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20
  

  • 全选
    |
    临床药物治疗与人工智能
  • 闫盈盈, 何娜, 张志玲, 杨丽,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患者药品说明书的基本框架,研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患者药品说明书的方法,生成患者更易了解的药品说明书,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比较5个不同国家(地区)患者药品说明书的异同,纳入4个以上国家(地区)患者药品说明书均提及的核心元素,组成患者药品说明书基本框架。基于此框架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法及提示语策略,提供患者药品说明书范例。 结果 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患者药品说明书进行了比较。综合各自优点建立了包含药品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贮存方法、药品信息、生产厂家等核心元素的患者药品说明书框架。采用“通义千问”2.0模型,生成了普瑞巴林患者药品说明书案例。与原药品说明书相比,患者药品说明书的长度从15 395字减少到1052字,可读性较前有明显改善,准确性为77.8%;由高年资药师人工把关后其准确性可达到与原说明书相同。 结论 构建了患者药品说明书框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高效生成可读性更优的患者药品说明书,药师审定后保证其正确性。

  • 张志玲, 周鹏翔, 何娜, 吴紫阳, 闫盈盈, 罗启鹏, 李水清, 姚中强,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ChatGPT4.0高效编写纤维肌痛患者教育材料,以提高诊疗效率,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纤维肌痛。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SinoMed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29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纤维肌痛诊治相关指南/共识,应用ChatGPT4.0编写患者教育材料,专业人员对患者教育材料的准确性进行把关。利用可读性评价工具对教育材料进行评价。 结果 检索得到1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指南/共识。编写的患者教育材料包含18个问题及答案。可读性评价结果显示,材料可读性相当于中学生水平。 结论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及ChatGPT4.0方法人机结合编写患者教育材料是可行的,高效的,其科学性、专业性及可读性俱佳。

  • 指南 共识 临床路径
  • 刘文慧, 杨青澍, 常佩芬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12-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QT间期延长是指十二导联心电图自QRS波起点到T波结束点的时间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而定义的一种状态。由于心电图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医学界对QT间期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自2023年7月31日起,启动的药物临床研究相关要求适用《E14: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及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因此,关于如何对QT间期延长患者进行管理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话题。2023年10月,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发布了《临床实践更新:QT间期延长患者管理共识》,该共识对QT间期延长患者的诊断、筛查以及治疗策略给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旨在对该共识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更新内容在QT间期延长患者管理中的实践意义,并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 新药述评
  • 龙玉, 谢菲, 周辛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是一种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子2,在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广泛表达。datopotamab deruxtecan(研发代号:DS-1062a)是一种靶向TROP2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延缓疾病进展或死亡,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目前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datopotamab deruxtecan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 王欣雨, 叶红梅, 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帕罗伐汀是由法国益普生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可口服的选择性视黄酸受体(RAR)激动剂,用于治疗8岁以上的女性儿童、10岁以上的男性儿童和成年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患者。2023年8月16日,FDA批准帕罗伐汀上市。本文就帕罗伐汀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等研发动态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论著
  • 张萌, 方振威, 胡梦晓, 张一可, 张泽华, 于海洋, 相博雯, 王箐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27-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中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控制血压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2019年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就诊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高血压患者,设为干预组;并按照性别、年龄和BMI 1∶1匹配未服用该药但服用了其他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电子病例数据库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和血压控制情况,采用线性、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服用该药与45 d血压控制和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4860例(干预组2627例,对照组2233例)患者,其中,3335例(68.6%)随访期内血压达标,360例(7.4%)发生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多因素线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会降低随访期末次收缩压(P<0.05),提高血压达标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的保护因素,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风险可降低20% (HR = 0.80, 95%CI: 0.65~0.99);规律服用该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风险,降低达34% (HR = 0.66, 95%CI: 0.45~0.97)。 结论 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新发事件发生风险;规律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降压效果和心血管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 韩成成, 方国军, 代键, 张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3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成人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满6个月的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析治疗前后主观、客观检查指标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炎症状总评分(T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比例降低;血清特异性IgE水平、鼻腔最大吸气流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成人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较好,血清特异性IgE水平、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比例及鼻腔最大吸气流量可作为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客观依据。

