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01
  

  • 全选
    |
    述评
  • 刘维, 母立峰, 王紫愉, 于之恒, 翟所迪, 曹宝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单抗已有不同给药方案获批,在最初获批的按体质量给药方案基础上,增加了固定剂量给药方案和延长给药间隔的方案。本文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经济学评价研究角度,评价不同PD-1/PD-L1单抗给药方案的区别。认为延长给药间隔方案后所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有增高,并且有潜在的经济学效益和更优的适宜性,在疫情期间,延长给药间隔的方案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综述
  • 孙百浩, 李文龙, 关皓月, 许鸣镝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在整个化学药品市场中仿制药占比约三分之二,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杂质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仿制药在杂质控制方面不仅要关注其参比药物中存在的杂质,更应结合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可能存在的需要加以控制的杂质。近年来,行业内对于仿制药中遗传毒性杂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本文在宏观上对遗传毒性杂质的来源、检测方法等进行总结,以期对行业内的仿制药研发分析提供参考。
  • 新药述评
  • 王欢, 张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是辉瑞公司研发的口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治疗新药,核心组分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研发代号:PF-07321332)是专门用于对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CL蛋白酶抑制剂。美国Ⅲ期临床研究表明,Paxlovid能将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率及死亡风险降低89%。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紧急批准Paxlovid用于12岁以上且体质量至少为40 kg的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感染人群,使其成为美国首个获批的口服新冠肺炎药物。2022年2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Paxlovid进口注册,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小分子口服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具有不宜耐药、服药方便、价格低廉、可大规模使用等优势,被认为是改变目前疫情防控策略的治疗方法。本文对Paxlovid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作一综述。
  • 梁楠, 程卯生, 刘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靶向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在蛋白酶体抑制剂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深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新型HDAC抑制剂Abexinostat(研发代号:CG-781)已完成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可以改善客观缓解率等指标,缩小肿瘤大小,且不良反应皆在预期范围之内。该药物目前正在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招募阶段。本文对该药物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概述。
  • 张姣, 黄雅群, 白嘎力, 文睿婷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22-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莫立司他是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其降解,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并调节铁代谢,综合改善肾性贫血。临床研究表明,莫立司他治疗透析或非透析慢性肾病贫血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有望提供一种更便捷、安全的治疗选择。本文针对莫立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评价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论著
  • 胡雪, 熊平安, 张志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2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辅酶Q10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调整,观察组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接受辅酶Q10口服治疗3个月,然后开始IVF-ET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代谢水平、超促排卵过程、胚胎实验室结局及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两原核(2PN)数、卵裂期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囊胚数、正常受精率、优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扳机日激素水平、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囊胚形成率、移植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辅酶Q10预处理能够提高行IVF-ET的PCOS患者受精率,增加优质胚胎数,对临床妊娠率影响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提升趋势。
  • 边萌, 陈淑敏, 史卫忠, 司延斌,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3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我国六城市重症医学科内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应用现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抽取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简称项目医院)课题组收集的全国六城市中94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症医学科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医嘱信息,对药品使用量、使用人次、药品品种选择、给药途径、预防用药进行分析与计算。 结果 本研究共调取各项目医院重症医学科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369 922条医嘱,统计结果显示,6个城市重症医学科内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逐年增加,并且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率高于口服制剂。六城市重症医学科内有95.63%的患者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中,预防用药医嘱中有预防用药指征的医嘱占22.1%,没有指征的医嘱占77.9%。 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重症医学科内的临床应用呈现增长趋势,存在给药途径选择不当、无指征预防用药的不合理问题,应规范质子泵抑制剂在重症医学科中的使用,使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更加合理、经济。
  • 周建, 赵春阳, 蔡佳怡, 姜明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39-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网状 Meta分析评价围术期麻醉药降低成人非心脏及颅脑手术术后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围术期麻醉药降低成人非心脏及颅脑手术术后谵妄的临床随机平行对照试验(RCTs),应用 Rev Man 5.3软件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44项RCTs,共7628例患者。直接比较显示,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是安慰剂组的0.48倍(RR=0.48,95%CI:0.40~0.58,P<0.001),是丙泊酚组的0.55倍(RR=0.55,95%CI:0.38~0.78,P=0.001),是咪达唑仑组的0.25倍(RR=0.25,95%CI:0.17~0.36,P<0.001),这与网状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概率排序图显示,右美托咪定降低术后谵妄的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方面,右美托咪定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是安慰剂的1.21倍(RR=1.21,95%CI:1.09~1.34,P<0.001)和1.47倍(RR=1.47,95% CI:1.25~1.72,P<0.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成人非心脏及颅脑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但会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 顾媛媛, 仲昭辉, 王琬玥, 刘甜甜, 张晓, 巩颖, 曹俊岭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4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瓜蒌皮注射液中的有效化合物,预测并统一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心绞痛相应靶点及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基因互作数据,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5个活性成分、69个靶点(核心靶点20个)上的20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69个相交靶点筛选出137个生物学过程、33个细胞组分、57个分子功能。