P<0.001),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较小(OR=0.56, 95%CI:0.36~0.89,P=0.01),而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的第二产程时间较长(MD=3.09,95%CI:1.08~5.10,P=0.003)、镇痛起效较短(MD=-1.28,95%CI:-2.19~-0.36,P<0.001)、镇痛时间较长(MD=19.18, 95%CI:14.06~24.30,P<0.001),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较大(OR=2.20,95%CI:1.35~3.59,P=0.002),而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和AD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浓度(0.075%~0.080%)罗哌卡因存在起效慢、镇痛时间短等不足;高浓度(0.120%~0.125%)罗哌卡因可使产程时间延长,且发生运动神经阻滞的风险最高,因此中浓度(0.100%)罗哌卡因相比来讲更适合孕产妇的分娩镇痛。
  • 曹建成, 郭璐, 柳元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6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比较 L/N型钙通道阻滞剂西尼地平与L型钙通道阻滞剂(L-CCB)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9年12月24日发表的以西尼地平为治疗措施,L-CCB为对照措施,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vMan 5.3进行Meta分析,Stata 12进行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14项研究。Meta分析显示:西尼地平在血压控制方面与L-CCB不存在差异,在减少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 mg/g)方面明显优于L-CCB(SMD=-0.31,95%CI: -0.41 ~ -0.20,P<0.0001),基线蛋白尿水平是主要的异质性来源。当按蛋白尿产生原因分析时,西尼地平对糖尿病引起的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0 mg/g)的降低作用优于L-CCB(SMD=-0.74,95% CI: -1.38 ~ -0.11,P=0.02),在微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300 mg/g)降低方面无明显差异(SMD=-0.12,95%CI: -0.38 ~ 0.14,P=0.37)。 结论 西尼地平在保持降压作用的同时,在降蛋白尿方面较L-CCB有优势,但其更倾向于降低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蛋白尿,而对糖尿病引起蛋白尿的降低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药物与临床
  • 钟建勋, 都胜男, 程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7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是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通过血压达标而达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研究归纳了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包括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重点突出了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目标、用药调整策略以及合并症的药物选择策略,旨在为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 杨雅麟, 武丹威, 韩爽, 施楠楠, 张天婧, 张威,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借鉴国内外药师慢性病管理模式,结合药师实际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并提出药师主导参与高血压病管理的工作流程,即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案,在实施阶段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药学服务,最后通过对患者阶段性的评估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与药学服务方式,以期通过药师主导的高血压病管理工作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李雪梅, 杨丽娟, 张丽芳, 魏丽艳, 赵暄,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调剂药师在调剂工作的基础上,兼做出院患者床旁用药宣教的工作模式,为药师转型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从流程、时间、工作量、药品方面做前期调研,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未覆盖临床药师的综合骨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入住)和五官科病房(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入住)的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摸索出合理的工作模式。上午9~10点时段,1位调剂药师通过病房药房HIS系统的出院带药模块、预备的标准化患者指导清单制作出患者的用药指导单后,对出院患者进行床旁用药宣教。 结果 2个病房总出院人数为908人,实际完成床旁宣教人数为767人,可以完成80%以上出院患者(日均6人)的用药指导工作。药师纠正医护工作失误导致的用药错误共计7例,占床旁宣教患者人数的0.91%。纠正、防范患者用药错误共计28例,占床旁宣教患者人数的3.65%,患者满意度达100%。 结论 此工作模式可为未覆盖临床药师的科室或协助专职临床药师完成出院带药宣教工作,最大化地保障出院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治疗管理
  • 任爽, 李静, 武丹威, 刘龙奇, 苏亦兵,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药物进行了分析。临床药师在建议留取相关标本后,首先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脑脊液相关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及时、多次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给予药学监护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经治疗后,患者脑脊液、影像学指标和临床表现好转。患者药物治疗时间长,调整用药次数多,临床药师给予药物治疗建议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与临床医护密切合作,最终使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病例报告
  • 王硕, 周鹏翔, 李在玲, 刘慧, 周薇, 刘东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是目前治疗轻中度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肾损害是其较为罕见但却严重的不良反应,国内尚无儿童病例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尿、蛋白尿,停药后好转的病例。该病例结合文献报道,提示儿童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前及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以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或潜在的肾衰竭风险。
  • 闫玉凤, 孟现民, 董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2):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服用硫酸羟氯喹片后,出现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对硫酸羟氯喹片引起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对羟氯喹引起的室内传导阻滞不良反应的认识,密切关注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