  • 王金石, 赵紫楠, 李可欣, 张天齐, 朱柏霖, 纪立伟, 金鹏飞, 胡欣, 罗小峰, 赵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基本药物过评仿制药情况和重复仿制现状。 方法 搜集、整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8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公布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产品信息,统计分析过评仿制药的重复情况及其在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分布与变化情况。 结果 共收集到来自不同厂家的7431个仿制药产品,2818个品规,1170个品种,涉及26种药理作用类别和41种剂型。438种基本药物中,135(30.8%)种全部品规有过评仿制药,104(23.7%)种部分品规有过评仿制药,199(45.4%)种品规无过评仿制药。基本药物共计1128个品规,614(54.4%)个品规无过评仿制药,514(45.6%)个品规有过评仿制药。326(63.4%)个品规的基本药物过评仿制药重复产品数为1~3个,79(15.4%)个品规的基本药物过评仿制药重复产品数为4~6个,109(21.2%)个品规的基本药物过评仿制药重复产品数≥7个。 结论 我国基本药物的仿制尚不均衡,部分基本药物过评仿制药过度重复仿制现象严重。

  • 胡菊梅, 徐丽丽, 张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腺病毒重组人p53(rhAd-p53)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2021年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AC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放化疗,观察组予以rhAd-p53联合放化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黏蛋白1(MUC-1)、IL-33的测定;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共纳入LACC患者120例,每组60例。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4.0%,高于对照组的51.8%(P<0.05);两组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 比 69.7%,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MUC-1、IL-33水平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Ad-p53联合放化疗治疗LACC患者可获得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IL-33、MUC-1水平,使患者远期生存获益,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赵强, 刘鑫宇, 刘之光, 殷诗琪, 贾娜, 石佳, 周洋, 石秀锦, 仇琪, 林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4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控费管理的实施效果。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门诊处方信息,利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价专项处方管理干预前和干预后例均费用的变化。 结果 通过专项处方管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例均费用[干预前(740.47±410.82)元,干预后(644.04±159.23)元]。以例均费用作为因变量,模拟中断线性回归模型为Y=732.99-0.83T1 -68.33T2+1.77T3。干预前例均费用以每周0.83元的趋势缓慢下降(P>0.05),干预的瞬时效果为例均费用降低了68.33元(P<0.05),在使用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干预后例均费用以每周0.94元的趋势上升(P>0.05)。 结论 专项处方管理能有效降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例均费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

  • 武丹威, 孙宁, 任爽, 王学文, 张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拇外翻矫正术中截骨面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术后疼痛的早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22年7—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拇外翻行矫正术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当疼痛强度大于5分时给予阿片类药物。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24、36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是否应用阿片类药物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 共纳入患者23例,氨甲环酸组11例,对照组12例。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内科疾病、过敏、腰麻、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有6例患者应用了阿片类药物,对照组有11例患者应用了阿片类药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S疼痛评分方面,术后12 h氨甲环酸组平均分为(2.09±0.30)分,对照组为(3.17±2.37)分,氨甲环酸组较对照组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氨甲环酸组平均分为(1.73±0.47)分,对照组为(1.75±0.45)分;术后36 h 氨甲环酸组平均分为(1.81±0.40)分,对照组为(1.75±0.45)分,术后24 h、36 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拇外翻矫正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可能减轻术后疼痛。

  • 杨娜, 李国明, 李建红, 吕建男, 王久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5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加用舒尼替尼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对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和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TPS)、胸苷激酶1(TK1)水平,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86.67%比60.00%),CD3+、CD4+、CD4+/CD8+水平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社会适应性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49.26±3.11)比(41.02±3.46)、(42.55±5.11)比(35.16±4.18)、(1.98±0.22)比(1.66±0.36)、(85.12±1.65)分比(72.65±1.48)分、(143.65±2.78)分比(135.26±3.16)分],CD8+、血清CA153、TPS、TK1水平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6.56±1.87)比(21.34±2.15)、(20.45±3.79)U/mL比(24.22±4.12)U/mL、(5.45±1.46)ng/mL比(7.11±2.01)ng/mL、(1.56±0.26)pmol/L比(1.91±0.23)pmol/L、(10.33±1.08)分比(12.22±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8.85(6.11,9.26)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期[5.16(4.87,6.78)个月]均长于对照组[7.11(5.26,8.78)个月和4.89(3.98,5.65)个月](P<0.05);两组发热、贫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尼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TNBC疗效较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A153、TPS、TK1水平,安全性较高。

