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2年, 第2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6-06
  

  • 全选
    |
    综述
  • 张泽华, 方振威, 石秀锦, 张芸楠, 林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评分工具指导P2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选择的研究现状,对P2Y12受体拮抗剂特点及应用现状、最新评分工具的建立及验证研究、不同评分工具之间的异同点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旨在为临床了解其最新进展提供参考。
  • 新药述评
  • 刘志瑞, 肖典, 周辛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吉利德科学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其通过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发挥抗病毒作用。2020年10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瑞德西韦用于成人及儿科(12岁以上且体质量至少40 kg)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治疗。最新研究表明,出现新冠肺炎症状7 d内使用瑞德西韦,可降低轻中度的高风险非住院新冠肺炎患者重症率和死亡率达87%。2022年1月21日,FDA扩大批准瑞德西韦用于轻中度症状的高风险成人及儿科(12岁及以上且体质量至少40 kg)非住院患者。同时,FDA增加了儿科紧急使用授权(EUA),将适用人群拓展至包括体质量介于3.5至40 kg或12岁以下的儿科(体质量至少3.5 kg)住院或高风险非住院患者。瑞德西韦对目前所有SARS-CoV-2变异株(包括奥密克戎)均保持高抑制活性。本文就瑞德西韦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等信息作一概述。
  • 张万年, 于芳, 米春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1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uaklir Pressair是由长效毒蕈碱拮抗剂阿地溴铵(Aclidinium Bromide)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富马酸福莫特罗(Formoterol Fumarate)组成的固定剂量组合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驱动多剂量干粉吸入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其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长期治疗。该药需要通过预加载、呼吸驱动的Pressair多剂量吸入器给药,只需每日2次即可,患者可以通过独特的干粉吸入器最大限度地改善肺功能。本文对Duaklir Pressair的基本信息、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王晶, 徐文峰, 陈頔,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17-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asimersen是用于治疗45外显子跳跃突变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磷酸二酰胺吗啉低聚物(PMO)。DMD是由DMD基因突变导致肌营养不良蛋白缺失引起的。Casimersen可与抗肌萎缩蛋白前mRNA第45外显子结合,从而使mRNA加工过程中排除或跳过该外显子,最终产生一种缩短的、功能性的抗肌萎缩蛋白达到治疗的目的。Casimersen能够为8%适合45外显子跳跃突变的DMD患者提供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Casimersen治疗的患者骨骼肌中肌营养不良蛋白的产生增多,且该药物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文对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有效性、药物安全性及用法用量等内容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基本参考。
  • 论著
  • 仲晓荣, 王秀美, 刘娅, 陆月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2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超重和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质指数(BMI)和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妇产科的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共127例。在首次接受治疗的6个月内接受日剂量1500 mg二甲双胍治疗,每日3次,治疗结束后对稳态模型评价(HOMA)指数进行评估,HOMA指数≥2.5的患者纳入高剂量组,接受日剂量2500 mg(早500 mg,中午和晚间各1000 mg)二甲双胍持续6个月治疗,常规剂量组则继续给予1500 mg日剂量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患者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水平、HOMA指数、BMI、胆固醇以及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水平。 结果 在超重(25 kg/m2<BMI≤30 kg/m2)的PCOS患者中,常规剂量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BMI、外周血炎性指标、胆固醇水平及高雄激素血症,而对于肥胖(BMI>30 kg/m2)患者则需要服用高剂量二甲双胍;PCOS患者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水平与BMI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常规剂量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超重PCOS患者的BMI及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水平,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高剂量二甲双胍。
  • 包音, 刘金升, 王惠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0.2%罗哌卡因超声引导双侧喉上神经内支(ibSLN)阻滞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CO2激光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 60例于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喉癌CO2激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全麻)插管,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ibSLN阻滞(0.2%罗哌卡因 2 mL)+全麻插管。记录入室时(T0)、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即刻(T1)、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即刻(T2)、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后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 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呛咳、误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回访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T1~T5各时间点HR、MAP值明显降低(P<0.05);与T0相比, 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MAP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9.3±1.6)min比(13.8±1.2)min,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52±1.85)分 比 (5.23±2.21)分;(1.23±0.29)分 比 (4.19±0.88)分,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优良者例数高于对照组(29例 比18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超声引导下0.2%罗哌卡因双侧ibSLN阻滞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效果确切,能更好地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实现患者的舒适化医疗及快速康复。
