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28
  

  • 全选
    |
    眼科疾病药物治疗
  • 金恩忠, 赵明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眼科疾病存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和病种上的多样性,其药物治疗也因病种不同千差万别。随着对各类眼科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药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眼科疾病药物治疗的选择越来越多,不断满足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也仍有不少眼科疾病的药物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本文谨对眼科疾病药物治疗的现状、目前临床需求无法被满足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与探讨。
  • 岳志华, 牛剑钊, 李浩,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眼睛的敏感性及独特的生理学特点,眼用制剂在质量控制及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比其他外用制剂更为严格。本文通过对中、美、英、日各国药典收载的眼用制剂类型及相应质量控制要点作一梳理及分析,比较各国药典眼用制剂质量标准控制的异同点,并对中国药典眼用制剂质控项目提出建议,期望对国内眼用制剂的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 张珞妃, 霍记平,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晚期可严重影响中心视力。药物、激光光凝和手术是DR的三大治疗方式,一般在前两者治疗无效情况下采取手术治疗。与激光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能对DR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同时更好地保留视网膜解剖结构、减少激光相关并发症。本文将从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血管保护剂、抗氧化剂、中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等多个方面对DR的药物治疗进行循证评价,重点评价临床关注热点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DR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DR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郭姗姗, 姜睿琦, 李草,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18-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揭示国内外眼科用药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为开展眼科用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分别检索1992—2021年已发表的眼科用药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近30年间国外眼科用药研究呈指数增长,且年发文量远大于国内。美国在眼科用药领域优势明显,发文量最多。《国际眼科杂志》收录的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美国眼科学会的官方期刊Ophthalmology收录的英文文献数量最多,影响因子也最高。陈祖基发表的中文文献数量最多,URTTI发表的英文文献数量最多。眼科用药的主要研究热点为青光眼、干眼症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国外超说明书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眼部疾病的研究较多,但我国没有相关研究。 结论 国内外眼科用药研究需要加强交流合作,建议国内学者加强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研究。
  • 余克富, 曹婉昕, 徐蓓, 史卫忠,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2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多,其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但由于血-眼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对血-眼屏障的分类、血-眼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因素、眼部疾病的全身给药现状及常用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眼部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及用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李光耀, 王宁利, 张玉, 魏文斌, 卢海, 翟所迪,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2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眼科药物说明书外使用临床实践指南》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发起,北京同仁医院、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及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共同支持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针对25个眼科药物说明书外使用问题,最终形成强推荐意见5条、弱推荐意见27条。指南于2022年5月发表于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本文为该指南的中文解读版本,涵盖本部指南所有推荐意见、证据解读,旨在为眼科药物说明书外使用提供参考。
  • 解玥, 王昕, 计紫超, 李光耀,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37-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研究结果。 结果 纳入13篇研究,共计321只眼,每个研究为4~113只,平均随访 0.8~11.8月。研究干预措施为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或联合其他治疗。干预后,对视功能有利的占11.8%~91.7%,对眼解剖结构有利的占40.0%~100.0%,对临床结局有利的占50.0%~100.0%。未见任何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的眼内或全身系统不良反应报告。 结论 对于真菌性眼内炎患者,建议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经验性治疗,建议根据真菌类型和(或)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该方案尚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验证。
  • 李一曼, 李光耀, 王恩特, 宋智慧,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4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对已发表的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他克莫司滴眼液共纳入2篇病例系列,环孢素滴眼液共纳入1篇队列研究和6篇病例系列,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有效性方面,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后患者角膜溃疡愈合效果较为确切,角膜溃疡愈合率为61%~100%;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视力状况;患者治疗后未复发或复发率较低。安全性方面,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后患者偶发眼部不良事件,整体发生率较低。 结论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但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程笑, 李光耀, 张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47-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眼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linicalTrials、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2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工作,并对结局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 结果 纳入18篇研究,共839例病例、950只患眼。研究结果显示,眼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总体提高眼部视力,缓解眼部的炎症反应,减少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前房细胞数,对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数影响较小,但同时伴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眼内压升高、白内障、眼痛、上睑下垂、视网膜病变和炎症复发等,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 眼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为葡萄膜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新药述评
  • 冯薰, 谢菲, 肖典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GRM)是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选择,但长期全身给药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其应用受限。ABBV-3373是艾伯维公司开发的一款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将GRM与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阿达木单抗偶联,用于治疗对甲氨蝶呤(MTX)反应不足的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RA)。ABBV-3373利用阿达木单抗对跨膜TNF的结合能力,将载荷的GRM类药物直接递送至RA病灶,靶向递送GRM,减少其全身不良反应并使慢性给药成为可能。ABBV-3373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于阿达木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药有望为RA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并推动ADC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文对ABBV-3373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进展等作一概述。
  • 边嘉璐, 贺诗雨, 黄婧, 黄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5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瑞替尼(pacritinib)是新一代JAK2选择性抑制剂,用于治疗血小板计数<50×109/L的中度、高危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MF)成人患者。2022年2月在美国获批,成为第3个治疗骨髓纤维化的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较初代鲁索替尼有明显提高,适用患者范围更多。
