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3年, 第2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31
  

  • 全选
    |
    综述
  • 王月, 郭思瑞, 徐硕, 徐文峰,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脂微球新型注射剂的广泛开发及应用,临床对其安全便捷的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目前很多脂微球注射剂的说明书对其使用方法及操作不够细化和完善,且较多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应用中对脂微球注射剂的配置及给药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制剂的临床使用。因此,脂微球注射剂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成为其临床安全中亟待规范的关键一环。本文对目前脂微球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对其常见的临床使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对脂微球注射剂的临床使用要点及操作进行了用药指导,从而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
  • 新药述评
  • 郝旭, 黄琳, 于锋, 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奈莫雷生是一种新型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该药阻断了食欲素-1型受体和食欲素-2型受体与食欲素A和食欲素B的结合,发挥抑制觉醒作用,可针对过度觉醒这一特征发挥治疗成人失眠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2022年1月7日奈莫雷生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成人失眠。本文对奈莫雷生的药理作用、药动学和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论著
  • 张慧, 宋磊军, 李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CPB)中接受不同给药方式的氨甲环酸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PB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推注10 mg/kg氨甲环酸10 min后以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至术毕,对照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推注10 mg/kg氨甲环酸10 min后以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术毕。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两组效益与风险。 结果 共纳入患者1032例,研究组516例,对照组516例。研究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纤维蛋白原(FIB)、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4 h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后总出血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综合效益-风险值较对照组高出13(95%CI:8.27~17.94),改变风险的相对权重后结果仍稳定,效益-风险评价的敏感性较高。 结论 在CPB中,切皮前缓慢静脉推注10 mg/kg氨甲环酸10 min后以1 mg/(kg·h)持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至术毕的临床疗效较好。
  • 赵慧玲, 赵丹, 张伟, 高萌, 雷宝, 李正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 纳入2022年4—6月延安市中医医院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阿芬太尼5 μg/kg联合丙泊酚1~2 mg/kg、对照组选择芬太尼1 μg/kg联合丙泊酚1~2 mg/kg行麻醉诱导,所有患者术中丙泊酚每小时4~6 mg/kg持续泵注。记录麻醉前(T1)、胃镜检查开始(T2)、胃镜至十二指肠降部(T3)、肠镜开始(T4)、肠镜至回盲瓣(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Ramsay镇静评分(RSS)。记录操作时长、丙泊酚追加例数、丙泊酚追加次数、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低氧血症、丙泊酚注射痛、低血压、呛咳、头晕、体动、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1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T3时观察组R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2~T5时两组患者MAP显著降低(P<0.05),T1和T2时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追加例数、丙泊酚累计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低氧血症发生率更低,血压更平稳,安全性更高。
  • 边萌, 张杰, 陈淑敏, 史卫忠, 司延斌,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我国6城市重症医学科患者营养支持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重症医学科患者肠内营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抽取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课题组收集的全国6城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重症医学科使用肠内营养药物的医嘱信息,对药品使用量、使用人次、药品品种进行分析与计算。 结果 共调查全国6城市94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79家(84.04%)、二级医院12家(12.77%)、一级医院3家(3.19%)。2014—2020年6城市重症医学科患者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率为36.05%,使用呈增长的趋势。其中肠内营养药物的年均增长率为6.77%,肠外营养药物的年均增长率为2.04%。2014—2020年我国6城市重症医学科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总比值为1∶1.09。肠内营养药物使用量排在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整蛋白型-通用型肠内营养药物、整蛋白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药物和整蛋白型-肿瘤型肠内营养药物,其使用量分别为227 087瓶(袋/桶)、144 376瓶(袋/桶)、114 317瓶(袋/桶)。2类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药物(糖尿病型、肿瘤型)的使用量总和显著大于通用型肠内营养药物的使用量。 结论 重症医学科内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使用比例在逐渐优化,我国肠内营养药物使用发生改善,但与国际数据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应根据适应证选用适宜的营养支持药物。重症医学科内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药物使用量过大,应合理选用肠内营养药品的品种。
  • 冯玉军, 李蕊, 张华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同时分析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的脂代谢、卵巢功能、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指标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病例100例,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8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观察组,对照组的窦卵泡数、雌二醇(E2)水平更高,且黄体生成素、尿促卵泡激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卵巢体积更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且HDL-C均明显升高,对照组的体质量显著增长,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黄体生成素、尿促卵泡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且与E2呈负相关(P<0.05)。 结论 青春期PCOS患者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改善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接近炔雌醇环丙孕酮,在改善脂代谢方面的效果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且不会对患者体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 任红, 张淑芳, 齐贺彬, 王东梅, 周广伟, 孙鹏, 贾兆晋, 张满和, 王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方式均为静吸复合的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时,观察组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舒芬太尼0.2~0.4 μg/kg、咪达唑仑0.03~0.06 mg/kg、丙泊酚0.5~1.2 mg/kg、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对照组静脉输注与观察组艾司氯胺酮等容量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2~0.4 μg/kg、咪达唑仑0.03~0.06 mg/kg、丙泊酚0.5~1.2 mg/kg、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3 min(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 5 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测定T0、T2、T3、T4时血中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选取恢复质量-40(QoR-40)量表评分用于评估患者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情况。