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怡, 周晓春, 郭媛媛, 顾媛媛, 何婷, 李慧, 薛春苗, 曹俊岭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万应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 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草药成分和靶标数据库(HIT)、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检索万应胶囊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潜在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STING平台构建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计算并筛选潜在关键靶点,通过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网络。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活性成分和靶点结合性能。 结果 共筛选万应胶囊有效活性成分51种,相应基因靶点707个,疾病的相关靶点754个。万应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潜在靶点123个,其中关键靶点为STAT3、HRAS、SRC、PIK3R1、PTPN11。KEGG富集分析显示,关键信号通路包括HIF-1、AGE-RAGE、PI3K-Akt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rvenin Ⅰ和6-阿魏酰梓醇可能是核心活性化合物。 结论 万应胶囊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协同机制干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其与细胞增殖和代谢、磷酸化调节、免疫系统、激酶活性及信号受体结合等机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