  • 论著
  • 王慧萍, 董晓亮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洛阳北方企业集团职工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纳入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联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共纳入患者16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有效率78.05%(64 /82)高于对照组的65.85%(54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37±1.31)和(4.32±0.64)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别为(306.10±197.60)ng/L和(390.50±180.20)ng/L,CD3+CD4+水平分别为(42.40%±10.40%)和(32.20%±9.10%),随访6个月后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317.20±114.80)ng/L和(400.40±126.80)ng/L,CD3+CD4+水平分别为(41.00%±9.00%)和(32.50%±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脱发、肝肾功能损伤和胃肠道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Ⅲ/Ⅳ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免疫状态,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陈雅楠, 谭鑫, 邓德明, 康权, 钟立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6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骨及软骨相关矮小症(BCD)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BCD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6例BC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rhGH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80)和无效组(n=46),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龄(BA)、生长速率(GR)、身高(H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hGH治疗BCD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rhGH治疗疗效不佳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两组BA、GR、H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治疗后BA、GR、Ht均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在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生长激素峰值(GH peak)、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指数(BAI)、尿酸(UA)、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SDS、GH peak、IGF-1、BAI、UA、BAP是rhGH治疗BCD的影响因素,各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线图模型显示,rhGH治疗BCD疗效不佳的影响率为37.57%,且评价区分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54~0.926,P<0.001),区分度较好。预测模型GiViTI校准曲线带的95%CI区域均未穿过45°对角平分线(P=0.188),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接近,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结论 BCD患儿应用rhGH治疗,总体疗效显著,HtSDS、GH peak、IGF-1、BAI、UA、BAP是rhGH治疗BCD的影响因素。
  • 苏贵灵, 张先来, 王佐, 汪丙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7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及解痉平喘、化痰、抗感染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持续治疗15 d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记录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均消失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随诊3个月评价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结果 共纳入患儿10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5(5~7)d 比 6(5~8)d,Z=2.045,P=0.041]、住院时间[6(6~8)d 比 8(6~9)d,Z=2.113,P=0.035]均短于对照组,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88.8±8.2比83.6±7.9)、最大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81.1±7.4 比 77.7±9.5)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3.77%)、9例(16.98%)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26)。 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
  • 田广平, 邹宁, 马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7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溶栓、抗血小板和调脂等常规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予以相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并随访90 d。比较治疗前、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随访90 d预后情况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 比 71.43%,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前为(5.90±1.07)分,治疗后为(2.45±1.43)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95±1.00)分,治疗后为(3.45±1.15)分]、血清S100B蛋白(S100B)[观察组:治疗前为(0.31±0.08) μg/L,治疗后为(0.15±0.05) μg/L;对照组治疗前为(0.32±0.08) μg/L,治疗后为(0.23±0.09) μ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观察组:治疗前为(318.66±38.24) ng/L,治疗后为(165.25±24.64) ng/L;对照组:治疗前为(311.62±41.35) ng/L,治疗后为(257.81±29.74) ng/L]、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观察组:治疗前为(77.12±8.64) μmol/L,治疗后为(52.65±6.53) μmol/L;对照组:治疗前为(78.88±8.38) μmol/L,治疗后为(65.32±6.81) μ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90 d两组患者进展为脑卒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预后良好比例高于以对照组(94.29%比82.86%,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发热、横纹肌溶解征、头痛、颅内出血、胸痛、胃肠道症状等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白婷, 杨蕊, 朱琳, 惠娇娇, 何青青, 梁乐, 田娜妮, 李霄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82-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自上市以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其ADR的病例报道,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涉及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70~79岁占比最高,为35.48%;ADR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12 h,最长的为用药10个月,其中发生时间为用药1~10 d的比例最高(35.48%);ADR累及器官/系统有9个,其中最多的为心血管系统,占比44.12%;ADR类型为新的严重ADR占比最高为38.71%,其次为新的一般ADR,占比25.81%;20例患者经停药或停药并对症处理后痊愈,7例患者经停药并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患者后期因原发病加重而死亡,1例患者经停药并对症处理后未好转。 结论 临床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期间,应密切监测该药相关的ADR,尤其是用药早期和老年男性患者,监测患者血压、肾功、心电图等,以便早期识别ADR。
  • 徐忆纯, 刘琛, 苏甦, 张兰, 褚燕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86-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患者对比剂使用现状及使用后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原因,优化临床使用对比剂前后的AKI预防方案。 方法 选取该院血管外科2021年3月和7月使用对比剂进行介入造影和CTA的患者,依据《2018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造影后急性肾损伤防治指南》进行评估。 结果 共纳入患者207例,进行了335次造影,发生5例AKI(2.4%),对比剂超剂量使用的患者有36例(17.4%)。在院期间进行了≥2次造影的患者有101例(48.8%),其中有56例(27.1%)患者在两次造影期间未进行肌酐检查;207例患者使用对比剂中有87例(42.0%)造影前后水化剂量不足。 结论 临床在造影过程中应注意对比剂的使用剂量、使用间隔,在对比剂使用前后规范水化方案,完善血肌酐检测,以减少AKI的发生。
  • 案例研究
  • 孙雪林, 张攀, 胡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9):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9.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36岁女性患者因荨麻疹服用依巴斯汀片和润燥止痒胶囊,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皮肤及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9.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52.0 U/L,γ-谷氨酰转肽酶152.0 U/L,碱性磷酸酶152.0 U/L,总胆红素77.3 μmol/L,直接胆红素72.5 μmol/L。考虑为药物致肝损伤引起的黄疸,停用依巴斯汀和润燥止痒胶囊,入院后给予保肝药物治疗。1周后显示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有继续恶化趋势。经会诊后临床药师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加用保肝药治疗,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