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1年, 第1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21
  

  • 全选
    |
    铁剂的临床应用
  • 许永健, 田庄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铁调素的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铁缺乏,伴或不伴贫血。机体缺铁造成能量代谢异常,会加重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造成恶性循环。补铁治疗可以纠正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缺铁状态。口服补铁吸收及利用度较低,静脉补铁速度快。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补铁治疗可以改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以及提升生活质量,还有可能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及死亡风险。本文对静脉补铁治疗的特点以及静脉补铁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徐溢明, 翁习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手术期贫血是骨科手术的常见合并症,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铁剂作为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在各类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骨科手术的特点,回顾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贫血的发生率、诱发因素、应用铁剂治疗和预防围手术期贫血的相关研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总结现有临床经验,以期对未来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临床标准的制定有所启迪。
  • 吴海婷, 李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绝对或相对缺乏是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多种因素参与了铁紊乱的发生。临床上正确评估铁状态、纠正铁紊乱及合理选择用药对肾性贫血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就肾性贫血患者的铁状态评价、补铁的方式、常见的补铁药物及补铁的剂量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强调补铁治疗之外应关注减轻炎症、改善铁利用。
  • 杨辰, 周道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患者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尚未引起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由于缺铁性贫血的表现隐匿,是多种慢性病的合并症,往往导致诊治的延误和不良的后果。了解铁代谢的调控,提高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意识,积极明确潜在的病因,才能实现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
  • 孙红旗, 王紫愉, 刘维,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2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单药铁剂或铁剂联合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CRA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目前,临床在用的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有多种类型,使用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各有差异。本文对于铁剂单用或联合ESA治疗CR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解玥,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2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异麦芽糖酐铁、蔗糖铁和低分子右旋糖酐铁静脉注射剂在治疗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比较3种铁剂在慢性肾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及炎性肠病贫血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并对不同静脉铁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及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支持单次给予大剂量铁剂,可安全有效地帮助缺铁性贫血患者更快地提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同时可减少铁剂输注次数、诊疗次数,提升治疗的可及性。
  • 邹羽真, 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3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异麦芽糖酐铁和蔗糖铁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主要疗效指标的改善程度和显效时间的差异,以及导致皮疹、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及低磷血症等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 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Wiley Interscience及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检索异麦芽糖酐铁和蔗糖铁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4月15日,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异麦芽糖酐铁相较于蔗糖铁对于Hb水平的改善程度更优或非劣效性,对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其他疗效指标改善程度更优或非劣效性,且显效时间更快。 结论 异麦芽糖酐铁可单次大剂量给药,实现短时间补足铁需求量,适用于临床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并减少给药方面的负担。
  • 接恒博, 张钰宣, 都丽萍, 梅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4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生物复合药物(NBCDs)是指一类来自于化学合成、组成复杂及成分不均一的混合物药物。此类药物的活性成分由整个化合物体系共同构成,其性质无法通过常规理化手段进行表征,因此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难以定性定量分析的特点给NBCDs类仿制药的审批和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对NBCDs仿制药的监管策略有所不同,FDA并没有NBCDs的概念,将其归类为难以仿制的复杂药品,而EMA对NBCDs仿制药审批多采用非集中式程序。各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NBCDs监管体系,提高NBCDs仿制药的生产质量,保证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治疗等效性。
  • 潘晨, 谈玲, 苗思萌, 孙一琦, 沈素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45-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过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铁过载常见于反复输血、长期应用静脉铁剂的患者中。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静脉铁剂引起的继发性铁过载风险大。本文报告1例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术后输血(2000 mL)输铁(18 100 mg)发生继发性铁过载的病例。铁过载会造成肝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对于继发性铁过载高风险人群应密切监测铁代谢的血浆标志物和肝脏铁储存量,减少铁过载的发生。
  • 未来药物
  • 郑梦园, 荣若男, 邱明丰, 苏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4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治疗性酶是一类具有药效的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酶对底物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而且能催化多种目标分子转化为所需产物,这2种特性使得酶可作为一种特殊药物进行治疗性生物化学反应。然而,治疗性酶的代谢和临床疗效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存在体内稳定性和免疫原性较差、过敏反应以及药物诱导的抗体灭活等缺点。近年来,新载体和新技术在优化治疗性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红细胞负载治疗性酶已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红细胞负载的酶在不同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临床前/临床研究,期望为红细胞负载治疗性酶的进一步转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最新药物
