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0
  

  • 全选
    |
    综述
  • 郭姗姗, 刘小会, 李草,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液体治疗是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晶体液和胶体液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晶体液和胶体液的种类、临床应用和液体类型选择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提供指导。重症患者液体复苏首选醋酸钠林格液等平衡盐晶体液,不推荐使用羟乙基淀粉和明胶。脑外伤或神经重症患者不推荐使用白蛋白维持治疗。

  • 新药述评
  • 陈婕, 杨军, 田娜娜, 陈媛, 广梅, 范慧君, 王红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6-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lorecivivint是一种调节Wnt通路CLK/DYRK激酶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关节腔注射给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目前正在美国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lorecivivint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具有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的显著疗效,长期治疗可改善关节结构,是具有潜力的疾病改善型骨关节炎药物。本文就lorecivivint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和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概述。

  • 杨佳丽, 张岩, 陈月, 封宇飞, 张海英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1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洛替拉纳是一种新型异口恶唑啉类化合物,是γ-氨基丁酸( 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2023年7月,FDA批准其滴眼液上市,用于治疗成人蠕形螨睑缘炎。本品可通过拮抗GABA受体使眼部寄生虫表现出痉挛性麻痹,导致其饥饿和死亡。本文拟就洛替拉纳滴眼液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等进行综述。

  • 论著
  • 张志玲, 杨毅恒, 张海萍, 杨帆, 翟所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临床处置苄星青霉素皮试及再次皮试问题提供证据支持,提高诊疗效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 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FDA官网,检索苄星青霉素说明书。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SinoMed中文数据库,筛选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及苄星青霉素皮试相关指南/共识/指导原则、苄星青霉素药代动力学及皮试的临床研究文献。 结果 检索获得苄星青霉素的中国药品说明书和FDA说明书;《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0版)》。纳入苄星青霉素相关药代动力学文献等文献12篇。中国药品说明书要求首次使用前要做皮试,FDA说明书未要求做皮试,但国内外说明书都强调要做好严重过敏反应救治准备。苄星青霉素药代动力学文献显示:苄星青霉素单次注射后第4周体内仍有药物浓度。 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对中国首次使用苄星青霉素需进行皮试的规定予以确认,并基于药代动力学证据, 显示4周内重复皮试可能没有必要。建议多学科专家基于证据对苄星青霉素再次皮试的问题通过共识,形成清晰的指导意见,以利于一线医务工作者规范执行。但无论是否进行皮试或再次皮试,应做好严重过敏反应救治准备。

  • 孙阿宁, 朱斌, 武明芬, 余克富, 赵志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因果关系。 方法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从MRC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IEU)数据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中选择甲减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与Hp感染的数据,使用PhenoScanner数据库删除与混杂因素和结局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和加权众数法5种统计方法进行因果推断,MR-Egger Q检验和IVW Q检验 2种方法进行异质性检验,MR-Egger截距检验分析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 IVW结果显示,甲减(OR=1.026,95%CI: 1.009~1.043,P=0.003)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OR=1.742,95%CI: 1.123~2.702,P=0.013)与Hp感染风险存在正向因果关系。IVW Q检验和MR-Egger Q检验显示不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 截距检验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显示分析结果稳健。 结论 遗传学预测的甲减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与Hp感染存在因果关系,提示应加强甲减和接受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患者对Hp感染的筛查和预防。

  • 张颖, 王德礼, 陈世财, 崔向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2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社区药学服务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社区药学服务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年发文量、发文国家或地区、作者、机构及期刊,应用CiteSpace作关键词突现、引文突现及聚类,应用VOS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结果 共纳入956篇文献,最早发表于1992年,美国发文量最多(198篇),与其他国家合作最为密切的是英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瑞士学者Hersberger KE(24篇),发文量第一的机构是悉尼大学(41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共97篇。引文与关键词突现及共现图谱显示,社区药学服务研究的热点是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社区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干预以及药学服务质量研究。 结论 我国社区药学服务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可关注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社区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干预以及药学服务质量研究等内容,通过进一步发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 陈道兵, 郭庆, 任慧慧, 于杰, 孙沈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3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患者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内固定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后,依达拉奉组静脉滴注0.5 mg/kg依达拉奉+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内滴完。观察两组的血清乳酸、血钾、肌红蛋白、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镇痛效果,康复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乳酸、肌红蛋白较术前均升高,上止血带后1 h(T1)、松止血带后1 h(T2)的丙二醛水平较上止血带前(T0)均升高,但依达拉奉组均低于对照组;T1及T2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T0均降低,但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的术后疼痛及麻木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用量、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达拉奉具有缺血组织与神经保护作用,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李梓铭, 余克富, 史卫忠, 赵志刚, 杨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4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与心肌梗死的因果关联研究。 方法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应用芬兰数据库和MRC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数据库中GWAS数据,选取与抗抑郁药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通过逆方差加权法分析抗抑郁药与心肌梗死的因果关系,并采用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及留一法等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 结果 共筛选16个与抗抑郁药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抗抑郁药与心肌梗死之间存在因果关联(OR=1.160,95%CI:1.058~1.272,P<0.05),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抗抑郁药与心肌梗死的因果关联不存在异质性(P>0.05);水平多效性检验结果显示,遗传代理的抗抑郁药对心肌梗死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的影响(P>0.05)。 结论 抗抑郁药可能增加患者心肌梗死风险,临床用药应密切观察。