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评估术后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前即刻的疼痛情况。 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观察组37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在T1时显著低于T0P<0.05),在T2、T3、T4时较T0时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HR及MAP在T1时无明显变化(P>0.05),在T2、T3、T4时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HR和MAP在T1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在T2、T3、T4时,MAP在T2、T3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3、T4时,观察组患者皮质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T2、T3、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QoR-40评分和情绪状态、疼痛及心理支持3个维度的子评分在术后24 h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离开PACU前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稳定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在一定程度改善术后恢复质量,可安全应用于此类患者。
  • 薛芝, 齐国祥, 高行娟, 蔡静然, 戚冉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现状,探讨未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选取2021年1—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NVAF患者410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抗凝治疗情况、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合并用药情况、跌倒风险及Barthel指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VAF患者未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 结果 405例NVAF患者具有抗凝指征,其中264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率为65.2%。根据是否接受抗凝治疗分为抗凝治疗组(264例)和未抗凝治疗组(146例),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合并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比例、联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例、HAS-BLED评分和跌倒风险评分均低于未抗凝治疗组(P<0.05),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比例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未抗凝治疗组(P<0.05)。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43例(16.3%)服用华法林,221例(83.7%)接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其中73.3%(162/221)的患者服用NOACs剂量符合指南推荐,26.7%的患者服用NOACs剂量低于指南推荐。未抗凝治疗的患者中,54.8%(80/146)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血小板减少、合并贫血、联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跌倒风险和Barthel指数是未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NVAF患者抗凝治疗率偏低,存在服用NOACs剂量不足的情况,积极防治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及时调整抗栓方案,控制跌倒风险中可干预因素,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率。
  • 洪苏秒, 张劻锋, 陈海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4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钠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平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硝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子宫动脉血流血栓弹力图参数、抗氧化指标、内皮损伤指标及母婴结局。 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观察组48例,对照组52例。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凝块形成时间、过氧化物、丙二醛、内皮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产妇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诺肝素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稳定子宫动脉血流,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改善内皮功能及母婴结局。
  • 卫红涛, 廖音, 侯文婧, 王维娜, 崔向丽, 金岩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52-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患病情况、药品负担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014—2019年诊断为帕金森病的处方,分析患者基本信息、NMS情况、相关药品使用情况、药品治疗费用。 结果 总计纳入818例患者,有效医嘱条目11 108条;818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NMS的患者总计408例,其中伴有失眠的人数最多,为207例,发病率25.30%;其次是抑郁160例,发病率19.56%。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人均治疗药费为(377.31±360.41)元/月,其中治疗运动症状的人均药费(279.00±248.68)元/月,而治疗NMS人均药费(263.59±325.08)元/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NMS,NMS的治疗药费不低于运动症状的药费。在关注PD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NMS,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 李博宇, 于晓佳, 张翼, 陈罡, 黄克武, 安卓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5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的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和防范举措,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使用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的处方记录,依据医药互动模式制订奥马珠单抗合理用药点评路径,从用药指征、用法用量和其他不适宜3个维度开展处方点评。 结果 共收集2818条使用注射用奥马珠单抗的处方记录,涉及355例患者的就诊信息,主要诊断均为支气管哮喘。通过处方点评发现,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存在不合理用药17例(4.79%),均为无适应证用药,即不符合将奥马珠单抗用于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并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其他控制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得到控制,且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的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注射用奥马珠单抗起始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均按药品说明书要求,且给药途径及其他均未见不合理。 结论 医药互动模式下的合理用药点评可以更好地促进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在哮喘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 韩芙蓉, 张弨, 李彤, 宋智慧, 徐姗姗, 王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60-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药品说明书外用药情况,并进行循证评价。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4月血液科处方和医嘱中药品说明书外用法情况,并运用Thomson Micromedex循证药学数据库的DrugDex分级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血液科共有49项药品说明书外用药,包括45项说明书外适应证用药(91.8%)和4项说明书外用法用量用药(8.2%);说明书外用法涉及19个药品品种,其中18种药品为说明书外适应证用药,3种为说明书外用法用量用药,占全院药品品种的1.2%(19/1462),主要为抗肿瘤类药物(78.9%,15/19)。49项说明书外用药中,9项(12.3%)已被FDA批准,20项(27.4%)在国际指南中推荐,15项(20.5%)在国内指南中推荐,27项(37.1%)符合专著。19项(38.8%)药品说明书外用药在Micromedex循证药学数据库收录,有效性等级Ⅰ级和Ⅱa级分别占10.5%和89.5%;推荐级别Ⅰ级、Ⅱa级和Ⅱb级分别占10.5%、31.6%和57.9%;证据等级均为B级。 结论 血液科处方和医嘱中说明书外用药比较常见,均有循证药学证据支持,但个别用法证据质量较低,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以减少潜在风险。