  • 贺诗雨, 黄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5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泽布替尼(Zanubrutinib)是国产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1次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过1次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国以“突破性疗法”身份优先审批并批准上市,实现中国创新药在美国上市“零”的突破。2020年12月,泽布替尼在国内获批的2项淋巴瘤适应证均已纳入医保目录,这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 论著
  • 张田, 李婷, 李超, 裴艺芳, 薛薇,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6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快速评估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官方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研究结果汇总并进行定性描述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2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5项经济学研究及9项随机对照试验,未纳入卫生技术评估(HTA)报告。有效性方面,与常规单方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明显提高血压达标率和控制率,而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其中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降压幅度更大;与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等其他传统固定复方制剂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以明显提高降压总有效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安全性方面,使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与其他大部分对照药物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吲达帕胺和复方利血平片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经济性方面,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常规降压药物相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成本-效果比及增量成本-效果比更具有经济性。 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祝晓雨, 张伟光, 孙阿宁, 史卫忠,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69-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2014―2019年我国部分医院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应用情况,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抽取参与“医院处方分析”课题组研究的我国 6 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杭州、上海及天津) 84 家医院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处方信息,计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值、销售金额增长率等,以分析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 328 029张处方,统计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且女性患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6个城市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销售总金额除了2017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稳步增长,销售总金额最高的药物是唑来膦酸。6个城市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碳酸钙D3(600 mg)和骨化三醇(口服),且两者DDDs值逐年增长。 结论 6个城市骨质疏松症用药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各城市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符合指南推荐用药,应对个别药物的安全性有所警惕。
  • 姚瑶, 陈宁,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口服药品全自动核对系统(MDM)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药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该院住院药房MDM使用率、正确识别率及差错拦截率,统计真、误报警的主要类型和药师人工核对与机器核对的速度对比,并用帕累托法则进行分析。 结果 该院MDM使用率为96.95%,正确识别率为97.66%,差错拦截率为96.77%。真报警的主要问题为药品缺失70例(38.89%)和药品错误60例(33.33%);误报警的主要问题为不匹配(40.05%)、并行(25.89%)和透明(13.90%)。圆柱形药片或胶囊剂、分劈片、圆形小药片和橄榄形药片识别率低。在核对数量超过88袋时,机器较人工核对速度占优势。 结论 该院住院药房MDM的使用率高、正确率高,提高单剂量分包药品的核对速度和准确度,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提高药师工作效率。
  • 赵喆, 王新峰, 王硕, 巩红, 唐筱婉, 刘容吉, 梅丹, 唐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8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疾病管理知信行(KAP)模型量表,并初步调研患者的疾病管理现状,为科普干预甲亢患者用药,优化其治疗方案的必要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设计KAP问卷,对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48例甲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知识、信念和行为3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8个条目。问卷各个部分最终得分均按百分制计算,百分制得分=实际得分/总分×100,其中,< 60分为差,60~79分为中,≥80分为良好。 结果 患者知识维度平均得分为(35.81±18.13)分、信念维度平均得分为(84.10±12.63)分、行为维度平均得分为(50.40±12.78)分,提示甲亢患者疾病认知能力较差,用药行为管理能力欠佳,但治疗信念态度积极。 结论 甲亢患者对疾病及用药的认知水平较低,渴望得到用药指导。建议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科普干预,并优化其药物治疗方案。
  • 钟旭丽, 韩容, 刘霄峰, 柳芳, 金慧臻, 许馨文, 王翔岩, 赵志刚, 张君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85-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国内部分医疗机构儿童用医疗机构制剂(简称儿童制剂)的种类、临床应用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制剂中适合儿童使用的品种及主要治疗领域、适宜的剂型,为儿童药品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所调查医疗机构和制剂室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生产或使用儿童制剂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使用情况和需求。调研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共获取有效调查问卷91份,其中58家医疗机构临床在用的制剂中有儿童适用的品种。结果显示,每家医疗机构配制的儿童制剂品种数为1~33种,平均(6.95±7.66)种;被调查医疗机构儿童制剂品种数多达数百种,主要以儿童最适用的口服液体剂型为主,同时也覆盖了散剂、颗粒剂、外用膏剂、滴鼻剂及滴耳剂等儿童常用剂型;儿童制剂临床用量大的优势品种主要集中于皮肤科和呼吸科用药;由于市场供应不足,临床最希望从其他医疗机构调拨的品种主要是水合氯醛,皮肤科用药如湿疹类药膏、鞣酸软膏等,呼吸科用药如止咳化痰平喘类中成药等。 结论 医疗机构制剂在弥补儿童药品市场供应不足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目前临床供应仍不能满足需求,可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医疗机构制剂生产中心或对临床需求量大的制剂品种进行二次开发,转化成新药等措施解决问题。
  • 药物治疗管理
  • 王文沛, 刘一, 刘彦国, 樊榕榕, 任晓蕾, 徐哲, 张斌, 黄琳, 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 19(8):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1.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患者围术期治疗,探讨MG伴胸腺瘤患者围术期药物治疗管理的要点,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临床药师查阅国内外胸腺瘤切除术治疗MG的围术期药物治疗相关文献,协助临床确定围术期MG药物治疗方案,重点对围术期MG的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剂量等提出建议,并密切关注用药风险。经过治疗,患者围术期控制良好,术后病情平稳,顺利出院。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患者围术期药物治疗管理的全过程,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和合理化用药建议,配合临床医师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