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26
  

  • 全选
    |
    综述
  • 邵嵘焱, 刘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约60%老年患者由于高龄、生理、认知功能损害及合并症增多等原因不能耐受常规化疗;未接受常规化疗的老年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2个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各种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优先推荐去甲基化药物联合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抑制剂用于不适合强化治疗的老年AML患者。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是临床上常用的2种去甲基化药物。本文主要对去甲基化药物联合BCL-2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抑制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等免疫治疗及其他非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琪英, 李慧慧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具有不同临床病程的异质性肿瘤,其特征是髓系造血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和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对于低风险患者,成分输血和祛铁治疗是支持治疗的首选。高风险患者应尽可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不适合移植患者,可使用去甲基化药物。随着医学的发展,MDS治疗方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去甲基化药物的合适剂量和联合化疗方案也在进一步探索中。本文归纳了目前MDS治疗方案,总结该领域的治疗新进展。
  • 李飒, 冯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以雄激素分泌过多、排卵障碍为特征,可引起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近年研究获知其健康风险已超出多毛、影响生育等而扩展到代谢等长期共病。尽管其病因尚不清楚,治疗主要基于症状和经验,但目前应用降糖药可改善症状、防范风险,已获得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本文梳理了降糖药特别是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 新药述评
  • 王欢, 王宏亮, 谢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海道大学和盐野义制药公司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策略联合研发了第一个口服非共价、非肽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CL蛋白酶抑制剂Ensitrelvir。Ensitrelvir对SARS-CoV-2各变异株均表现出抗病毒活性,并在体内显示出良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2022年4月盐野义制药公司公布Ensitrelvir临床Ⅱ/Ⅲ期试验中Ⅱb期部分结果,其能够快速清除传染性SARS-CoV-2,在治疗的第4天,病毒滴度阳性的患者比例比安慰剂组减少了约90%;同时试验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Ensitrelvir有望摆脱对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如利托那韦)的依赖,实现单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满足正在服用慢性病药物的高风险新冠肺炎患者治疗需求。本文对Ensitrelvir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作一综述。
  • 王思敏, 王茜, 方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2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ostarlimab是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anti-PD-1)阻断抗体,用于治疗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的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先前治疗后病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dMMR状态是一种可以预测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在子宫内膜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就Dostarlimab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徐可, 李鹏飞, 王达珩, 司东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脑血疏口服液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使用脑血疏口服液,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给予脑血疏口服液(10 mL/次,每日3次,持续用药30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7、14 d后血肿体积和治疗3 d血肿扩大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估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血清S100蛋白、AQP4、TNF-α、IL-6、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治疗3、7、14 d后两组脑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观察组治疗3 d后血肿扩大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NIHSS分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BI分值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00%)高于对照组(72.09%),P<0.05。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2例腹胀、1例腹泻;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腹泻。 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能缓解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水肿缓解和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 韩凤昭, 李振知, 肖怀玉, 张思洁, 杨文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3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诊断相关分组(DRGs)建立药品综合管理模式,合理控制住院患者药品费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DRGs建立药品综合管理模式,比较管控前后5年的住院患者例均药品费用、药品占比、重点监控的药品金额及占比情况。 结果 管控后,住院患者例均药品费用由2017年的3496.3元下降到2021年的2609.7元、药品占比由2017年的29.0%下降到2021年的17.4%,辅助用药、中成药占比下降和住院药品占比下降有相关性(P<0.05);全院大部分绩效科室的人均住院药品费用和药品占比下降明显;精细化管理中典型科室骨科DRGs管理成效显著,住院患者例均药品费用由2017年的4339.2元下降到2021年的2577.5元、药品占比由2017年的17.5%下降到2021年的8.7%。 结论 基于DRGs建立药品综合管理模式,能够合理控制住院患者药品费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 于依水, 刘爽, 程吟楚, 蔡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门诊药品医保拒付现状,明确拒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回顾2019年1—9月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医保拒付药品费用情况,分析拒付原因及类别,评价拒付结果的合理性。 结果 门诊被拒付处方中,频次最高的原因为累计开药量超量(占比72.60%),金额最高的原因为超医保目录限制(占比62.81%)。产生医保拒付的原因多种,包括医保政策学习理解不到位、诊断书写不规范、医院药品目录与指南或共识不一致、审核处方不全面、信息系统未能有效拦截、拒付判定不合理等。 结论 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需要医疗机构加强监管,将医保政策解读传达落实到位,医保规则需与时俱进、动态管理,药品说明书需及时修订,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将不合理处方拦截。
  • 张沫, 周洋, 石秀锦, 魏娟娟, 林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4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5—2020年我国7城市96家医院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促进口服抗凝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随机抽取7城市96家医院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处方信息,对处方量、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处方84.10万张,涉及口服抗凝药物金额1.92亿元。患者男女比例1.09∶1,≥75岁患者占37.56%。口服抗凝药物处方量在2015—2019年间均呈增长趋势,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处方占比逐年提升(由2015年20.05%增至2020年的66.57%),其中利伐沙班处方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由2015年的18.25%至2020年的52.51%),而华法林处方占比逐年降低(由2015年的79.92%降至2020年的33.43%)。北京的口服抗凝药物处方金额最高,其次是上海和广州。上海的年均增长率排名第一。利伐沙班处方金额以1.37亿元位居第一,达比加群酯处方金额年均增长率最高(84.43%)。华法林的限定日费用(DDC)最低,利伐沙班的DDC逐年降低。以说明书为依据,通过处方信息,包括年龄、诊断、特殊人群用药等维度分析,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处方合格率为92.77%。 结论 我国96家医院口服抗凝药物中华法林的处方占比逐年减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处方金额、处方量逐年增加。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