  • 蔡乐, 张婧, 伏安, 郭代红, 朱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6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奥马环素相关不良事件进行信号挖掘与分析,为防范奥马环素的用药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从FAERS数据库提取奥马环素2018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不良事件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法、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术语集进行不良事件系统归类。 结果 共获得319份奥马环素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涉及1049条不良事件。通过4种方法综合分析,筛选获得与奥马环素相关的有效不良反应阳性风险信号24个,主要累及胃肠系统、各类检查、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等,其中阳性风险信号的不良事件按发生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恶心、呕吐、住院治疗、上腹痛和腹部不适;阳性风险信号按ROR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牙齿变色(ROR=263.40)、喷射性呕吐(ROR=75.89)、伤口分泌(ROR=56.23)、粪便松软(ROR=19.98)和AST升高(ROR=13.03)。 结论 奥马环素引起牙齿变色、肝损伤以及胃肠系统等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强度较高,用药期间应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干预,保证用药安全。
  • 杨荣, 张友波, 孔健, 顾锦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婴幼儿使用普萘洛尔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普萘洛尔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的综合标准法(简称MHRA法)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婴幼儿使用普萘洛尔的所有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挖掘和分析。 结果 纳入以普萘洛尔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共75 290例,以严重不良事件为主(62.33%),报告来源主要为美国(50.18%)。经MHRA法和BCPNN法筛选最终获得普萘洛尔不良事件信号91个,涉及报告总数为1147例,其中说明书未记载的不良事件信号67个。不良事件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分类为代谢及营养类疾病、精神病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不良事件首选术语以低血糖及其并发症、四肢厥冷、睡眠障碍及睡眠质量差的信号强度大,与普萘洛尔关联性强。 结论 婴幼儿使用普萘洛尔治疗时,临床应重点关注低血糖及其并发症、四肢厥冷、睡眠障碍及睡眠质量差的患儿,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马红玲, 陈丽娜, 郭小彬, 杨宏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7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危重症患者替加环素相关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CU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资料,分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组(纤维蛋白原< 2.0 g/L)和正常纤维蛋白原组(纤维蛋白原≥2.0 g/L),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器官功能、感染指标以及替加环素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合并用药等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患者替加环素相关低纤维蛋白原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99例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组37例,正常纤维蛋白原组62例。替加环素治疗后4.5(3.0~7.0)d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停用替加环素3.5(3.0~5.0)d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正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疗程(P=0.003)、高剂量(负荷剂量200 mg,维持剂量100 mg,每12 h 1次,P=0.010)、替加环素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P=0.001)是危重症患者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生于替加环素治疗后4.5(3.0~7.0)d,其与替加环素疗程、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 案例研究
  • 杨慧萍, 张春燕, 任晓蕾, 黄婧, 张晓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8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急性复杂性腹腔感染IgA肾病患者经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后出现构音障碍的案例。患者经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构音障碍,经临床药师参与对其症状与药物关联性进行分析,建议医师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同时替加环素减量,经过这一治疗后患者构音障碍好转,停用替加环素后构音障碍逐渐消失。肾功能不全患者及低蛋白血症患者使用替加环素应警惕药物浓度偏高引起不良反应。
  • 王亚宁, 张磊, 赵鹏, 姚民秀, 徐倩, 张方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8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虽然发生率极低,但其可导致循环衰竭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死亡率高,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临床需高度警惕。本文报道1例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12周后出现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例,通过及时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一直给予胰岛素维持治疗。
  • 陈文, 瞿波, 何金室, 朱家恒, 何玉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1例罗沙司他治疗α-地中海贫血患者,该患者既往长期呈现中度贫血,曾多次因重度贫血而输血治疗,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SEA/-α3.7,经罗沙司他治疗后贫血程度明显改善,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 马国伟, 陈洁, 刘晖, 屠文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7):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3.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1例55岁男性患者因低分化肝细胞癌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周后,反复出现左上腹痛,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检查异常,上腹部MRI考虑为水肿型胰腺炎。经诊断排除其他病理因素,考虑为卡瑞利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为很可能。临床药师建议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 d后复查,相关症状及指标明显改善。本文对该病例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及治疗过程进行梳理,以期为医师、药师对该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