  • 宋宁, 张晓红, 韩芙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药学特性,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国内外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和临床指南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基于HTA和《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快速指南-2》)的药品评价方法,对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药学特性等方面进行快速药学评估。 结果 基于HTA方法,纳入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7篇,药物经济学研究1 篇。分析结果显示,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与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相比,可显著提高超滤量,并在皮疹、腹膜炎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差异。基于《快速指南-2》的药品评估方法,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总评分为72.2分。 结论 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在有效性、安全性和药学特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经济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 王蓉蓉, 李树, 邓秀丽, 蔡乐, 李荣艳, 郑湘锦, 王天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5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肾功能亢进对左乙拉西坦片稳态谷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住院患者,根据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方案分为0.5、1.0、1.5 g 3个剂量组,比较各剂量组内肾功能正常患者和肾功能亢进患者稳态谷浓度和疗效。 结果 共纳入患者47例,其中肾功能正常患者21例,各剂量组分别12、5、4例;肾功能亢进患者26例,各剂量组分别4、9、13例。各剂量组中肾功能亢进患者的左乙拉西坦稳态谷浓度均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 05。在1.0、1.5 g剂量组中,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稳态谷浓度达标率为100%,癫痫发生率为0%;肾功能亢进患者的稳态谷浓度达标率为54.5%,癫痫发生率为40.9%。 结论 肾功能亢进患者在不同给药方案下,左乙拉西坦稳态谷浓度达标率均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且癫痫发生率更高(P<0.05)。对于肾功能亢进患者,应适当地增加用药剂量。

  • 刘涛, 董赛书, 毛孝周, 罗江焰, 马驰, 汤胜宇, 郑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56-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初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组(VA组)、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组(EA组)及铋剂四联组,3组均为14 d疗程,利用SPSS 23.0软件对3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2例患者,VA组69例,EA组56例,铋剂四联组67例。意向性分析显示,VA组、EA组及铋剂四联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0%80.4%和82.1%,P>0.05),符合方案分析得到相似的结局(92.2%、89.8%和91.4%,P>0.05),V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低于标准铋剂四联组(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双联方案可被推荐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 赵青梅, 郑娟, 石庆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内科2019—2020年收治的ACI患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根据患者随访2年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再发脑梗死、是否合并出血转化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290例ACI患者持续2年随访后脱落30例,最终完成随访260例ACI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05例,预后不良者55例(发生率为21.1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562,95%CI:1.102~2.415)、TOAST分型为LAA(OR=1.079,95%CI:1.009~1.153)、NIHSS评分(OR=2.145,95%CI:1.652~2.584)、缺乏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持续性(OR=1.895,95%CI:1.336~2.475)均是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2年的预后不良情况仍较为严重,针对年龄较大、LAA型、NIHSS评分过高,且缺乏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持续性患者,需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 胡晔, 黄磊, 吴慧, 张琳琳, 王红霞, 尹存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6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预测模型,筛选影响术后感染的因素,为药学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构建随机森林、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分类回归树共4种机器学习模型;使用验证集评估各模型性能。 结果 最终纳入385例患者,其中感染组62例,未感染组323例;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糖尿病史、围手术期有无胆囊急性炎症,术前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手术时长共6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森林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特异度为0.874,准确率为84.07%,为最终模型;变量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术前白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史,围手术期有无胆囊急性炎症,手术时长,术前总蛋白水平。 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情况,临床药师应结合重要变量特征变化开展药学服务。

  • 李伯阳, 季春梅, 崔小娇, 周建成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在儿童患者中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信号挖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OpenVigil 2.1平台检索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年龄限制为0~17岁。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行信号检测。 结果 分别检索到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相关ADE报告2965份和1431份。米诺环素报告中最多的ADE信号为腹部不适,强度最高的信号为动脉血栓形成;多西环素报告中最多的ADE信号为赫氏反应,强度最高的信号为嗜中性皮肤病。 结论 建议应用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时常规监测胃肠道、肝损害和皮肤相关ADE,同时关注新的ADE。

  • 案例研究
  • 苏甦, 李思妍, 张青霞, 褚燕琦, 张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3例因急性重症胰腺炎收治入院后连续发生耳念珠菌血流感染病例的治疗过程,血液培养回报明确诊断为耳念珠菌血流感染,给予米卡芬净静脉滴注治疗,患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

  • 任桂玲, 徐磊, 苏长海, 杨俊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80-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55岁女性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鲁肽第8天出现全身瘙痒和面部水肿,尤以嘴唇和眼睑水肿严重,诊断为荨麻疹伴血管神经性水肿,结合病史及用药史,考虑为司美格鲁肽引起的不良反应。停用司美格鲁肽并予以对症治疗后,患者皮疹和水肿消退。司美格鲁肽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偶见不良反应,但后果严重,警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时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做好用药教育。

  • 原明璐, 王小营, 李忠东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8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1例临床药师参与脑出血术后的老年患者反复发作难治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特点、细菌流行病学特点、药敏试验结果及最新指南,先后提出了硫酸多黏菌素E+美罗培南、硫酸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硫酸多黏菌素E静脉滴注并雾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最终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顺利出院。

  • 付敬敬, 王钱, 蔡少平, 张海燕, 范振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患有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单纯HBsAb阳性的96岁男性患者,长期规律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在随访过程中发现HBsAg血清学逆转、HBV-DNA转阳和肝功能异常。经医师全面排查,考虑为利妥昔单抗引起的HBV再激活,暂停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五酯胶囊保肝降酶治疗后病情稳定,避免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以期为利妥昔单抗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刘秋菊, 武东, 李慧敏, 李小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 22(6):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4.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提示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初治给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沙利度胺(CTDa)方案完全缓解,复发后予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治疗无效,且出现肾功能异常,调整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病情逐步缓解,肾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