靶点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瓜蒌皮注射液主要作用于癌症通路、PPAR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等。 结论 瓜蒌皮注射液可能通过与核心靶点相互作用,激活或阻断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稳定粥样硬化斑块、调解脂蛋白代谢、缓解心绞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 林子溦, 左玮, 杨阳, 于佳鑫, 张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PMB)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SH)的临床特点。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9月28日),收集报道多黏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PMB-iSH)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466篇文献,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7例患者。PMB-iSH的初发时间为给药后第2~15天,平均初发时间为给药后第7.4天;主要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肤色加深,多以头颈部为好发部位;或表现为全身性深色圆形斑点样色素沉着。诊断为PMB-iSH后,1例患者停药,6例患者无随访信息;未失访的11例患者中,4例在随访时(中位随访时间为停药后第3.5个月)肤色基本恢复,其中3例为青少年或新生儿患者;6例患者在随访时(中位时间为停药后第3.5个月)肤色有所恢复,但未恢复至原始肤色;1例患者随访时(停药后第5个月),SH未见改变。 结论 PMB-iSH多发生在给药后第15天内,PMB-iSH的临床症状为弥漫性或圆形斑点样的SH,PMB-iSH大多可逆,恢复时间和恢复程度可能与患者年龄相关。临床上可以有所干预以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 郑子恢, 张碧华, 李琼, 王洋, 张白歌, 马琳, 李文英,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6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2年1月31日,中文数据库检索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英文数据库不做期刊限制。由2名研究者提取资料、选取文献、并评价纳入文章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项RCT,包括918例患者,观察组474例,对照组4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在总有效率(OR=6.14,95%CI:4.10~9.20,P<0.01)、痊愈率(OR=2.75,95%CI:2.04~3.72,P<0.01)、显效率(OR=1.58,95%CI:1.13~2.22,P<0.01)、复发率(OR=0.24,95%CI:0.11~0.52,P<0.01)、症状总积分(SMD=-2.17,95%CI:-3.76~-0.59,P<0.01)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MD=-1.92,95%CI:-3.76~-0.09,P<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OR=0.56,95%CI:0.35~0.90,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较单独使用左西替利嗪有明显优势。因纳入的RCT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RCT予以印证。
  • 陈玥, 戴书玥, 刘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67-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ABC)引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文献,探讨MABC致PJI的治疗现状及药学监护。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资料。统计MABC致PJI的患者基线信息、外科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等情况,分析MABC致PJI的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 结果 各大数据库中共检索出14篇关于MABC致PJI的个案报道,有效病例15例;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关节穿刺术、开放清创术、二期翻修术;抗感染治疗强调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长期联合用药,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为阿米卡星的耳、肾毒性及替加环素的胃肠道反应。 结论 MABC是PJI罕见且难治的病原菌,需要外科手术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患者在接受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 司霞, 刘一, 黄琳, 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76-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GBE)序贯疗法治疗突发性聋(SSNH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起至2021年10月31日发表的GBE序贯疗法治疗SSNHL的研究(研究组患者应用GBE序贯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分别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项RCT,1项CCT,累计490例患者。基于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 95%CI:1.08~1.36)。按治疗方案进行亚组分析,研究组中含有糖皮质激素的两组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8, 95%CI:0.31~6.07),无糖皮激素的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RR=1.41, 95%CI:1.02~1.96)。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8, 95%CI:0.27~1.25)。无法合并的1项CCT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GBE序贯疗法治疗SSNHL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部分研究质量较低,因此上述结果仍需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徐琨, 陆燕萍, 韦琳, 陈列光, 张丕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82-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用于识别和解决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中药物相关问题(DRP)的情况。 方法 以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NE分类系统分析DRP的问题类别、原因类别、干预类别、干预的接受情况和解决情况。 结果 纳入患者256例,共发现157例次DRP,平均每例患者0.61例次。问题类别集中在有效性方面,共81例次(51.59%);原因类别集中在患者相关,共77例次(43.75%);干预类别集中在患者层面,共127例次(52.92%);药师为医师和患者共提供164次干预,医师和患者共接受158次,总体接受率为96.34%;最终136例次(86.62%)DRP得到解决。 结论 采用PCNE分类系统对血液科医药联合门诊中的DRP进行分析,能够提高DRP的识别和解决率,提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价值。
  • 案例研究
  • 钱卿, 薛冬, 严波, 范敏, 胡楠, 陈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8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1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腹痛、全身多发红色斑丘疹和水疱,合并肝功能异常及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的病例;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mNGS)检测,报告提示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序列数为483。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mNGS检测报告,确诊为播散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患者经口服伐昔洛韦片抗病毒及保肝、抑酶等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顺利出院。在诊治过程中,临床药师对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药学监护,并建议降低免疫抑制强度及口服盐酸缬更昔洛韦片预防巨细胞病毒及VZV再激活,医师采纳建议。临床药师对移植后感染患者进行重点药学监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突显了药学服务的内涵与价值。
  • 司瑞丽, 周永芳, 刘宗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2): 91-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外的最新治疗方法。该文分析1例胃癌术后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严重肝损伤,对症治疗后好转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提示临床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抗肿瘤时应警惕其对肝功能的影响,加强监测,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