  • 耿传信, 陈晓琳, 公静, 杨海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PTX)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等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等方法学,从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3个维度对Ab-PTX进行临床综合评价。 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紫杉醇注射液(PTX)相比,Ab-PTX增加了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OR=0.56,95%CI:0.34~0.93,P < 0.05),未预处理的Ab-PTX与预处理的PTX在过敏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性方面,与PTX相比,Ab-PTX提高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在经济性方面,成本-效果分析显示,Ab-PTX的成本-效果比最低(1216.5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Lp-PTX)居中(1586.8元),PTX最高(3630.3元)。综合评分结果显示,Ab-PTX评分最高(93.97分),其后依次为Lp-PTX(59.57分)和PTX(50.82分)。 结论 与Lp-PTX和PTX相比,Ab-PTX治疗乳腺癌在有效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安全性上尤其是周围神经毒性方面不具有优势,临床用药过程中需加强监测和治疗。
  • 黄芸, 张心瞳, 方崇波, 周华, 张宇宇, 马俐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56-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成本-效果。 方法 从支付者角度,应用ODYSSEY OUTCOMES研究数据,结合目前我国ACS的医疗成本和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概率等构建Markov模型,结果指标包括人均医疗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健康指标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使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PSA)探究模型潜在的不确定性。 结果 在为期20年的模拟治疗中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较他汀类单药治疗的人均医疗成本高,分别为239 081和156 403元,但联合用药效果更佳,QALY分别为9.6和9.4,ICER为413 390元,大于预设的支付意愿阈值。 结论 与他汀单药相比,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ACS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目前尚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
  • 孟新源, 宋建忠, 梁永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房质量管理中,通过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提高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的规范性。 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等步骤,优化GCP药房管理中药物的接收、储存、发放等关键流程。 结果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后,优化了GCP药房管理中药物超温、医嘱及处方差错、使用后剩余药物及空包装回收等关键流程,降低了相关问题差错率(P < 0.05),有效避免了由于试验用药物管理不当带来的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方案偏离或违背。 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能优化GCP药房药物管理流程,提高各环节管理质量,促进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有序开展。
  • 王晶, 徐硕, 徐文峰,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6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归纳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以下简称《药典》)中含土鳖虫的成方制剂,以期为土鳖虫制剂的临床应用、深度开发及剂型改良提供参考。 方法 查阅《药典》,搜集其中含有土鳖虫的成方制剂,整理分析中药味数及剂量、药物剂型、制备方法、药物配伍、临床主治及注意事项等。 结果 《药典》中收载含土鳖虫的成方制剂共34种,除参松养心胶囊外,其余33种制剂均列出味数,出现频率最多的含11~15味中药,6~10味和16~20味中药次之。剂型以胶囊剂(11种)为主,服用方式几乎均为口服用药。制备方法大部分以粉碎成细粉(包含最细粉、极细粉)直接入药。临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与土鳖虫配伍组成方剂的中药较多,共171种,包括植物药139种、动物药24种、矿物药8种。注意事项中出现最多的禁忌是妊娠患者用药。 结论 在应用含土鳖虫成方制剂的过程中应关注其不同剂型、制备方法、配伍关系对病症作用效果的差异。
  • 牟致平, 杜岚, 张志亮, 安龙, 唐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70-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鞘内泵入吗啡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鞘内泵入吗啡致ADR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对患者一般疾病情况、ADR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等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31篇,病例37例;61~70岁(13例,35%)的例数最多;植入鞘内吗啡泵后12个月内ADR出现最多(17例次,35%);ADR累及多个系统,其中全身性疾病及用药部位反应的发生率最高(29例次,60%),呼吸系统反应最为严重(1例次,2%)。 结论 临床应重视鞘内泵入吗啡所致的ADR,应用时考虑患者年龄、使用时间等因素,并关注全身性疾病及用药部位反应等系统的临床表现,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 药事管理
  • 洪峻, 王晓玲,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健康事关民族未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用药需求持续增长,儿童专用药品、剂型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儿科用药保障面临新的挑战。儿科用药保障需要有坚实的立法为基础,完善的法规、规章制度作支撑确保儿童用药权益。欧盟颁布《儿科用药管理条例》至今已有十余年立法经验,并在注册审批、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可借鉴欧盟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科用药相关政策。
  • 案例研究
  • 李谷雨, 金祥龙, 付丽香, 韦元元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卡泊芬净等棘白菌素类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较低且缺乏临床数据,其治疗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效果还存在争议。但对于耐唑类真菌感染、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棘白菌素类药物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药师参与的尿路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泌尿系感染症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建议临床医师给予卡泊芬净,同时实施药学监护,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
  • 张旭, 崔慧娟, 李园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83-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级皮肤不良反应是特瑞普利单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中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66岁胰腺癌患者,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后出现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暂停用药并予以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后患者未再重启免疫治疗。
  • 谷宏伟, 海鑫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86-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使用达格列净致阴茎破溃和念珠菌性龟头炎。临床药师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症状结合药物的使用情况,认为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使用存在合理的关联性,考虑达格列净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建议改变治疗方案以及给予相关抗感染、抗真菌治疗。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给予正确的处置方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李秋睿, 罗宝生, 屠文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8):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8.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1例由贝伐珠单抗引起的重度皮肤及黏膜破溃伴出血、角膜溃疡和结膜炎的卵巢癌案例。临床药师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协助医师对该不良反应进行鉴别与分析,并参与了该患者皮肤及黏膜反应和眼部损伤的药物治疗过程,以期为医师、药师在今后对贝伐珠单抗引起的重度皮肤及黏膜反应、眼部损伤不良反应的鉴别、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