  • 刘秀梅, 张萌, 葛晓利, 葛春丽, 张进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6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尤瑞克林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合理用药监测方法。 方法 参考尤瑞克林药品说明书、指南及相关文献,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尤瑞克林的DUE标准。回顾性调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和陕西省共3家医院使用尤瑞克林的住院患者信息,按照建立的DUE标准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 结果 DUE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共纳入456例患者,其中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3.9%)、存在禁忌(0.7%)、用药时机不适宜(0.9%)、药物相互作用(1.8%)4个方面。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尤瑞克林DUE标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多中心评价结果显示,临床使用尤瑞克林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适应证不适宜等不合理现象。

  • 刘金玉, 蔡乐, 张筱璇, 白楠, 汤智慧, 王天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临床特征,为irAEs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食管癌围手术期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发生irAEs患者的临床特征、干预措施及转归,探讨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所致irAEs的管理要点。 结果 共纳入66例患者,有19例(28.79%)患者发生irAEs,累计24例次,涉及多个系统,多为轻、中度不良反应,采用对症处理或激素治疗后预后良好,年龄≤60岁患者irAEs发生率显著升高,3例患者因irAEs导致手术延误或停用免疫治疗。 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PD-1抑制剂总体安全性良好,临床应加强管理,确保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安全使用,充分促进临床结局的正向改善。

  • 王国辉, 金凤, 张小燕, 韩士超, 戚若晨, 马帅军, 秦卫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阿兹夫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26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肾移植术后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4例患者,5例(病例1~5)患者给予阿兹夫定单药治疗后,4例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较治疗前下降;4例(病例6~9)患者给予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单药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NLR较治疗前降低;5例(病例10~14)先给予阿兹夫定治疗1周后,发现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降低,胸部CT提示感染范围增大,停用阿兹夫定,改为口服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较前升高,胸部CT提示病灶范围缩小。所有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1例患者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1例患者因脑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8例患者肌酐值较基线水平升高,4例患者肌酐值位于基线水平或以下。 结论 对于继发COVID-19肾移植受者,可口服阿兹夫定或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若经阿兹夫定治疗效果不佳,可停用后改为口服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

  • 徐姗姗, 宋智慧, 李一曼, 王家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78-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呼吸道感染家庭安全用药的认知度及其对用药科普的需求,为用药科普的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选取2023年第4季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门急诊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一般情况、用药认知情况、安全用药态度及行为及其对相关科普知识的需求。 结果 共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532份,筛选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2.1%。家长关于呼吸道感染安全用药的认知得分为(12.5±3.2)分,整体认知水平较差。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的家长用药认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解热镇痛类、止咳祛痰类和雾化吸入类药物安全用药的认知度较差。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科普没有帮助(18%)或偶有帮助(51.2%),原因包括科普内容互相矛盾、难辨真伪等。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何种形式的科普更容易理解的看法也不同(P<0.05)。 结论 大部分家长对呼吸道感染家庭安全合理用药存在认知缺陷,药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各种科普表现形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家长传递相关用药科普知识,提高家长的合理用药认知水平。

  • 案例研究
  • 刘莹, 唐筱婉, 陈跃鑫, 都丽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抗凝治疗需要不断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面对抗凝治疗的特殊人群则应更明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介绍1例临床药师参与的低体质量多重用药患者利伐沙班个体化抗凝治疗实践,涵盖其抗凝药物选择、给药剂量调整及药学监护的方法和过程。此类患者抗凝出血和再发血栓风险均较高,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了基于循证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并通过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监测保障了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实现患者的最佳抗凝治疗结局。

  • 任昭, 刘佳, 王东晓, 李春杏, 王玉敏, 梁硕, 王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85岁男性患者,心房颤动20余年,肝癌13年,3年前规律使用利伐沙班,血小板计数(PLT)轻度减少(最低均值>100×109/L),1个月前肝脏MRI提示肝癌进展,更换为瑞戈非尼治疗22 d后PLT降至29×109/L,临床药师会诊后考虑为瑞戈非尼致重度PLT减少,同时不排除利伐沙班加剧PLT减少的可能,停用瑞戈非尼及利伐沙班,并给予对症处理后,PLT逐渐升高至60×109/L,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 周颖, 胡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5):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1例53岁患者,以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肺泡出血、双下肢肌肉酸痛、肝功能损害、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到肾脏钩端螺旋体,后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并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提供合适的抗感染方案以及赫氏反应的识别和处置意见,患者病情转归良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