  • 未国徽, 孙颜, 刘志杰, 吕航宇, 陈永学, 王新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3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镇痛效果及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行TURP术的10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硬膜外腔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给予羟考酮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12、24和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儿科临床镇静评分(Ramasy评分)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变化。记录术后48 h PCIA泵总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12、24和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和Ramas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A泵按压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2);两组术后12、24 h血清S100-β蛋白、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2、24和48 h血清S100-β蛋白、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TURP术后可有效镇痛镇静,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机体术后炎症反应,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为临床术后镇痛用药提供参考。
  • 韩爽, 武丹威, 白颖, 张青霞, 施楠楠, 赵凯平, 张天婧, 王继红, 张威,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3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共303例入组,入院后进行同质化的药学服务,出院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45)及对照组(n=158)。出院后药师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药物重整、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对照组不进行主动药学服务。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率情况。 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P =0.779),出院后3、6个月,两组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P=0.901),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48,P =0.003)。 结论 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可有效控制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李笠, 李轶凡, 王丽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4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上市后安全警戒信号,探讨其潜在的不良事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中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检索时间为从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术语集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采用比例失衡分析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检测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 结果 达肝素共检测出566个信号,9532例不良事件;依诺肝素共检测出1308个信号,52 527例不良事件;那曲肝素共检测出157个信号,1144例不良事件;亭扎肝素共检测出371个信号,5233例不良事件。累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例数在不良事件总例数中占比依次为,那曲肝素(10.23%)>达肝素(10.08%)>亭扎肝素(8.54%)>依诺肝素(7.82%);累及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例数在不良事件总例数中占比依次为, 依诺肝素(11.73%)>亭扎肝素(9.25%)>达肝素(8.69%)>那曲肝素(6.21%);累及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例数在不良事件总例数中占比依次为, 亭扎肝素(13.17%)>依诺肝素(9.95%)>达肝素(7.92%)>那曲肝素(5.94%)。不同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不良事件累及系统存在差异。检测出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胃肠系统疾病、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代谢及营养类疾病不良事件信号。 结论 不同低分子肝素类药物间不良事件累及系统和信号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的药物。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相关的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如产后出血,胃肠系统疾病如腹腔血肿等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事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邓紫薇, 全科立, 史志华, 王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50-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抗菌药物在泌尿结石科围术期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检索国内外临床研究、相关临床指南,根据现有证据采用GRADE系统对适应证进行评分量化其质量,并结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近2年泌尿外科细菌检出结果以及实际用药情况制定围术期用药路径;并将用药路径实施前后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平均住院日、平均治疗费用进行对比。 结果 共评价4条证据,其中B级强推荐1条,C级强推荐1条,C级弱推荐1条,D级反对该意见的弱推荐1条。制定具体的抗菌药物使用路径后,该院2020年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为0.73%,低于2019年的1.79%(P<0.05),且无死亡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9年的82.60降至2020年的63.36,平均住院日从2019年的12.44 d降至2020年的11.83 d,术后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直接治疗费用从2019年的12 798.65元下降至2020年的10 935.84元(P<0.05)。同时自主开发了泌尿结石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系统,已嵌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被临床医师使用。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循证药学结论结合临床科室自身特点制定用药路径,规范临床药物治疗,并将其实现信息化,可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 方灵芝, 邱学佳, 关丽叶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57-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进行Mini卫生技术评估,为医疗机构的药品遴选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外文数据库及相关政府网站,获取药品适应证、价格、药理作用、指南推荐情况等信息,按照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保属性、基药属性、贮藏条件、有效期、药品使用情况及生产企业状况10项《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评估细则对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进行药品遴选量化评价,汇总得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划分推荐级别。 结果 最终得分西地那非77.3分,伐地那非69.6分,他达拉非71.8分。西地那非为原研药品,在儿童患者中的循证依据最为充分,为此类患者的首选用药;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日均治疗费用相当,但他达拉非给药频次较少,且在联合用药方面循证证据充足,较伐地那非有明显优势。 结论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可作为强推荐,伐地那非可作为弱推荐药品进入医疗机构目录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 林芸, 陈霖, 郭泽璜, 唐小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6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素钠对头孢唑啉钠和头孢他啶共存于腹膜透析液中稳定性的影响,为腹膜炎患者门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同温度下肝素化或无肝素化的腹膜透析液中,24 h内头孢唑啉钠和头孢他啶的含量。同时测定药液的pH值,并观察其外观变化 结果 头孢唑啉钠在肝素化或无肝素化4℃、25℃、37℃的腹膜透析液中,24 h内其含量均占原溶液的90%以上。头孢他啶在肝素化或无肝素化4℃和25℃的腹膜透析液中,24 h内其含量均占原溶液的90%以上;37℃时,6 h内其含量占原溶液的90%以上,24 h时,其含量占原溶液的90%以下。头孢唑啉钠含量的配对t检验结果P=0.9296,头孢他啶含量的配对Wilcoxon检验结果P=0.0798。所有实验条件下没有观察到药液的颜色改变和沉淀物生成,其pH值没有显著改变。 结论 肝素化对腹膜透析液中头孢唑啉钠和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影响。4℃和25℃条件下,头孢唑啉钠和头孢他啶存放24 h稳定,可方便药品预处理和保存;在37℃条件下,头孢他啶存放24 h,含量低于90%,会影响治疗效果。
  • 陈晓黎, 谭雪, 周海霞, 樊登峰, 石红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6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克拉玛依市青少年合理用药知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互联网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汇总,并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87.66%的青少年对于处方药及非处方药具有较明确的认识,12.34%不了解;81.97%的青少年了解抗菌药物,18.03%不了解;48.54%的青少年认为中药与西药不能一起服用,18.00%认为两者可以一起服用;37.69%的青少年认为中药与西药没有可比性,1.33%认为西药比中药安全;52.24%的青少年认为有必要开展用药知识讲座或用药教育,0.38%认为非常不必要,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部分青少年对合理用药的药品知识存在偏差,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整个地区青少年合理用药水平。
  • 案例研究
  • 邹垚, 连冬梅, 孙静, 马明圣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7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黏多糖贮积症位列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可分为11种亚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酶替代治疗。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1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在围移植期应用拉罗尼酶进行了酶替代治疗,这是国内首次将拉罗尼酶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病例。本文介绍了针对该患儿的用药监护,为今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的酶替代治疗提供参考。
  • 程前, 钟超, 林海洋, 于丽娟, 罗少华, 梁瑶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55岁男性因肺部感染、痰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用药7 d后,患者舌苔变黑,考虑为利奈唑胺所致不良反应,故停用。停药10 d后患者舌苔颜色明显变浅,18 d后完全恢复正常。本文报告了利奈唑胺致黑舌这一少见不良反应,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对这类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利奈唑胺在临床安全使用。
  • 黄茜, 陈常凤, 史亦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78-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90岁高血压患者因头晕就诊于基层医院,应用盐酸阿罗洛尔片3 h后出现心动过缓。对症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25 mg入壶,未出现不适,7 h后再次给予0.5 mg后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提示处方级联形成。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建议停药,对症处理后好转,2 d后排尿正常。提示社区医务人员需重视处方级联,以及基层药师需要探索基于社区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药物选择时注意预防处方级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吕漫, 魏安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房颤动患者常口服抗凝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和脑卒中的同时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临床药师参与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致脑出血后,紧急使用依达赛珠单抗逆转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整个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并协助医师制订重启抗凝方案,同时实施药学监护,保障了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李艳, 李静, 常群, 刘启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8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1例全身多处脓肿患者,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病史和职业特点,初步判断疑似诺卡菌感染,在延长培养时间后获得阳性结果,使患者得以确诊。在缺乏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师通过广泛查阅文献,选择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10 d后,患者病情恢复出院。在基层医疗机构,重视和发现提示罕见病的临床线索,充分复习文献,医师和药师密切配合,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为患者争取最好的临床结局。
  • 刘星星, 李宇红, 李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8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例9岁男性患儿因患β-地中海贫血(重型)8年余长期输血治疗,由于输血导致铁负荷过载使用口服地拉罗司分散片,开始服用时肾功能未见异常。5年后,因尿检异常予加用百令胶囊治疗。1年5个月后再次出现尿常规检查异常,考虑地拉罗司所致的肾小管损害。停用该药,继续予口服百令胶囊2粒,每日1次。约2周后,患儿尿常规、尿微量蛋白系列指标改善。提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提高对地拉罗司造成肾小管损害的认识。
  • 滕湘楠, 廖静, 伍加利, 徐珊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 20(5): 9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2.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针对各种类型癌症的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也已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2例食管癌术后的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出现免疫相关肺炎,经对症治疗后出现不同的结局,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提示临床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应警惕肺部反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能改善患者预后。